|
Danielp按:闲来无事,帮桃谷大仙网友加个速,另外,按原文而发贴。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四十 上编(三十) 第六章 太极拳经详注(一) 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大也,至也。极者,枢纽根柢之谓。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而太极拳则为各拳之极至也。无极而生者,本于无极也。此拳重在锻炼精神运劲作势,纯任自然,不甚拘于形式,以虚无为本,而包罗万象,故曰无极。然初学者究当就有形之姿式入手学习,久之着熟懂劲,融会贯通,始能入于神化之境。 案周濂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注云,上天之载,而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前,复有无极也。此云无极而生,究有语病。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动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机者朕兆也。太极拳当行功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常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常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极拳术之所以妙也。 万物之生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有太极斯有两仪,故有太极为阴阳之母。太极拳着着势势,均含一○圜形。其动而阳,静而阴,及刚柔进退等,均与易理无异。故得假借易理以说明之,非强为附会也。 中国旧日学说,诸凡事物均以阴阳喻之。故阴阳无定位,太极拳之为阴阳亦然。如拳势之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进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发劲为阳,收敛为阴。粘劲为阳,走劲为阴。手足关节之伸为阳,曲为阴。分为阳,合为阴。开展为阳,收敛为阴。身躯之仰为阳,俯为阴。升为阳,降为阴。凡此所喻,无论遇如何变化,内皆含一○圜形。故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拳无不在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