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10-31 14:40 编辑
内圈最难练.------------ 拳要练得好,架子要练.小.练寸接寸拿寸出入。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要由大而小,由开而合,由外而内,由身而心。
太极拳微在何处求?就是:均整、协调、平衡。 所谓“均整”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一气贯穿,周身一家; 所谓“协调”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同步运转,无一不合,连贯无间; 所谓“平衡”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用力均衡,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微又从何处悟?即为:矛盾中求中和。
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贴身近发,三盘连击。
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源泉于腰,发力于腰。
兄弟啊 怎么把太极拳理解成这样了啊 唉:dizzy:
拳理: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是不能出圈
对注重外型的初学者而言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切记在运动中任何“东西”都是可变性的!上了一定的层次认识就完全不同了。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2-8-27 19:40 编辑
好问 发表于 2012-8-24 09:48 http://www.taiji.net.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注重外型的初学者而言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切记在运动中任何“东西”都是可变性的!上了一定的层次认识就 ...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这仅仅是对外三合的浅解.{:soso_e117:}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你用力了,没有“合”的东西。
没有“合”的东西,圈子再小,也是假的。
“合”是基础,有了“合”的东西,就要“展”出去,“展”的越远,“合”的就越强大,“展”从“合”中来,“合”从“展”中求。这样才能做到“大到无外,小到无内”。
新希望 发表于 2012-8-24 2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你用力了,没有“合”的东西。
没有“合”的东西,圈子再小,也是假的。
“合 ...
有道理,学习了。{:soso_e117:}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2-8-28 12:17 编辑
新希望 发表于 2012-8-24 23:51 http://www.taiji.net.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你用力了,没有“合”的东西。
没有“合”的东西,圈子再小,也是假的。
“合 ...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用力过了,没有了“合”的东西。 “合”是基础,有了“合”的东西,就能“展”出去,“展”的越远,“合”的就越强大,我看形意拳的十大形,就是这么练的。“展”从“合”中来,“合”从“展”中求。就像“弹簧原理”。例如:“掩手弘搥”一式。沉到位,脚一蹬,腰一拧,拳在瞬间就弘出去了。再如:“白蛇吐信”等等。{: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谢了
:):)
杨锦富 发表于 2012-8-28 0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用力过了,没有了“合”的东西。 “合”是基础,有了“合”的东西,就能“展 ...
是形意拳的东西?我没学过形意拳,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也不懂,我所说的只是自己练拳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