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4-8-27 09:42:00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十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十</P><br /><P>&nbsp;&nbsp;(38) 披身踢脚式 <br />&nbsp;&nbsp;(39) 双风贯耳式 <br />&nbsp;&nbsp;(40) 进步蹬脚式 <br />&nbsp;&nbsp;(41) 转身蹬脚式 <br />&nbsp;&nbsp;(42) 上步搬拦锤式 <br />&nbsp;&nbsp;(43) 如封似闭式 <br />&nbsp;&nbsp;(44) 十字手式 <br />&nbsp;&nbsp;(45) 抱虎归山式 <br />&nbsp;&nbsp;(46) 斜单鞭式 <br />&nbsp;&nbsp;(47) 野马分鬃式 <br />&nbsp;&nbsp;(48) 玉女穿梭式 <br />&nbsp;&nbsp;(49) 单鞭式 <br />&nbsp;&nbsp;(50) 云手式 <br />&nbsp;&nbsp;(51) 下势式 <br />&nbsp;&nbsp;(52) 右左金鸡独立式 <br />&nbsp;&nbsp;(53) 倒撵猴式 <br />&nbsp;&nbsp;(54) 斜飞式 <br />&nbsp;&nbsp;(55) 提手上式 <br />&nbsp;&nbsp;(56) 白鹤亮翅式 <br />&nbsp;&nbsp;(57) 搂膝拗步式 <br />&nbsp;&nbsp;(58) 海底针式 <br />&nbsp;&nbsp;(59) 扇通背式 <br />&nbsp;&nbsp;(60) 别身锤式 <br />&nbsp;&nbsp;(61) 上步搬拦锤式 <br />&nbsp;&nbsp;(62) 上步揽雀尾式 <br />&nbsp;&nbsp;(63) 单鞭式 <br />&nbsp;&nbsp;(64) 云手式 <br />&nbsp;&nbsp;(65) 高探马式 <br />&nbsp;&nbsp;(66) 十字摆莲式 <br />&nbsp;&nbsp;(67) 搂膝指裆锤式 <br />&nbsp;&nbsp;(68) 上步揽雀尾式 <br />&nbsp;&nbsp;(69) 单鞭式 <br />&nbsp;&nbsp;(70) 下势式 <br />&nbsp;&nbsp;(71) 上步七星式及退步跨虎式 <br />&nbsp;&nbsp;(72) 转身白莲式 <br />&nbsp;&nbsp;(73) 弯弓射虎式 <br />&nbsp;&nbsp;(74)合太极 <br /><br />第三章 论太极拳推手术 <br /><br />第四章 推手术八法释名 <br /></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7 9:46:14编辑过]</font></div>

xiayiye 发表于 2004-8-27 14:31:00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许禹生与北京体育研究社</P><br /><P>&nbsp; &nbsp;&nbsp; &nbsp; 许禹生(1878-1945),著名武术教育家,满族人。幼年时代为了强身健体,先后练习过通背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后拜师于杨家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先生,专攻太极拳,为杨家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清朝灭亡以后的次年,即1912年11月,经过许禹生倡议,与郭志云、葛馨吾、延曼生、伊见思、杨季子等人,访请各派名家耿诚信、吴鉴泉、赵鑫州、恒寿山、纪子修、高克兴、佟瑞甫等人,在北京筹备建立北京体育研究社。该社宗旨是开展与普及武术运动,研究武术理论与武术历史,培养武术人才,以达强民救国的目的。许禹生任社长,社址在北京西四北。1916年,经许禹生倡议,聘请杨少侯、孙禄堂、杨澄甫、吴鉴泉、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佟瑞甫、张忠元、兴石如等名家开办北京体育讲习所,作为体育研究社的增设机构,以培训武术教师为目的。此举受到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赞许,并由教育部拨款于北京西单西斜街建新址,通令各地选派学员来京学习。</P><br /><P>&nbsp; &nbsp;&nbsp; &nbsp;1929年12月,又仿照南京中央国术馆宗旨,建立北平市国术馆,以培养武术师资,审定武术教材,传习各种拳、械,研究各派武术理论。同时还设立了高等研究部、普通研究班、各门专修班和民众练习班,以普及与研究武术,该社还编辑出版过《体育》月刊和一些教材,为中国,尤其是北京与北方地区的武术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培养了众多人材。</P><br /><P>&nbsp; &nbsp;&nbsp; &nbsp; 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原为研究社教材),是目前为止仅见的杨健侯太极拳记录,书中记录了杨氏传统太极拳的真实面目与杨家的历史传承线索,为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太极拳历史研究资料。</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7 14:52:56编辑过]</font></div>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8-29 11:34:00

<P>许禹生和褚民谊一样,虽说都是大汉姦,但都有太极真功夫,可惜啊吴图南论剑<br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P>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8-29 11:35:00

复制多了“吴图南论剑”一句,抱歉<br />

huairen 发表于 2004-8-30 11:57:00

<P>我的看法:</P><br /><P>1、首先要真正搞清楚历史原貌:例如,文革期间造反派彻底揭发老底(甚至到了泄露国家机密的地步)的情况下,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吴的这一段所谓“真相”呢?现在某个人的一句话,就是历史的真相吗?</P><br /><P>2、对于历史人物,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言废人,更不能因人因言而废事。例如许禹生的太极拳论述,就是很好的太极拳历史资料,人们不能忘记掉。再例如,另一个拳派的某代表人物之一,在镇压反革命的时候被人民政府枪决了,但是他对于他所属拳派的贡献现在还是被人们铭记的,他的亲人也仍然是该拳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啊。</P><br /><P>3、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例如,民国时期的大汉奸汪精卫虽然投靠日本,但人们至今还提起他在清末舍身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溥仪的父亲)时的英勇,以及在推翻清朝中的贡献。</P><br /><P>4、过于执着历史老帐,本人感觉是不妥的,或者至少是不全面的。</P><br /><P>---------------如何?</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0 12:00:44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8-30 15:20:00

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之十三)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之十三) <br /><br /><br />&nbsp; &nbsp; 杨露禅不过百年,其所传与陈绩甫已相去甚远;吴鉴泉,得自杨家者,亦与杨澄甫有别。更奇者,杨澄甫之兄杨孟祥,同受家传,而孟祥之太极独练“断劲”,一手一手使劲,放出咚咚有声,与外家拳无别。北平除杨梦祥一人而外,并无第二人以断劲练太极拳者。我曾问陈绩甫:“陈家沟练太极拳之人是否有练断劲一派?”陈言:“无有”。我谓:“如此尚好!”太极一练断劲,便失却太极的原理,将无穷的用法变为有限的着数,于太极拳前途有害无利。 <br /><br />&nbsp; &nbsp; 我国人习性,多喜崇拜古人、鄙视今人,因之对于武艺虽富有创造能力之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亦不敢自承,皆托古人秘传或梦中所传授。此类事实之见于册籍者,不一而足。张三丰所传拳法,安知非其本人所创造?恐不足见重于时,而托之玄武大帝梦中所授。今人练习武艺,朝夕从事数年或十数年,尚难致用如所期愿,张三丰夜梦神授,且即以破贼,古今人智慧能力之相去竟至此哉?张三丰传宋远桥、张松溪等七人,并无传详记其手法。黄百家之《内家拳法》中所载“敬、劲、勤、紧、切”五字诀,尊我斋主人所著《少林术秘诀》中亦引为要诀,而现在流行太极拳,反无此“五字诀”传授。 <br /><br />&nbsp; &nbsp; 我以为,拳术应以理精法备、不违背生理及力学原理标准,不必穿凿附会,托之古人以相标榜。一若缝衣匠之供奉轩辕皇帝、木匠之供奉鲁班先师,无端生出许多枝节。<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0 15:28:48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8-30 15:33:00

<P>怎么这里也有人在胡乱指摘别人?</P><P>胡说八道不如好好学习啊,大仙是榜样啊</P>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8-30 15:37:00

<P>虽然huairen兄帖子的内容我赞同,但老兄的网名也许会被人乱解释,因为我也读得有趣得很啊。意下如何?</P>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8-30 21:5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airen</I>在2004-8-30 11:57:57的发言:</B><br /><br /><P>1、首先要真正搞清楚历史原貌:例如,文革期间造反派彻底揭发老底(甚至到了泄露国家机密的地步)的情况下,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吴的这一段所谓“真相”呢?现在某个人的一句话,就是历史的真相吗?</P></DIV><br /><P>在下说得是许禹生,他是铁定的汉奸,证据十足……</P>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8-30 21:5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airen</I>在2004-8-30 11:57:57的发言:</B><br /><br /><P>&nbsp; &nbsp; 对于历史人物,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言废人,更不能因人因言而废事。</P></DIV><br /><P>&nbsp; &nbsp; 甚是……</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