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9-4 15:3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airen</I>在2004-9-2 15:06:11的发言:</B><br /><br /><P>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br />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P></DIV><br /><P>这只是其一开始坐牢写的诗,写得颇具英豪之慨,但还有后面日子的诗……从诗内容和意境的变化,可以看出其人内心的一些变化。<br /><P>呵……</P>
huairen
发表于 2004-9-7 14:09:00
<P>这里也是一首改变历史的古诗:</P><br /><P>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P><br /><P>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P><br /><P>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P><br /><P>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P><br /><br /><P>“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P><br /><P>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P><br /><P>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P><br /><P>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P><br /><P>兴也无干,废也无干。</P><br /><P>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P><br /><P>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P><br /><P>谁是神仙?</P><br /><P>我是神仙!”</P><br /><P>陈王庭康熙十六年题于日省庐中 <br /><br /></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8 15:47:34编辑过]</font></div>
xiayiye
发表于 2004-9-8 12:08:00
<P>好象是一首老人教育儿孙的杂诗,就是古代的“家训“,或者”祖训“。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段,上段主要回忆自己的一生,下段则是教育儿女的话。</P><P>上段:回忆</P><P>回忆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在作战中曾经几次受到危险。虽曾受到官府的奖赏,但是也是白忙活一场,到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曾经的所有都归于徒劳,只有拿一本随身的《黄庭经》研读学问。农闲的时候,就造访朋友研讨拳术,农忙的时候就去耕地种田。趁着闲空,就认真教育子孙们,至于他们是成龙还是成虎,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P><P>下段:教育的内容</P><P>欠官府的赋税要早早交全,如有借私人的债要迅速还完。在社会上,不要骄傲,不要学会谄媚,遇到麻烦事情,自己要多忍受、多让步。这样做的话,即使人们笑话我们憨,或者认为我们做事不合情理的话,也要听清楚社会上的种种议论,认真分析啊,别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不要自己庆贺起来。你们看那些所谓的“万户侯”,成天忙忙碌碌,似乎是兢兢业业了,但是总比不上我们的心地坦然,对于飞来的名利不占不贪!根据我的经验,作为处世原则,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例如人事倾轧、羡慕或者盲目攀比别人,都是无聊社会现象,那里比得上我们在水上打鱼、在山上种地,自得其乐?无论这个王朝兴起,还是那个王朝衰落,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能真正家庭安定、家境小康,对于社会上的事情能作到心情平淡如水,既不去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也不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哪里管它社会上的什么沧海桑田变化,世态炎凉无常!即便别人成功了什么,或者失败了什么,都统统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P><P>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如有人问我们“什么是神仙?”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过的与世无争、潇洒自在的生活,就是神仙过的日子!</P>
xiayiye
发表于 2004-9-8 12:10:00
<P>班门弄斧而已,上帖肯定有翻译或者理解不当的地方,请各位指正。</P><br /><P>谢谢</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8 12:11:39编辑过]</font></div>
huairen
发表于 2004-9-8 13:4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xiayiye</I>在2004-9-8 12:08:42的发言:</B><br /><P>好象是一首老人教育儿孙的杂诗,就是古代的“家训“,或者”祖训“。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段,上段主要回忆自己的一生,下段则是教育儿女的话。</P><br /><P>上段:回忆</P><br /><P>回忆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在作战中曾经几次受到危险。虽曾受到官府的奖赏,但是也是白忙活一场,到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曾经的所有都归于徒劳,只有拿一本随身的《黄庭经》研读学问。农闲的时候,就造访朋友研讨拳术,农忙的时候就去耕地种田。趁着闲空,就认真教育子孙们,至于他们是成龙还是成虎,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P><br /><P>下段:教育的内容</P><br /><P>欠官府的赋税要早早交全,如有借私人的债要迅速还完。在社会上,不要骄傲,不要学会谄媚,遇到麻烦事情,自己要多忍受、多让步。这样做的话,即使人们笑话我们憨,或者认为我们做事不合情理的话,也要听清楚社会上的种种议论,认真分析啊,别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不要自己庆贺起来。你们看那些所谓的“万户侯”,成天忙忙碌碌,似乎是兢兢业业了,但是总比不上我们的心地坦然,对于飞来的名利不占不贪!根据我的经验,作为处世原则,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例如人事倾轧、羡慕或者盲目攀比别人,都是无聊社会现象,那里比得上我们在水上打鱼、在山上种地,自得其乐?无论这个王朝兴起,还是那个王朝衰落,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能真正家庭安定、家境小康,对于社会上的事情能作到心情平淡如水,既不去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也不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哪里管它社会上的什么沧海桑田变化,世态炎凉无常!即便别人成功了什么,或者失败了什么,都统统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P><br /><P>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如有人问我们“什么是神仙?”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过的与世无争、潇洒自在的生活,就是神仙过的日子!</P></DIV><br /><P>“杂诗”的说法不准确。<br /><br /><br /><P>古代的时候,这种诗体一般称为“杂言诗”,是一种特殊的诗体。格律、平仄一般不是太讲究,压韵就行,是不进入“诗词格律”的评价范围的民间诗歌。</P><br /><P>另外,“日省庐”的书斋名字出自“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名言,说明作者起码是私塾出身,学过“四书”,是坚定地信仰儒家学说的。这样,也说明作者教育后代的用意所在,即一定要多读圣贤之书:只有从事渔耕的传统营生,才是他一生经验的继承与发扬,才是家族立业的根本,才是遵守祖训(或者称为“族训”)。</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8 14:38:22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9-9 14:13:00
<P>没有想到大家都这么热情的支持大仙的倡议,我也要继续上帖啊。</P><br /><br /><P>陈王庭先生对于子孙的训示真是好文,是真正的人生所得,肺腑之言啊!如果论坛能多一些这样的论述,少一些无聊的争执,是每个人的理想期待啊。</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14:17:43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9-9 14:21:00
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之十七)
<P> 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之十七) <br /><br /><br /> 项城当国时,幕中有宋书铭者,自称宋远桥之后人,颇善太极拳术。其时以拳术著称于北平之吴鉴泉、刘恩绶、刘采臣均曾拜访之。纪子修已年逾六十,谓宋曰:“某因练拳者,一代不如一代,虽因学者不能下苦工夫。然教者不开诚相授,亦为斯技术沦胥之一大原因,故不辞老朽,拜求指教,即为异日转授他人也。若学后不得转授,某已年逾六十,将于泉下教鬼耶!?”遂独辞出,其从游者终无所得也。</P><br /><P> 宋某拳师之习气甚深,其约人之不得传授他人,即不啻表示自之不肯以技授人也。 <br /><br /></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14:27:37编辑过]</font></div>
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4-9-12 13:22:00
向恺然先生关于宋书铭的说法未必属实,同时代多人的回忆都证实,宋的确对外传授了太极拳,而且他的太极拳的确与外界流传的大不相同,也没有约定不许外传之类的话。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9-13 11:1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桃谷大仙</I>在2004-9-12 13:22:54的发言:</B><br /> 向恺然先生关于宋书铭的说法未必属实,同时代多人的回忆都证实,宋的确对外传授了太极拳,而且他的太极拳的确与外界流传的大不相同,也没有约定不许外传之类的话。</DIV><br /><P>有同感。我只是引用向恺然的原文,反映哪个时代的看法而已,并不是肯定他所说的一切。<br />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4-9-13 11:24:00
<CENTER> </CENTER><br /><CENTER>下面就是相传宋书铭传授的太极拳歌诀: <br /><br />太极歌 <br /><br />太极原生无极中, <br />混元一气感斯通。 <br />先天逆运随机变, <br />万象包罗易理中。 <br /><br />无极歌(七言四句) <br /><br />无形无象无纷争, <br />一片神行至道夸。 <br />参透虚无根蒂固, <br />浑浑沌沌乐无涯。 <br /><br />四性归原歌(七言八句) <br /><br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 <br />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br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 <br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br /><br />用功五至 <br />博学(是多功夫)。 <br />审问(不是口问,是“听劲”)。 <br />慎思(听而后留心想念)。 <br />明辨(生生不已)。 <br />笃行(如天行健)。 <br /><br />授秘歌(四言八句) <br /><br />无形无象 (忘其有己), <br />全体透空 (内外如一)。 <br />应物自然 (随心所欲), <br />西山悬磬 (海阔天空)。 <br />虎吼猿鸣 (锻炼阴精), <br />水清河净 (心死神活)。 <br />翻江播海 (气血流动), <br />尽性立命 (神充气足)。 <br /><br /><br />功用歌(七言四句) <br /><br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 <br />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br /><br /></CENTER><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3 13:32:16编辑过]</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