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yiye 发表于 2004-9-21 13:30:00

神化了的诗歌,不应该做世俗化解释,那是犯戒的

xiayiye 发表于 2004-9-21 13:5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太极书屋</I>在2004-9-21 13:50:32的发言:</B><br /><br /><br /><br /><br /><P>有需要该书者请邮件联系</P><br /><P>或访问下列网址订购:</P><br /><P><br /><P>太极书店 <IM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src="http://www.taijifun.net/bbs/pic/url.gif"><a href="http://shop10046405.taobao.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a href="http://shop10046405.taobao.com/" target="_blank">http://shop10046405.taobao.com/</a></FONT></A></P></DIV><br /><P>只要汇上钱的话,就终生等待吧!!哈哈!</P>

xiayiye 发表于 2004-9-21 14:15:00

早就领教过至少两次了,至今还在翘首盼望呢

内家拳法 发表于 2004-9-23 21:13:00

<P><FONT color=#ffff00>因为他这“地道”的太极拳,不仅和吴鉴泉传授的形式大不相同,就是和杨澄甫所传授的比较也全不是那门一回事,连拳谱上的名目也不一样。</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 吴、杨两家所传的姿势虽有分别,但是起手都是一“揽雀尾”为名称。就是孙禄堂从郝维真所学的起手名“懒扎衣”,也与“揽雀尾”的音相近似,不管是谁的音转变了,总还是这个音调差不多的名称。至于陈绩甫,练拳起手叫做“金钢大捣碓”,其中虽也有“懒扎衣”的名目,惟手法身法与吴杨两家的“揽雀尾”、孙禄堂的懒扎衣都无相似之处,且全式名称不同之点甚多。如“青龙出水”、“双推手”、“神仙一把抓”、“小擒打”、“前招后招”、“铁*”、“切地龙”、“当地炮”等名称皆吴、杨二家所未有。至“如封似闭”称“六射四闭”、“单鞭”称“丹变”、“倒撵猴”称“倒撵肱”、“肩通臂”称“扇通背”、“右起脚”称“右插”、“左起脚”称“左插”、“转身蹬脚”称“蹬一根子”、“抱虎归山”称“抱头推山”、“云手”称“运手”,音尚相近,但身手动作方法亦多不类。 </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 再看他推手,总有同边活步的一个方法,就是一个左脚向前,一个右脚向棚挤一步,履按一步。我问他推手共有几个方式,他说就是这一个方式。我又问没有站定不动脚的方法吗?他说“没有”。</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nbsp; &nbsp; 我想,这就奇了:杨露禅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的相差这么远?</FONT></P><P><br /><FONT color=#ffff00>(按:大履之法决非创自杨家,想必是陈绩甫未得其传,故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FONT></P><P><br /><FONT color=#ffff00> 迄戊午秋,余师王志群先生以书抵余,言:“于北京得交许禹生、吴鉴泉二先生,因知太极拳术之妙,可谓广大而精微。于理无所不包,于法无所不举,朝夕从事,数月于兹,今乃知曩所习者,实有费力多而成功少之弊”云云。</FONT></P><P><br /><FONT color=#ffff00> 近人皆谓太极十三式:棚、挤、履、按与采、列、肘、*八法,并左、右、前、后、中定五者。此是勉强附会,断不可信棚挤挤按等不过八种手法。任谁专练太极拳的人,亦不能将此八种手法,一手一手的演出整个的姿势来给人看(仅能按照推手的姿势略为分析)。</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nbsp; &nbsp; 认真说起来,却能有这八个名称,乃略得其意的用法。至于要提出这八个式来教授徒弟,供人练习,以我所认识的太极拳名家,都没有这套本钱,仅可称为之八种手法,断不能为八式(因为并无一定格式使人遵循),然退一步言,当各有其妙法。至于前、后、左、右、中定五式,更含糊可笑:何种拳术无前、后、左、右、中定?太极拳的前、后、左、右、中定,又有何一定的方式?古人对于一种技术命名,决不如此不按实际,必另有其十三式或其法失传,或其名更变;要非现在所流行之太极拳架式,可以名为十三式也。 </FONT></P><P><FONT color=#ffff00></FONT> </P><P><FONT color=#ffff00>太极拳为内家拳术,注重上下丹田,本近道家引导之术.但近之论太极者,多因其名为太极,遂以八卦五行生克之理,阴阳变化之言,附会易理,则疑其理论虽高远,与事实(棚、履、挤、按等八法,并无一定格式,前已言之。)何所根据,而凝之八卦?至前、后、左、右、中定,在太极架式中更无其名称。且任何拳术亦不能离此五者,凝以五行尤为不伦不类。 </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nbsp; &nbsp; 太极拳因注意阴阳变化,他种拳何尝不注重阴阳变化。太极拳自有其非他种拳所能比拟之长处,决不在此似是而非之玄理。当科学昌明之今日,我等研究提倡,当应按照实际加以判别,不可震擎古人之言,或名流所断论,据予盲从。 </FONT></P><P><FONT color=#ffff00>&nbsp; &nbsp;&nbsp; &nbsp; 我于太极拳用功甚浅,但其方法及名称尚能记忆。且,常见深于此道之人教授徒弟,实不闻棚、履、挤、按、采、劣、肘、*及所谓五行等,有一定格式方位,能单独提出教人练习。则此等名目之不能称十三式,十三式之不能附会为八卦五行,也至明显。不知与我同好者,亦有曾致疑于此,而欲从事研究其所以然者否?</FONT></P><P>先生是实在人,愿意实证又有怀疑精神,谈的很多东西一直深以为然,不知现在能有多少这样的习拳者?可叹的是这么多年不但老问题没澄清,水反而越来越浑,名利真是害人不浅!只是苦了你我这样的一般爱好者,有时想想真是意兴阑珊.</P><P><br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P><P>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P><P>闲来时<FONT color=#f73809>造拳</FONT>,忙来时耕田。</P><P>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P><P>“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P><P>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P><P>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P><P>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P><P>兴也无干,废也无干。</P><P>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P><P>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P><P>谁是神仙?</P><P>我是神仙!”</P><P>陈王庭康熙十六年题于日省庐中 </P><P><br />看过这样一个说法:此造非彼造,只是打拳.也不知是真是假.</P><P>历史就象小姑娘,脸被人涂来抹去.</P>

zbssl 发表于 2004-9-24 14:09:00

如果如此文化程度,竟然能“创拳”的话,岂不游戏人生?

zbssl 发表于 2004-9-24 14:1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太极书屋</I>在2004-9-21 15:22:53的发言:</B><br /><br /><br /><P>遭过蛇咬,自然要谨慎。 <br /><br /><P>不过清者自清。</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2.gif" /></DIV><br /><br />哄骗小孩子而已的

zbssl 发表于 2004-9-24 14:4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莫名其妙</I>在2004-9-20 23:26:32的发言:</B><br /><br /><br />看来,“松透”的师父一定是得宝忘师之徒教出来的了?不然怎么对陈氏太极拳这么愤恨?你要知道:只有无敌的功夫,没有无敌的拳种!没有陈氏太极拳,哪来的杨氏太极拳和以后衍生出来的其他太极拳?你又怎么能学到太极拳?从你的诸多论调看来,你的功夫还太差!你除了骂人和诽谤名人外,没有一点太极拳的功夫。</DIV><P><P>是啊。</P><P>努尔哈赤的工夫,与宣统的比较,怎样?可都是爱新觉罗的人,姓氏一样,按照你的逻辑,当然祖传的本事完全一样了。可是,事实呢?疆土、尊严、子孙等等,何曾相似乃尔!只有你才相信到入迷的程度。即使年代相近的,例如赢政与胡亥、子婴,相差不到30年,可是那里是相似的地方?赢政的本事,没有继承啊!</P><P>炮锤与太极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情,仅仅因为一个姓氏就是一样的了?愚蠢啊</P>

tjboy 发表于 2004-9-24 21:26:00

看来,这几天三板斧不在,几个攻击陈氏太极拳的得宝忘师之辈的传人就换着马甲地猖狂起来了?

tjboy 发表于 2004-9-24 21:28:00

<P>就请松透,问天等几个得宝忘师之辈的传人从技术上谈谈你们认为的炮锤不是太极拳的理由?我没见你们谈过一点。</P>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4-9-24 22:1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jboy</I>在2004-9-24 21:28:29的发言:</B><br /><br /><P>就请松透,问天等几个得宝忘师之辈的传人从技术上谈谈你们认为的炮锤不是太极拳的理由?我没见你们谈过一点。</P></DIV><br /><br />切中要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