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耘山人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来不得半点儿虚假。
中国自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各行各业均有翻天复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改善。随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各项 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一朵最为耀艳的奇葩——太极拳,尤被关注。并在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体育交流中占有重要位置,己成为 世界人民修身养性、强体健身的一部份。
目前,太极拳运动在世界各地广泛地普及开展,各式太极拳都拥有成千上万的喜爱并积极学习、锻链者。随著太极拳运动发展的这一大好形势,国内却有一些人借著这股东风,又在太极拳起源问题上大作文章。当然,我们应该将太极拳的起源问题向喜爱太极拳,而对其起源有兴趣的习练者说明介绍,但一定要以严肃的、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态度尊重历史,提出有理有据的考证。切忌因一己之私而对史实断章取义,或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说,甚至是自编自造而不能自圆之说愚弄世人。早在一九三五年刘天蔚先生就在《武艺丛书》感言中提出,要把“荒诞的、邪魔的、神秘的种种关于武艺的谬说,或者利用这谬说作烟幕,掩护自己“安身立命”企图者们的狂言作一度清算”。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依此写成的《倚天屠龙记》即是受此说影响编写又以此说影响世人。然那终究是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可以神奇玄虚幻想的,而写历史则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含糊与虚构。
目前,大家都很清楚知道,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届花甲,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期。五、六十年代又是中国多政治运动的年代。因此,这一段时间,人们无暇顾及去对许多问题做历史研究和探讨。而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时期,对太极拳起源的探讨研究,当时各派武术家们曾在武术杂志及报刊上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度有过热的争论。当时,最著名的武术理论家、史学家唐豪先生多次上武当、下峨嵋、访少林、三至陈家沟,走遍了全中国有名的武术之乡,查阅了历代的史书记载,以翔实可靠的史据,对太极拳起源作出了历史性的总结,至此一场舆论亦随之干息。
而九十年代以来,太极拳起源之争尤为关注、本人查阅文史资料、参照许多武术前辈的理论文著、及陈、杨、武、吴、孙各式太极拳后人之说,以至目前各武术杂志中不同见解的文章,相互印证、对照分析,认为关于太极拳起源、衍变、发展,可试分为六个阶段:
一、神话阶段; 二、传说阶段; 三、半信史阶段; 四、信史阶段; 五、衍变阶段: 六、发展阶段;
一、神话阶段
讲到太极拳,人们一定会提到张三丰、现在东南亚一带有些武馆仍将之供奉参拜,文艺小说、电影、电视对于张三丰的神话故事家喻尸晓。关于张三丰的其人其事,查阅与太极拳有关的张三丰,各种传抄的资料文本,涉及的其它有二个人:其一为宋之张三峰,另一个为元末明初的张三丰。而有关张三丰与太极拳之关系可考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黄宗义所作之《王征南墓志铭》。
《异林》记:张三峰,宋代人,生死不详。黄宗义在《王征南墓志铭》中言道:“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外家、盖起於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至康熙十五年,黄宗义之子黄百家为其师王征南所传拳术写之《内家拳法》中,又将张三峰兼精少林之说:“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即精于少林,后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此后《宁波府志》亦据黄氏之说。
到清末民国之时,关于太极拳起源之众说纷纭,且将宋之张三峰与元末明初张三丰混淆一谈,流传於世。於是一些关于太极拳之书,渐之将宋时张三峰创内家拳之说演变成了元末明初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