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洪洞移民在2009-9
陈式太极拳乃各家传统太极拳之首,它合太极阴阳之大道,老子道教之哲理;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寓技击与保健于一身;套路风格独特乃别具一格,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尤为其突出特征之螺旋缠丝劲的运动方式最近被一些西方现代科学理论(莫比乌斯怪圈理论)所印证而引起关注。陈式太极拳可因人施教,老少皆宜,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深受世界太极拳爱好者之欢迎。对陈家沟太极拳发展贡献最显著的,近代应数陈家沟第十七代陈发科、陈子明,第十八代陈照丕、陈照奎四位宗师。
陈发科(公元1887—1957)字福生,继承祖业,自幼习武,每日三十遍几十年不变,将陈式太极拳练入化境,松活弹抖,威力慑人,二十年代已闻名乡里,培养陈家沟的下一代,名手辈出。1928年应邀到北京传授陈家沟太极拳。在京数十年与人交手切磋无数,没有对立面,反而交了不少朋友。为人谦恭忠厚、武德高尚,谈起拳艺总是一句“我不中”(河南方言,不行的意思),其超群的功夫及太极拳独特风格在京都独树一帜,武术界亲身目睹,赞声不绝。时杨季子诗云: “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持刚强”。被北京尊为“太极一人”。他平易近人,毫不保守,教拳三十余年,弟子无数,从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许多人带艺投师,其中:李剑华、许禹生、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李经悟、冯志强等后来皆名间中外武坛。陈发科宗师为传播陈式太极拳立下了不朽功德。
陈式太极拳乃各家太极拳之首。这是意淫。为什么其他各家拳均合【拳论】,而唯独陈拳与之相悖。标榜什么缠丝劲。所谓近代四位宗师,陈照丕在南京不敌摔跤的。郑曼青发陈照丕,这是有记载的。28年后的北京武林高手,已随政府的迁移而南下。这在万籁生.向凯然的著述中说得很清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么厉害的人,南京国术馆竟然没请他去。岂不怪哉。孙禄堂31年回到北京,怎么没听孙禄堂说起陈不中。倒是孙存周说;什么缠丝劲,一翻一裹就出去了。这也是有记载的。
洪钧生不敌习练一年有余杨式拳手------山东医学院的沈元君教授。这是在87年山东政协会议上的一幕。
李经悟,冯志强的功夫不敌西南一位杨式拳家。
而美国的宇航员,法国的高等艺术学府,首选的是杨式太极拳,而不是陈氏拳。因为陈拳不能放松。他是外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