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玄真

玄真初学者园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8-4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劲”功的话,其实只要是陈式和杨式的好老师,都可以指点,拳无好坏之分。

总之,我练拳是以养生为主,技击为辅。所以,不管什末式,我是松沉的练的,对身体没坏处。但要技击的话,没有老师是很难掌握太极的特有技击方法的,但话说回来,什末武术方法都可以技击,不一定要学太极技击嘛。

而另一个关于杨式和其他拳种与陈式的关系的问题,我认为其实杨式和其他太极的拳种与陈式只是形式上的区别,本质上没有区别。养生的话,松沉的练就可以;技击的话,老师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3-8-4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太极好!2003/08/04 10:17am 发表的内容:
玄真兄,谢谢你。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尾闾中正和尾闾前抄,尾闾不离土,是否是同一个概念?请您解释一下尾闾的作用及怎样才能做好?谢谢!

太极好!友,你好。我认为太极应该是全身的功夫,而全身应该是松沉的,所以作为尾闾,作为全身上下的枢纽部位,也应该是松沉的。尾闾人体有自然的弯曲,所以有人说中正,有人说前抄去弥补自然的弯曲,本人认为开始练的时候可以人为的去按要领做,但久而久之,还是要达到自然松沉的效果。而这个不离土就是中定,而松沉是达到中定的捷径。

 楼主| 发表于 2003-8-4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QIQICAT2003/08/04 10:05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您好
先生曾说过,站桩到一定的时候,自会有东西返上来……
我最近站桩打拳,气遍全身感觉强烈。两掌劳宫极热。甚至会头晕。很不舒服。请问先生:
原因是什么?
...

意念太重,要有意无意,最好能体会意念“不在身上”的感觉。如果不行,则断一两天再练。不要急于求成。太极是慢慢养的功夫。不能太急!

发表于 2003-8-5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玄真兄。第二问题,关于步子的,我所学的杨式,步子要贴地走,类似从冰上滑过一样,脚尖不能上翘太高,但我有看到其它有的脚尖翘起来的,您可以说一下这两种有什么不同吗?
发表于 2003-8-5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真老师:
  感谢您用了大量文字来回答我的问题,给您添麻烦了。另外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
我练陈式时,为什么总有一种不稳定感?不象杨式那样容易做到松、沉、稳定。每一式都感到要失去重心?难道这正是陈太极的好处吗?
发表于 2003-8-5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玄真先生指点,这意似有似无还要“不再身上”真挺难拿的。
再次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3-8-5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太极好!2003/08/05 10:24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玄真兄。第二问题,关于步子的,我所学的杨式,步子要贴地走,类似从冰上滑过一样,脚尖不能上翘太高,但我有看到其它有的脚尖翘起来的,您可以说一下这两种有什么不同吗?

我认为总体来说是不同流派的不同造成的。当然,目前太极拳姿势变化很大,流传的杨式的步法和老杨家的川字步的区别也很大。所以,养生的话只要要领得当,把握松沉到脚底的要诀,顺其自然总有益处。技击的话,要找到好老师,跟他的系统练。所以,回到脚尖的问题,我认为你跟谁练的,就按谁的系统。脚尖的不同,只有在技击时会有些许区别,养生问题不大。要松沉的话,有一个要领是脚不能扎死,要自然:“如土委地”也是一种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03-8-5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程毅2003/08/05 10:35am 发表的内容:
玄真老师:
  感谢您用了大量文字来回答我的问题,给您添麻烦了。另外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
我练陈式时,为什么总有一种不稳定感?不象杨式那样容易做到松、沉、稳定。每一式都感到要失去重心?难道这正是陈太极 ...

太极拳像任何一种运动/活动一样,不去说内在的东西,光从外形上也要全身配合,是周身一家的功夫。比如学开车,刚开始总是精神很紧张,手脚不听使唤,车也不平稳,两眼看前面的路还来不及,那有时间看两侧的反光镜?而也感觉车子不稳,方向盘也不稳;但随着大量的练习,渐渐本能的反应出来了,脑子一想,手脚就到位,车子也顺了,方向盘也稳了。所以关键是熟练。杨式和陈式要练好了,一样可以稳定,松沉;但流传的杨式和老杨式不同,练的24式当然更简单,所以可能觉得陈式难。掌握要领是关键,熟练了就好。

发表于 2003-8-6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真老师:
   我是83年在南京上大学时学的陈式83式。如今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于工作原因有十几年没有练。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老师指导。不知看光碟练能不能学好?
发表于 2003-8-6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玄真兄。
第三个问题也是关于步子的,向前偷步很容易,为什么向后(倒撵猴)或向左(云手)偷步就很难呢?有没有应该注意的地方?
第四个问题,关于七种腰玄真兄能否做个简单的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