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教学] 南京凌派陈照奎架陈式太极拳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5: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要把身体的躯干放在两腿上,而不是支在两腿上,拳谚云:“神仙留下健身方,开裆下胯最为良”。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开裆就是不要夹裆,要圆裆,下胯就是腹股沟要里收下沉,这不仅能保证立身中正,虚胸实腹,胸腰旋转灵活,在健身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1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促使“气沉丹田”。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轻轻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臀击是对付背后敌方而用的。要移步进身,将臀部贴紧对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发短暂的寸劲,使对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如“闪通背”“窝心捶”“进步栽捶”等。臀部也可乘势猛坐身后敌方的髋部或膝关节,使之疼痛倒地。用时应注意贴身猛转,寸劲击发,力点要准,速度要快,配合恰当,切记发后即收,保持内气团聚。
      用好腿关节,全凭胯根转。胯的缠丝行气法是,逆缠丝胯催膝,膝促足,呼气并发劲;顺缠丝,胯带膝,膝牵足,吸气并蓄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8: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极人 发表于 2012-8-16 21:16
老师打的真好,每一步都是落地生根,动作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看似飘逸轻柔实则柔中带刚,一时发力更是势 ...

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松肩坠肘,使气沉丹田,其次要保持腰胯松沉直立;练每一个动作时,腰胯要微微松沉一次;最后丹田内转和腰胯主宰,使丹田划圈带全身内外都划圈,作到内动带外动,这样就作到内外兼修以内为主。
练好太极拳必须具备四项内容
1。以腰为主宰,以内动带外动;
2。缠丝要有内缠外绕;
3。要有以意行气从丹田出发再回到丹田反复循环运转;
4。两臂以丹田为中心划圆要作到刚柔参半。再次行拳时要做到“一动腰先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0-6-23 15:56 编辑

               QQ图片20141231170035.jpg        
      身似满弓怀抱月;
      四稍如爪五心收;
           膝肘微顶脚似犁;
          尾闾微扣内中提;
              求意寻神是真谛!
身似满弓怀抱月:头脚与肩胯微微撑起(肩和胯向后靠)好似拉满的弓箭;
使身体内部的筋微微拉起来;
而尽量减少肌肉的用力。
怀中好似抱着月亮;
这种虚幻的月亮是用意念形势训练身体内部的筋来保持间架。


四稍如爪五心收:
四稍指两手的手指头与两脚的脚趾头
如同爪子一样微微抓起来;
同时手心与脚心内收;
加上本心内收;
叫做五心内收。


膝肘微顶脚似犁:
膝肘微顶是指向外微微外撑;
后脚与前脚好像农村犁地的(犁);
后脚向后下踩蹬;
前脚向前豁到地下。


尾闾微扣内中提:
提肛使得尾闾向内微扣;
臀部好像坐在凳子上;
这时再将尾闾有内部向上作轻微的内提;
这种内提必虚有下颚的回收帮助来完成;
使身体自百汇与大椎到尾闾形成了自然的垂直状态(脊柱中正)。

求意寻神是真谛:
按照中医理论:
肌肉的力量源于筋;
筋是藏力的本源。
在修练时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训练筋;
而尽量减少肌肉的参与。
在生活中人们养成了肌肉的用力;
而由于肌肉的粗纤维用力
往往需要大量的供血来完成;
相对而言筋的活动须血量
大大少于肌肉活动时的用血量;
且筋的弹性与拉伸量也大于肌肉。
这就只有在站桩时
通过这样修练才能达到养内劲的目的。

养生必养筋,易筋;
易骨才能易髓。
通过筋的运动
使骨细胞和骨内的细胞(骨髓)达到锻炼。
因为骨髓是造血干细胞。
所以身体外部及肌肉的锻炼
很难使骨和骨内细胞
达到运动的目的。
且人在衰老时肌肉会慢慢萎缩
而被结缔组织所代替;
因此养生和拳架盘练筋才是目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修炼,分为“体”和“用”。
“体”,就是太极拳的主体;“用”就是拳中姿势的运用。
柔劲,是太极拳的“体”,以蛇形体之柔为主,具体表现是拧、裹、钻、翻、螺、旋。
在练拳时,意识要连绵不断,动作要滔滔不绝,沉压之力又如逆水行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松,是基本功;松功练不好,柔劲是不可能练好的。
行拳时,首先大脑要松,收敛意识;头要虚灵顶颈,气往下沉,肌体内外都要松开;
这样才能心气平静无思无虑,固神守意,以松的要求来完成这套拳法的锻炼。
还要做到松而不懈。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心静慢练是活桩。只要意、气、形、神协调一致,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灵到十分。能慢练就是会练,就是养气,就是长内功。不能慢练就是不会练,就是伤气,不能长内功。慢练必须意、气、形、身一致,否则,形散气滞。尤其在起势,在两势之间,在两动之间,更须心地虚静。如能虚静。日久练之,必显其奥妙也。能如此。必事半功倍。会练、会养则能成功;不会练,不会养,则身心俱伤。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9: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发劲是圆走化、方出点的快速刚劲。当对方落空之机已成,应当采用合力而击之。此时必须审明机势、方向、时间,三者不可缺一。发劲如弹丸,无往不利。发劲又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指端,发劲时须敛气凝神,先内动然后随意识的指导下,松腰落胯,含胸拔背,开裆合裆,脚跟蹬地产生地面反作用力,目视对方受力点,形不到而气力应先人,如枪弹出膛,迅猛异常。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念神经的指导又有独特的运行路线,再配以肢体的圆运动,练就一种混圆一体的圆匀力场。太极拳内劲活动在这个圆匀力场内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凹不凸的太极体,且是应付一切外来侵入的变化无端的圆形体。时时慢练心悟,突出以柔化、借力、粘走化发的攻防意识,形成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要特色的劲路,加以灵活多变的和、眼、身劲、步的同步习练,从而显示出太极拳独到的攻防技击特色。
南京的杨锦富 2014/9/23 19:48:44
陈式太极拳的内劲锻炼方法与外家拳练功是不一样的。它的独特风格就是缠丝劲,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绞转,松紧交替的锻炼方法形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8: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所谓“化”就是顺着对方的来劲,划一圆弧,使其来劲转移方向、落空、而不得势,掌握这一圆弧的大小,有形与无形,腰身旋动的配合,以及其柔韧、沾粘劲,都是化得好与坏的关键,不经长期磨炼,是难以恰到好处的。因为化得好,才能打得好。前辈大师们,特别强调“化劲”要松静、要柔韧,要圆活,要求全身松而不懈,园活轻灵,劲路柔韧,只有这样, 粘、走、化,才能应用自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