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三合行拳要点:
1、领劲点:稍节递个,轨迹是球面走三角,分内角与外角,都是受力与发力呈一斜角,转换是如弯月变化的轨迹。领劲点在接触对方时,转换到接触点,领动点的变点是意劲点的变化而成。如肘、靠劲的领动点的变化就是从手指转到了肘部与肩膀。如背折靠等。
2、发劲点:在弥漫身外的肩圈,腰圈与膝圈,注意脑后这个“东西”,即能量球绕背后的含蓄旋转,此变化,让人无从琢磨,无有征兆,如被气场发出去一样。发劲点的背后绕圈,通过双肩绕中轴左旋右转,形成背丝扣的先天太极圈轨迹。如掩手弘捶等等。发劲点是一个神妙的心法。
3、腹部坚实点:丹田涨缩,由大至小,逐步深化递进,丹田开始是无形的柔性大球,逐步收小到刚性小球,其实是刚柔一球体,一吸一咬,无须蓄发劲即发出,不过是丹田小球的弹性张力变化更快更隐蔽罢。
心空无为状态是“敬态”本能非条件反射,腹部坚实点是气劲变化,最妙是丹田与双肩熊膀的U型内劲的斜进变化,此态能将意动领劲点与背后双环一套十字生的神妙发劲点,有机融合,动静合一,内外合一,先后天合一。如此心空态势,能量内劲中和本能。
试力盘架是意劲随着“发劲点、领劲点、腹部坚实点”不同变化而变化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以意劲随拳架在不同三点能随心所欲地缓慢运行为标准。如此,心意一如,劲形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