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张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左边沉,右边升。然后,右边沉,左边升。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又如腹腔盛着水,左右鼓荡下沉。
松后,体内各处留出空隙,要让内气充盈贯满并向四周膨胀,觉得力大无穷,想打出暴发力。
在外形上,“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要松松的向上升。同时要做到下盘石(象石头一样稳)、中盘活、上盘空。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05: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必须面对面教学,才能有所得,功夫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磨练出来的。太极拳练习有一个教学原则:桩功不熟练(一年级),不讲架,架子不整(三年级),不讲招,招法不顺(六年级),不讲劲,劲路不通(八年级),不讲功!因为讲了也是白讲!!!!
    建议朋友们:多练才能多得,好好尊重自己的师傅!
    桩功不熟练(一年级),不问架,架子不整(三年级),不问招,招法不顺(五年级),不问劲,劲路不通(七年级),不问功,功夫不纯(九年级),不问法!
任何一个好老师都不缺少眼力!师傅一定看得到你的进步,什么时候应该给你什么,自然就给你了!除非老师自己滥竽充数另当别论!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为道,拳为德。拳道之操贵在炼心,形随心动,劲由内发,以意领气,气动形真,神观太极气养精。神灵出没而能体微,演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得以己用。太极由无极而生,松柔之路,自在知识,阴阳合一,济济匹配而来。无太极在形,有太极在心,无太极可见,有太极不可见,神气相合自知太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套拳有9种教法(学法);

1教样子心生相;

2教手法相成形;

3教步法形不乱;

4教身法形同心;

5教六合图形整;

6教转换进退灵;

7教三性常归一;

8教动静无始终;

9教阴阳两手空;

九九归一得正道,戟坤一体万法兴。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心法、重点,只是一个手段或是一件工具,帮助我们达到太极拳的要求。当我们做到某个重点,并且运用自如,便应忘记了该个重点,让该重点的要求自然而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18: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圈者一人手足所及之范围,如欲进入对手圈、必须一手攻、 一手防之两手抽丝旋转而入之。如水磨之、一手转磨, 一手加水之姿势,并以中正之身段而入之。 至身段之高下以己肩与敌之肩平为合度, 则此既攻既防,亦防亦攻进入敌圈为最安稳之进圈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之发力,亦不过周身整合的松紧运动而已.因为人之运动是靠肌肉筋腱的松紧带动骨骼的运转而生的,松紧是人体运动的核心和枢纽,离开松紧人不可能产生任何运动,所以说,拳学无玄虚.真功本无秘,拳不过攻防,变不过虚实,用不过刚柔,练不过松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太极真功松紧系.易变松紧求真谛,自然松紧自然力.发与不发在心意,一切有为都是假.无为而为乃成真!那么,太极拳真谛也就是:一松一紧一运化,一松一紧一太极,一松一紧力自出,一松一紧自无敌,不松不紧不刚柔,慢松慢紧力浑厚,瞬松瞬紧炸力崩,渐瞬松紧鬼神惊,拳者若明此中理,无师自通功必成...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去拙力,增活力,所以劲也,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反应基础之上的运化.太极拳亦莫能外。没有力(劲)、不用力(劲)、不会用力(发力或发劲).终生不入太极拳真功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9: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实际上非无力不要力,只不过是对招熟、劲活的一种体悟,不过就是行拳交手中不较劲、不努气、不用拙力而已,也仅此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5: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修炼,一方面要学会借人之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自身能量的积蓄储备,特别要强化腰胯争合反弹力的训练,这些训练,犹如加粗加密自身的“弹簧”,即拳论中所谓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只有做到“极坚刚”才能“无坚不摧”,太极拳只有周身如簧,才能遇力则应,发力时才能撒手便出.即“发劲似放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