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8: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过。

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吃了就没了;

而你的坏就像一道疤痕,留下了就会永远存在了,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生活给了我们很多考验,我们更要学会去接受和宽容;

因为大多数人,只会因为你的一点不好,而忘记你所有的好……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很精彩的一段话,献给你,也献给我自己! 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08: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

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

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

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会小气;

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会迷茫;

和沉稳的人在一起,做事就不会莽撞;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2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

二者统一方能显出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

无论是站桩、活桩、单操单练还是套路练习时;

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之中,逐渐达到练功人静、动中有静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懒扎衣一个手,斜向四十五度,划一条线,沉肩坠肘,这就是一个弓。弓在哪,棚劲一定在哪!
如果高一点那就夹肩了。
如果低一点,也夹肩。
所以说这个角度才是沉肩坠肘。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手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肘定位,肘肩不能合死,

合死了就会产生堵,气遍周身不稍滞,要流畅,能疏导。

一定要做到位肘定位肩部要放松,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劲从前运动到腰上。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是太极拳道最佳运动之形态。

太极拳运动是圆的运动,圆是世界上最美好之几何图形。

太极拳道,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统驭太极拳道修炼之始终。

圆为太极拳道运动之最佳形态。从太极拳道之外形姿势重心转换,形态动作之变化,身体内部气血之运行、虚实之变化,无不以圆在变化。从拳架结构之配备,对人体之取象,生理之要求,姿势之确定,动作运行之轨迹,走化与发放,引进与落空,转换之灵敏;
变化之莫测,无不取决于圆的多种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稍节领劲两头卷曲


1、太极拳是内开外合的立体的浑圆运动。内开产生离心力,外合产生向心力。梢节领劲是内开的离心力的延伸、膨胀;两头卷曲是外合的向心力的含蓄、转换。

2、走劲分走手、走腰、走步。梢节领劲递个延伸的走手,具有变劲、变向、变速之奥妙。两头卷曲于腰之走腰有“一松”之转换,这个转换是“一”,不是“二”,即化发一体。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之开合圆运动的方法。裆走下弧之走步是太极拳虚实变换的方法。

3、双手配合走手,需要通臂劲之技术。即含胸气贴背,产生的双手及背的手臂弓态。双腿脚配合走步,需要通胯劲之技术。即双膝内扣如环抱大树又抱不陇,所构成的双腿及胯的腿脚弓态。加上胸腹抽吸贴腰背构成的身弓。整体为具有呼吸弹力的三弓满月浑圆状态。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开合立体圆运动的训练方法;

梢领卷弹是太极拳实战佳效的奇妙心法。 不懂梢节领劲变劲、变向、变速的几个关窍,就是假走手,是没有效果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8: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练的好坏,都在身体各骨节的开合之中,虚实转换的好坏,都在身体中正之中,根基的牢固都决定在你的松沉的程度。发放的力度都在整体力的组合多少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正线是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公转轴。

人体前面上自百会下至会阴经过丹田的一线为“前中线”,背后与之对应为“后中线”,两侧身百会至足心涌泉穴为两条“侧中线”,前后中线和两侧中线所在平面正好在“中正线”相交,此为人体运动的重心所在,同时也是人体重要脏器和诸多要害所在,任督二脉运行于此,如受重创轻则伤残,重则毙命,因此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目标就是“取中”,即进攻对方正中线或侧中线。

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气沉丹田,上领与下沉在意念上形成对拉之势,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柱中正则腰轴旋转灵活自如,任督二脉流转通畅,不会产生丝毫停滞,肢体关节进退反侧屈伸过程中可以游刃有余。脊椎成反弓之势,才能使脊柱成为劲之源泉,劲力透过梢节发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如皮燃火,水银泄地。惟如此才能攻于中,守于中,取于中,渐至随心所欲!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里所说的松,不是懈怠。而是松中有紧、紧中含松。如此,方符合太极拳阴阳平衡之法则。我的一位太极拳老师曾用琴弦说明松紧的关系:“琴弦紧了才能弹,但过紧又会断,所以关键的关键是适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