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9: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英 @杨锦富 个人的亲身经历与体会过的东西才是真东西;
所以一直不喜欢背书,不喜欢说一些自己都不太懂的太极名词。
武术是由练而炼的,如果方法不对,再加上苦练只会损伤身体;
身体损伤了,也就无从去练,更别说后来的炼了;
没有练,什么都没有;
虚领顶劲,坠肘松肩,松腰落胯,相膝圆裆等等要领;
都是练到后的结果,不是说说松就能松,说圆就能圆的。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今天看了杨老师的行拳盘架,最大的感悟是:
杨老师的背弓一直都在,怎么能做到呢?
还是大椎领住,尾闾后收,涌泉吸地!
这些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在此基础上,我故意把马步开的比较大,找到坐下来的感觉后;
把胯松下来(一定保持好大椎拎住和尾闾后收);
这个时候背弓有了,还有一个感悟就是给小肚子空间了;
气不会闷在胸口,可以通的下来了;
小腹也就自然有了鼓鼓的感觉。
另一个感悟是:
脚趾,在行拳时不要一直都想着上翘;
要舒展(保持好脚趾根和脚后跟抓紧地面);
只有在顺、逆缠时才会有相应的上翘。
这样舒展的状态,等需要顺缠时也更有利于力量传到脚趾根;
当然大地也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回应。
谢谢杨老师耐心教导..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一切动作以胯根为主宰;
牵连发动全身运动。
通过用意不用力方式使腰胯旋动整合起来;
带动周身骨骼联动出击;
就是这样依靠胯部运动来发力传劲。
如出手;
不是手要出击,是由胯裆把手击出。
再如要收回右手,也是胯裆把它收回来。
收与放全凭胯间。
又如推手练习;
对方用手封住我的左手并向我中心发劲,
而我虽然被对方封着左手,
但我的胯裆已转换,
不进则已,如进必使其落空;
因为我的身法已经改变,
重心也变了,
并相机得势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跌出。
这就是用腰胯的转换来达到:
引进落空合即出!!!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1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推手练习;
对方用手封住我的左手并向我中心发劲,
而我虽然被对方封着左手,
但我的胯裆已转换,
不进则已,如进必使其落空;
因为我的身法已经改变,
重心也变了,
并相机得势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跌出。
这就是用腰胯的转换来达到:
引进落空合即出!!!
杨义勋:
@杨锦富 感想贼多了,就是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述,许多感想都是心意贯之,只能是心领神会、拳架体现。
说少了,词不达意,无法全面准确地阐述我的感想;说多了,又担心浪费您和各位拳友金子般的宝贵时间,还伤神费脑损害眼睛。
@英英 的观点是对的,只有练到悟到,才有体会感想,而且也是一步步由初级到中级直至高级的认识提高;
练到哪一层,悟到什么阶段,都是因人而异,不可强求的,您硬塞也塞不进去的。
其他的都是您常说的“搬运工”了!
对刚学拳的拳友的学习感想和体会,我是举双手抬双脚给予点赞称好的,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至于像您这么言简意赅地阐述拳理拳法的本能,我是做不到的,其码目前做不到。请您理解咯!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义勋: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环宇星: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邹凯:
杨老师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郑方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刘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秦明珍: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郑建明:
大家好!我还在外地。祝大家练拳授拳学拳愉快!
王强:
和家人在外有事,来不了了,祝大家学拳快乐
周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70528133000.jpg 微信图片_20170528132950.jpg
李相侠: 微信图片_20170528133033.jpg
这才是正经的学拳练拳,
李相侠:
今天杨哥的发型挺有特点
周雨:

我:
每周一势,今天是金刚捣坠。
周雨:
太好了,谢谢师父
杨义勋:
通过纠正动作,进一步加深理解“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在盘架练拳中的体现,动作到位、定位,松透,大椎领起。感恩@杨锦富 您辛苦了!
李功科:
师父说,要合的住。动作要到位
顾旭:
师傅我们外地模仿您的视频练不可以
我:
为什么不可以呀@顾旭 ?你好吗?
顾旭:
可以啊!师傅
杨义勋:
“合得住,展得开”知道者少,理解并在拳架中体现者更少。@功科 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李功科:
合得住,展的开。应该就是师父说的紧中松
杨义勋:
@功科 谢谢你今天提了好多我们想提而不敢提的问题!你胆很肥哦!
李功科:
@老杨 伸头是一巴掌,缩头也是一巴掌。师父很大气的
顾旭:
@老杨 @功科 你们都学到了真东西。为你们喝彩
杨义勋:
@功科 “紧中松、松中紧”是诠释太极拳理的一个方面,就像我们交流中提到的“惊炸力”。
李功科:
@老杨 
杨义勋:
@顾旭 谢谢您大姐!有机会来南京,别忘了带正宗的东北小烧!
杨义勋:
相俠:头发剪短了,便于漱洗,不大的脑门尽显智慧的光芒!勿怪!承让!
李相侠:
@老杨 
李相侠:
所谓的聪明绝顶就在这里来,
李相侠:
@老杨 凉快是真的
杨义勋:
@李相侠 凉快加简便是真的!
李相侠:
@老杨 
李相侠:
@周雨 小周雨真用心
李相侠:
是看着视频抓拍的吗?
我:
金刚捣坠的本意是:上打咽喉下打阴!
我:
要做到上打咽喉下打阴的前提必须是:合得住才能展的开!
李功科:
只有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才能合住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卫:
杨老师,下午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您觉得,我们太极拳的拳理和行拳的主体思想,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儒家,佛家中的哪一家会更契合一些呢?
谢谢杨老师
杨锦富:
主体思想问题?
首先要想到太极拳是自然拳,一切运动轨迹都是圆柱体的运动;
自然的,舒适的,没有阻滞,顺其自然的运动;
其次是对应的,对拉的,对立的统一运动规律;
不是对抗的!!!这是哲学的范畴;
你说:太极拳是道家,儒家,佛家的啊?
道家是讲养生,有其一;
儒家是说文化,也有一点,没有文化不能深化吧!;
佛家是讲修行,这里就是包罗万象;我的认为,各有千秋!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用意不用力是真假太极拳的分水岭。
筋肉的力来源于人心的习惯,统称体力。
事实上,心之力最难消除,是故拳者尚须修心。
太极拳练,修,悟实终已修心为核心。
所谓心法,只不过是以其它方法替代它;
以此实现借假还真之目的。
就是不用力,以此得到还神还虚,这是一关。
度过此关口也就等于拿到了开锁.. 的金钥匙。
刘奇:
前一段时间练拳总觉得身上有哪点不对劲,特紧,突然发现是自己太追求劲了,忽略了放松。
但是松也不能懈,一懈,这拳就没了看头;
比如大拇指没领住的话,整个手臂就显得没棚住。
所以现在我在慢慢找松的感觉;
大椎和大拇指和大脚趾领住,提肛,其余的全部放松。
我:
看趋势!
杨义勋: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杨义勋:
@刘奇 松而不懈~好!
杨义勋:
@杨锦富 看趋势~连绵不断、清清楚楚、意领神会、合住展开、棚劲始终、松紧结合。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8: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方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刘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程卫: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环宇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邹凯:
师父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周雨: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大家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大家早上好
秦明珍: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程卫:
今天练拳的感受: 以前练拳总是求慢,尽可能去感受这些基本功;
今天练的时候稍微加快了一点速度,觉得反而更加流畅;
虽然也是有许多没注意到的地方,但盘架的时候的轨迹却流畅了许多;
所以想请教一下师父,行拳的快慢节奏该如何把控最好呢,谢谢~@杨锦富 
我:
@程卫 你好!以动作到位为原则;快慢相间为要素。
程卫:
好的,谢谢师父~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 杨义勋: @杨锦富 师父如此这般才能力由脚底起、利用大地的反弹力、自下而上、沉稳轻灵,更好的理解“其根在脚”的拳理。
@刘奇 @环宇星 师父上午好,师兄师姐上午好,祝端午节安康!
@功科 裆走下弧,后弧。利用钟摆原理,欲上先下,欲前先后。太极拳练的是下盘。好像是这个道理……
@程卫 今天师父和我讲解了平圆立圆,松肩活胯,行拳过程中真能感受这两个圆的行走,也的确是需要狠狠的磨基本功,知道这些之后,让我对保持身体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又有了新的理解。自己还要时刻注意磨基本功,含胸拔背老会丢!谢谢师父的耐心指导。
@池州天健汪涛 祝师父和大家端午节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程卫 今天师父和我讲解了平圆立圆,松肩活胯,行拳过程中真能感受这两个圆的行走,也的确是需要狠狠的磨基本功,知道这些之后,让我对保持身体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又有了新的理解。自己还要时刻注意磨基本功,含胸拔背老会丢!谢谢师父的耐心指导。
郑建明:
对沉稳轻灵,可参考师父中盘一式。这一式的关键就在沉稳轻灵。设右胯松沉下去,则左脚几乎不受力,极其灵活,否则无法轻松向左侧移动。
在练习过程中,如发现下盘动作滞涩,不妨从脚下虚实去找原因。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