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3: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架形的背后,太极拳反映了一种称为劲路的内容;
这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所在;
这是深层次内容的需要;
假如武术动作是属外的话它就是属内了;
内劲,内功,内意的说法由此诞生了。
它与架形,形成内外一致的封闭;
与骨胳筋膜,神经系统,肌肉力量形成一致;
发挥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
我们称之为内劲,内意,内功;
这种力量经反复激发形成一种机理;
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生长系统,愈合机制是一种提升,优化。
长年累月锻炼对身体的固本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练得得法,就能起到强身建体,养生修性,延年益寿的作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练拳得法,这就引伸出另一个慨念;
叫做拳理或者称运动规律。
拳理是很丰富的,每个拳种,每个流派,每个门里,每个老师都有自已的拳理。
这是基于对传承的理解;
对架式的体会;
对劲路的把控;
对习惯的关联;
所产生的对拳某些方面的偏重,喜好;
以及名词的解释;
当然也包括误解,臆造,神化以及创新的内容。
正确的拳架来自对拳理以及运动规律的实践;
拳理以及运动规律的实践充实于对劲路的练达;
劲路的实践又可丰富了拳架的完整。
对拳理以及运动规律的认识;
这里是相互相存的关系,是内外一致的关系。
三字经里就有:
上下随;形如鸪;步如猫;内外合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8: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义勋 @田焕春 @周雨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刘奇:
杨老师等会,我这就过去
王祖更:
今天早上杨老师重点纠正了我顶胯的毛病,要想不顶胯,需要找屁股坐在板凳上行拳的感觉(说不好听一点是坐着拉屎的感觉,即收尾闾缩两便),行拳时两膝项住,与尾闾下垂形成下盘三条腿稳定结构,行拳时保持下盘不动,靠腰胯运转带动上肢被动运动(这一点很难做到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9: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义勋:
@王祖更 说的是!
杨义勋:
@杨锦富 乖乖!兵强马壮嘛!
李功科:
正规军
乔卉:
  同感
乔卉:
这些年轻学子们在这样年纪又有缘结识这样的老师并随其习得这样的功法实在是引得我无限艳羡!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5: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篇同学聚会的演讲。
某君在大学校友会演讲:
主题是“人到中年后的困境”;
全场七百人笑声不断,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 有首歌唱的是”明天会更好”,是为了给人信心与鼓励。
其实现实生活里明天会不会更好不知道,但明天会更老是确定的。
岁月要走过,才知道它的凌厉;
到了某个年纪不得不承认地心引力的厉害;
器官样样俱在,只是都下垂;
所谓的”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高”。
中年后的身体起了很大的变化,
苹果变成梨子型;
坐着打瞌睡,躺着睡不着。想记的记不起来,想忘的忘不掉。
更糟的是哭的时候没眼泪,笑的时候一直擦泪。
头上是”白发拔不尽,春风吹又生”;
男士们的发型也个个如小说家莫言所说的”地方支持中央”
两边往中央梳,遮住稀疏的部分。
记忆力明显衰退,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就是想不起到这儿来要做什么?
忘了刚刚说过的话,变得一再重复碎碎念。
一位老先生甚至说他有一次竟然笑到一半忘记为何而笑。
少年夫妻老来伴,中年夫妻怎么办?
有人形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彼此的坏习惯改不了;
有的夫妻是什么项目都可以吵,从来没有妥协过;
想想婚前是”好有话说”,婚后变成”有话好说”。
每个来到世间的生命,像”整存零付”一样,一点一滴地离去;
刚刚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转眼变成哀乐中年;
还有人要讥笑一些老年人说是”知识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
所以心里建设靠自己!
要人老心不老,皱纹长在脸上,不长在心上。
再想想许多人没有老的权利,年纪轻轻的就归天了。
生活态度也要调整,以前用健康换金钱,现在要用金钱换健康。
有所谓的人生三历:
少年争取的是好学历;
中年成功与否看经历;
年纪越来越大就要留意病历。
无论如何,祝亲爱的同学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心如顽童,笑口常开,向天再借50年!
2017最潮的4句实话!
①不要炫耀你的钱,在医院那就像纸;
②不要炫耀你的工作,你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的更出色;
③不要炫耀你的房,你去了,那就是别人的窝;
④不要炫耀你的车,你离开了,车钥匙就握在别人手里了!
你唯一可以炫耀的是:你的健康!
当别人都走了,你还可以晒着太阳,喝着茶,享受着健康的生活。
请善待自己,因为零件不好配,价格极其贵!还没货...。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真实体语:
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
太极拳是减法,不是练习力量增加;
而是练习拙力减小,最后把拙力都去掉,内劲就产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松的真实感觉应该是:
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
松中紧才是真紧!
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
1虚灵顶颈的感觉就像自己的脖子像鸵鸟的脖子,很长,觉得自己的脊柱都是脖子,就像一串珠子一样。
2含胸拔背的感觉就像背部背着一口锅,老怀疑自己罗锅了,胸部没了,就剩那口锅了。
3沉肩坠肘的感觉就像肩关节脱臼一样,挂在身上,肩和肘都没了,就剩下硕大的掌了。
4松腰落胯的感觉就像自己的裤子没有系腰带一样,有裤子老要滑落的感觉。
5迈步猫行的感觉有点象天鹅的腿一样的行走;
两条腿好像没连在一起,裆部分开的很宽。
平时走路就像两条踩高跷的两条腿一样,好像自己的腿没有了。
这都是练出来的,不是臆想出来的;
至于怎样练出来,需要明师的当面指点以及发挥你的悟性。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发力如同“弹簧”。
弹簧恢复常态是“本能”。
人体“压缩”,“扭转”;
后有恢复正常的本能;
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就是威力无穷的'内力“。
这就是弹簧原理。
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
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
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才能叫做懂劲。
前提必须懂弹簧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重命门,气功重丹田。
练太极拳要时刻注意发挥命门穴的枢纽作用;
命门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
执中达四旁,劲贯脊中,力由脊发;
命门穴为原动力之源泉;
知命门方才知太极。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7: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一身备五弓;
指的是身躯犹如一把弓,两手为两把弓,两足又为两把弓。
五弓合力即为全身的整体劲。
五弓以身弓为主,身弓以腰为弓把;
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气贯注,中定不摆。
动作时以命门穴为轴心;
以两腰胯的旋换来变换身体的虚实。
“身弓”对身法非常重要;
腰脊一转周身皆动,体现了腰脊的主宰作用。
而命门穴位于身弓的中心位置;
有助于身体的动态平衡,起中定作用。
“气撑命门”后;
内气上行贯大椎、肩、肘、腕;
内气下行贯穿胯、膝、脚底涌泉;
方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完整协调境界。
太极的发力方法就是“气撑后命门”;
如同枪的扳机一样。
用意把“命门”外撑;
同时取得脚底松沉到地下的反作用力;
合力发出爆发力,全身发力。
腿不要直,直则无力。
腿不要太弯,弯则废力。
弯曲的角度各为45度为最佳状态。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