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动手一切运用均在手腕之变化而致胜;眼光放大,即用功试力均须由远大处着想;
有形力散,无形神聚;
形不破体,意不露形;力不出尖。
长手贵力足,短手能自顾;
平时练习非长手不足以运力;
对敌时非短手不足以自保;
故33长短互用,刚柔相济理也。

练拳之法,首先身要端正;
意念空洞滌除万虑和情缘;
浑身关节都是似曲非直;
无节不是直三角;
没有平面,亦没有直的节段;更无方向可谈。
如此方可以形曲力直;
具形才能起作用;
逐渐发挥热能电力;
各种细胞才可能同时工作;
所以能健身却病;
而后即可改造生理发挥良能;
本能是自然的;
所以说:太极拳乃自然拳也!
若用方法即是人造的;
基本锻炼只要具体舒适就全对了;
毫无其他,愈想多了愈坏;
反把自然舒适弄得适得其反。

所谓用力用法则力法皆穷。
要知道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
意停则神断,神断则全体皆非。
自然则血气平和,百病不生。
治病先治心,斯理也。
心为神主,动静从心。
心为根本,心为道宗;
静则心君泰然,百脉宁谧;
动则血气混乱,百病相攻。
拳学的原则效能是,
改造生理,发挥良能。
具体细胞同时工作;
锻炼神经,调和呼吸,活动筋肉。
基本功能发挥高度新陈代谢;
沟通全身电流而发挥热能。
劳动不能代替体育,体育是一门学问。
体育者使身体受教没看再放松育也。
运动的正常表现在合於生理,神经支配;
意念领导,心脏大脑处于正常活动。


病者;锻炼法,站好姿势,意念放大;
首先由头部作起。毛孔再放松;
有过堂风之感,挺拔项部。
施术;休息,治疗,锻炼,调配合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4: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力之运用
浑圆争力】 争力是无所不争,四肢百骸大小关节无处不争,虚虚实实,松松紧紧还是争力。不争     就使不出力气。宇宙间无处不争,自己与自己的四肢百骸争,总之全体浑圆一争。
大气呼应』;大气与个人起呼应,你能利用它,叫他能答应,站桩久了慢慢地自然内部膨胀起来,与大气发生呼应之后就好办了。
浑噩逆体』;浑身好像什么地方都没有空隙。整个都有逆力,什么地方打我都不怕,没有很顺当的力量,但又极顺当,这也是矛盾出来的力量。

动静互根;动与静是一个东西,互为其根;
静即动,动即静;
一动一静互为其用。
松即紧,紧即松;
松松紧紧勿过正。
虚是实。实是虚虚虚实实得中平。
天地间没有中平。
哪个地方也没有平衡;
控制其平衡就是正。
都是单双松紧;
虚实轻重;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起错综复杂的作用。
看着一动不动,里面动得很快。
如动得很多,里面气血跑得反而慢;
原因是不会动。
如会动的话,动即静,静即动;
动静互根为用。
动了动起来才更快。
假借地动,头手,身足,肩肘,膝胯;
能假借来动就更快;
神动意动力量动;
但形式上不动出来;
那力量就最大。
不在形式上看,
这就是所谓动静互根的意思。
这就是辩证法;
所以我说太极拳是哲学拳咯!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4: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遒放统一;力量不遒紧,放的力量也就不大;
要遒的紧,才能放的远;
欲放先遒,欲遒先放。

有无互用;
有与无也是一件东西。
有了才看见没有;
有了就有没有这一天。
没有就不知道能生出什么来;
世间一切均是如此。

顺力逆行;
手朝后拉,力量出去越远。
手往前指力量越往后来。

钩锉刀叉;
也是有形无形。
形象化来讲;
出手如刚锉;
回手似勾杆(实际上都还未动)浑身若起大波浪(谁也看不见)浑身力量毛发如戟;
胳膊好像处处有刀叉一样。
人身机器不好形容;
因为里面有精神的力量存在;
全是无形的假借。


再看一些辩证法的案例:
斜正统一;
斜即是正,正即是斜;
由于支撑面不同,
浑身关节的力量互有影响。
力圆为正,一动是横。
横是正面,一作用是斜面;
但作用你看不到。

多面螺旋;
各方面全是螺旋;
随便一动作,先把全身大小关节都有支撑力。
全成直三角;
在这时候力量欲膨胀又收敛;
浑身都起了螺旋。
脚底下也是如此。
这时一碰上去,就出去,像过电一样。
先是浑身都成直三角;
一变方向浑身就膨的一下子;
起了螺旋的力量。

不动的转移;
动作的转移;
随机而动变化无方。
这种动是本能的动;
不是形势上的美观;
而是实用合适。
比如手触热铁;
应即缩回不容思考。
不意绊了一跤;
而能站住未倒,都是本能反射。
越不动,转移的就越快。
一般人不会动;
如果会动的转移,那就更好。
静若处女;
动若脱缰之马,迅雷不及掩耳。
静若书生,动若雷霆;
神意含蓄,力似惊蛇。
力之强弱须当体察。
最初无穷的辩证来就有了。

面积虚实;
没有平的面积,这不是固定的;
但里面肌肉好似盘子里的滚珠,没有停留的时候。

神松意紧;
突然受到刺激是神动;
考虑怎么办是意动。
神是本能反应;
意加上了主观能动作用。
神松;使全身肌肉至毛发都放松,利于气血运行。
意紧;以意领气,意紧则气血运行就更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4: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曲力直;形不曲则力不直,就没有劲了。
成了4直面积,
前后左右就没有呼应。
形曲则前后左右上下都有力量;
想到哪里去都行。
一直力就出了尖儿,就破体了;
想用力量,直了四周都没用。
这点用不上,就完全瓦解了。
形曲则力没有方向,四周都能用上。
画一块石头圆了就不行;
一定要曲曲折折;
不许有平面积,有平面则无力;
起伏升降进退吞吐;
把虚实大意形容出来了。
所谓力直是各方面都有力量。
力圆也可以说直去也是旋绕着去。
有波浪地去。
但外形不露,旋绕一条有直的力量;
旋绕和直是矛盾之统一体。
做的时候,都用具体的东西;
没力量也不行。

刚柔:刚不是硬,柔不是软。
百炼之钢成绕指之柔,才是真刚。
柔是真刚,是百炼之钢,真绕骨之柔。
刚经锻炼才是刚;
一碰脆了也不是刚,是生铁。
只能说是硬。
刚是锻炼出来的,百炼千锤;
令人不可捉摸,才是刚柔相济。

虚实:宇宙虚而容万物,屋室虚而住人。
都堆上石头是实;
而什么用也没有。
无形是虚,有形是实;
无形无害,有形有害;
无形永久,有形不长。

进退反侧:
退时步步为营,含蓄待发。
进时,一言其进统全体而具无抽撤游移之形

反侧就是斜向一个意思;
同样作用,左右防备。

空气游泳:
是各方面都有阻力的意思。
运用上怎么增加阻力,怎么减小阻力;
和游泳的技术原理一样。
减小阻力的办法!
全在肩胯的扭错;
人巧妙不巧妙,
腰灵活与否;
全在肩胯上;
唯肩胯动,腰才能动。

随让随牵:
你手按上,随着就牵走了。
重心放在我身上,
要摔一摔就出去了,
随让之中有个截。


旋绕撑拧:
这个力量好,看着是旋绕实际是撑拧;
往后拉,朝回缩;
前后左右横撑力量全是如此。


双叠:
身动力动精神动;
手一动就是破体。


单双轻重:
与控制平衡里面东西多;
精神意思总应着,有形就完了;
控制平衡是根本没有平衡。
单双松紧;
虚实轻重都是单双重的东西。
控制平衡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力量运用总名
浑元争力  大气呼应  浑噩逆体  动静互根  斜面三角  杠杆滑车  遒放统一  有无互用
顺力逆行  勾锉刀叉  斜正同一  多面螺旋  面积虚实  不动转移  神松意紧  形曲力直
刚柔虚实  无形神似  起顿吞吐  伸缩抑扬  进退反侧  推拉互用  拧卷惰涨  撑抱悠扬
纵横高低  开合分闭  单双轻重  远近短长  提按抗横  撑拧旋绕  滚错双叠  翻拧裹扬
半让半随  随让随牵  截让截迎  控制平衡  空气游泳  榔头拷钉  钻捉搜索  蓄弹惊炸
沉托提纵  举抗推旋  搂劈钻刺  迎随紧随

全身各部之力量
   头:撑拧顶缩。
   肩肘:横撑。肩撑肘横。
   手腕:勾错敛抗。
   腰:摇旋。
   胯:坐锉旋提。
   膝:撑纵。
   足腕:刀叉分刺
歌诀
    直取旋绕力横撑  眼底手腕都留痕  矛盾错综来统一  精神杠杆要长伸
    拳学顾指精  运用在虚空  灵机自内变  力由静处生  身动似猿捷  踏步似猫轻  勿忘勿助长    久久自登峰
    拳技一道尚精神,内要提,外要随,手脚齐道法为真。
力要远,气要摧,拳似炮,蛇卷身,应敌犹如身着火。
充华必强骨,饰貌必表真,计谋须运划,精神似霹雳,心毒称上策,手狠方胜人。
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尚美观。
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处。力如火药拳如弹,灵机一动鸟难腾。

   力光闪,捲枯叶,惊吓天涯鸟飞绝,裹缠横绕似龙蛇,光芒无限力如铁。手握提按斜撑错,足踏泥泞尺半雪。雷电交加轻也重,眼底心头扫鲸穴。
   身动挥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龙与鹤戏,含笑似蛇惊。肌肉含动力,神存骨稜中,风云吠华月,豪气贯日虹。

   拳道极微细勿以小道视开辟首重武 学术始于此 当代多失传 荒唐无边际 拳道基服膺 无长不汇集 切志倡拳学 欲复故元始 铭心究理性 技击乃次之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 意在悬空间 体认学试力 百骸撑均衡 曲折有面积 仿佛起云端呼吸静长细 舒适更悠扬 形象若疯痴 绝缘摒杂念敛神听微雨满身空灵意 不容粘毫雨 有形似流水 无形似大气 神绵觉如醉 悠然水中宿 默对向天空 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身 陶镕物不计精机自内变自然听静嘘 守静如处女 动似蛰龙迷 力松意须紧 毛发势如戟 筋肉欲遒放 支点力滚丝 螺旋力无形 遍体弹簧似 关节若机轮揣摩意中力筋肉似龙蛇 履步风捲席 纵横起巨波 若鲸游旋势 顶上力空灵 身如绳吊系 两目神凝敛 听内耳外闭 小腹应长圆 胸间微含蓄指端力透电骨节锋棱起 神活逾猿捷 足踏猫距似 一触即爆发 炸力无断续 学者莫好奇 平易生天趣 神动如山飞  运力如海溢 返婴寻天籁 躯柔似童浴 勿忘勿助长 升堂渐入室 如或论应敌 拳道微末技首先力均整枢纽不偏倚 动静互为根 精神多暗示路线踏重心 紧松不滑滞 旋转谨稳准 钩错互用宜 利钝智或愚 切审对方意 随屈忽就伸虚灵自转移蓄力如弓满 看敌似电急 鹰胆虎视威 足腕如蹇泥 鹘落似龙潜 浑身尽争力 蓄意肯忍狠 胆大心要细 劈缠攒裹横 接触揣时机习之若恒久不期自然至 变化形无形 周旋意无意 叱咤走风云 包罗小天地 若从迹象比 老庄与佛釋 班马古文章 右军钟张字 大李王维画玄妙颇相似造诣何能尔 善养吾浩气 总之尽抽象 精神须实际   

力量发作刹那间,在有形无形,有意无意;
有定位,无定位,具体,局部,自动被动,具体而微。


养生与锻炼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惜多失传散逸。
各门派迭出,多至不可名状,而各有专家独造之功。
以致深奥精专老手,都各有其独特长处。
所有理论大都岐正相生,参互为用,而结果多自矛盾错综,辩证再辩证;
发挥出人体及多种生物动力之独赋特有的精神。
盖人飞不如禽,走不如兽,故采鸟兽之长补人身之短。
都是在以形取意,有意象形,颠倒互用,体会掺存,逐渐得来些掣电轰雷,惊神泣鬼之术。
而是学它的精神力量,特长之所在。
如果学它的形体,则气度秉赋性格特有的良能,就完全销毁。
这种运动是在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时有毛发如棘之觉感。
大凡鸟兽多有无畏精神。它的智力不会增长,而特有的良能是永存的。
鸟兽的头项都是灵活坚锐,肩撑肘横,指腕抓拧。而头项更易增强顶缩的力量。
腰胯如轮,扭错提旋,交叉互换,膝纵足提,浑身力量含有抽丝之状。
察其形,大致有熊蹲,虎坐,鹰目,猿神,猫行,马奔,鸡腿,蛇身。会其意,静若潮涨,动似风云。先师云;“神犹雾豹容窥管,气若灵犀可辟尘。”
这种运动肌肉里总是含着活变动力,骨中存着横撑拧转动荡的精神力量。力的发作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有定位和无定位,自动和被动,具体和局部,具体而微。
运动时不在姿势如何,亦不在姿势的繁简,更不在秩序之先后,要在神经支配虚实之大意,以达舒适得力为正。
有人问;力量究竟何以为之活动。上至头顶下至足心,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欲动,下自随。
下欲动,上自领。
上下动,中间攻。
中间攻上下合。
前后左右都相需。
四体百骸,大小关节,而手足膝胯都是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而五脏之存内,亦都有所配合。所以说活力如蛇,游泳相似。
养生和锻炼是一件事。
养生基础已定,就是要学习锻炼肌肉各种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上欲动,下自随。
下欲动,上自领。
上下动,中间攻。
中间攻,上下合。
前后左右都相需。
邹凯:
今天早上师父纠正我金刚捣锥的最后的实式;
首先保证大椎领起、背部圆润饱满;
其次右手自口边出口边回,并且右手在伸出的过程中有个缠劲;
最后左手要在右手放下的时候再翻过来;
同时有个旋的姿势,两手一合。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邹凯:
同时有个旋的姿势,两手一合。
杨义勋:
@邹凯 口中出、口中回。
勋:
@杨锦富 师父:练拳是我每天必须的习惯,随时随地的。收获大大的有;
就是练到第四遍时全身松透了,沉劲很足,拖泥带水感很强,越慢沉劲越足,腰胯的转换很自如。
杨义勋:
实腿踩踏实了再重心转换,感觉十分轻灵。
杨义勋:
大椎穴始终拎起,精神、意识较之前有明显不一样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掤劲---自己活动的房子,是用来承受对方施于我的劲力。
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改变对方劲力的作用点!
这就是 "活动的房子"(掤劲)的作用。
掤劲这个活动的房子,是一个球体。
我们练习太极拳,就是调整好我们的房架(骨架);
使我们自己这座房子(棚--自己这个整体劲);
能经受得起风雨.认真揣摩,装饰好自己这座房子;
练习到纯熟时;
以手为门,以天为盖;
以地为基;腰为总管;
八面玲珑!
门可以随意开合,不存在丢、顶的意念!
太极十三势中"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
掤劲是根,没有掤劲,其他劲法就无法产生;
中定劲是所有劲法的载体;
中定劲表现在平衡、稳定;
我们盘拳架的时候是追求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掤、捋、挤、按、开合、浮沉!
一片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雪花一片一片堆积在竹叶上;
竹叶静静地承受着雪花的重力;
随着重力的方向慢慢下沉;
终于雪花落下,
随后竹叶恢复原样。
在这个过程当中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
中定劲就有了;
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后;
棚劲始终不丢;
顺着雪花的重力的方向运动。
这里是"捋劲"不对雪花有任何反抗,也不逃避。
整个过程轻松自然;
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下,是开的过程;
雪花落下后到竹叶恢复原样,是合的过程。
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
无为入道象一筑墙;
象一块布,象一个球,象一个洞;
象一筑墙时,铜柱铁壁,中定无隙;
象一块布时,薄到无厚,水性随心;
象一个球时,浑然一体,圆活自如;
象一个洞时,其形莫测,如临深渊;
所有这些感觉,
都是在我们自己所给的条件中形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6: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练到内外兼收;
想达到拳意高境界;
光靠悟也很难成。
有一个现象;
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
就是都觉得自己拳行的廷好;
可真正懂拳的人一看,
就看出很多毛病;
行拳人自己并不晓得;
所以说,要想行好拳,
必须有明师细心的经常的指导;
尊师重教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感就是培根与去根完成的。是通过放松身体,松肩、松胯、松开关节;身体便有沉重感才加大了身体的稳定性。
有了沉重感,便感觉脚根有劲了;
越松,越沉,越有劲。
这就是所谓的培根。
当松沉到了极限;
会感觉两脚承重受不了;
会痛会麻,难受难忍。
这时就要加意念;
让两脚轻,从脚往上轻;
以致全身变轻,轻无重量。
这就是所谓的去根。
而去根后,身体依旧很稳;
并且是带有弹性的稳。

如果说身上有松沉感;
说明太极拳水平提高了。
水平提高后就要换劲。
怎么换劲?
把全身拙力向发劲顺畅转化。
有拙力的表现是:
一发劲便耸肩;
牵动得全身乱动;
看似发劲猛,其实不然;
横气填胸,累得直喘,
而劲却达不到末梢;
感觉动作很腬。
换劲后的表现:
发劲时不用肩,肩是松空的;
感觉劲整,
身体不乱动,根劲十足。
要明确松沉是练太极拳提高的表现;
是达到一定层次的反映。
但是,松沉感还不是太极拳的高层次;
还需要继续修炼太极拳;
向轻灵感努力,永无止境。

要想让太极拳练到更高水平;
身体感觉轻灵,就要再换劲;
由沉稳的整劲向轻灵的松活劲转化。
正因为沉稳;
所以身体在灵活性上会有问题。
这就需要去根;
让沉稳变成富有弹性的稳;
既轻灵。身体轻灵;
身上就不会着力;
不着力,腰胯就活;
腰胯活,发劲就会更大;
表现出太极拳松活弹抖的特性。
这里要意念在先;
利用腰胯的松活;
意领身随,加大腰胯的抖动。
这样养生更有利于气血顺畅;
防身发劲威力会更大。

腰胯的抖动,会促使内气腾然;
而内气的波动又会催形;
让发劲富有弹性。
练太极拳,外练形,内养气。
养气要求:呼吸自然;
气聚丹田,日渐充盈;
壮实腰腹,进而让气下沉;
敛气入脊骨,注于腰间;
后撑命门,催劲起于脚根;
主于腰间,发于脊骨;
形于手指,形成强大劲流。
这正如地震引起海啸一样的威猛;
假如腰胯抖动是地震,
那么引动的内气又催形,便堪比海啸。

随着不断练拳的深入;
太极劲会渐渐体现沾连粘随;
不顶不丢,舍已从人;
顺着彼攻势弧线切线引化;
引进落空,再逼彼到死点;
待我得机势时,
向彼中心直线发劲。
推手中要听劲,摸清彼用劲方向,进行引化;
用我之懂劲感应,控制住彼劲变化,我劲迎在彼劲前。
换劲是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时;
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过程;
是去僵化柔、让气劲上下通达的过程。
僵劲去除一分;
身体轻灵一分,内劲增功一分。
换劲后这种轻而不浮;
稳而有劲的拳势会让人拳后感觉神清气爽。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