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6: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细节决定成败!
太极拳是门科学拳,它跟其它科学一样,;求精求细是必须原则。
可能是“见多识广”的心理在作怪;
师父讲拳拆拳;
自己总是觉得一看就懂;
玩“大盖齐”;
自己独处时又不肯下苦功夫;
以为一天玩几趟拳就可以了;
不肯在细节钻研。
其实这样行拳是无用之功。

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了;
整体才能合规范;
所以练拳必须在细节上求,在细节上抠;
然后把所有的细节整合起来;
自然成了“太极身”!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细节:1、走手。坠肘是前提,走手才是目的。只有确保肘百分之百的定位;
手才能走得好,走得圆,走得无限延伸。
肘定位也是动态的定位;
它要随公转和自转的运动而变化;
且不可只注重肘定位,而不敢走手。
手不走,则滞、则僵、则死。
2、梢节。梢节的重点是“四梢”;
即手梢、脚梢、头梢和尾梢。
手的重点是左右手五个指头的开合和递个运动;
脚梢的重点是左右脚五个脚指根的趴地和蹍提;
趴是时时的,身体的反作用力来自地面;
头梢是大椎要向前上方领;
尾闾向前、向上里合,它与头梢上下呼应;
形成一张“弓”。
3、裆前领。整体的前膨劲就产生了。
当然前领的前提是沉腰(命门);
腰和胯不联动,裆根本领不动身体。
4、相膝。实战和推手时,臀不能有丝毫的后移。 
不后移的前提是相膝相膝的前提是脚趴。
此时松胯反倒成了副产品,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东西。
全身受力最大的是踝关节;
相膝就完全明了!
5、掤缠转沉。是太极拳运动轨迹的四字箴言。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6: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力的运用
  1、发力时注重精神力,力在预发即发之间不犹豫。
  2、交手时保护自己的中心,找对方的中心。
  3、交手时逢闪必攻,逢退必进。
  4、对方进击时先有承受力,然后利用物体的反作用力把对方击出去;
这就要利用杠杆、撬板、螺旋力的作用。
  5、物体动荡起来力量大。
  6、一伸手“掤、捋、挤、按”结合一起用;
几种劲综合运用。
掤中有捋、有挤、有按,按中有掤、有挤……。
  7、推手应注意:
  (1)掌握距离,有利于个人发挥良好技能作用。
搭手手臂不可伸直,半圆为宜。  
  (2)听劲(也叫懂劲)。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通过皮肤的感觉了解对方的功力大小,了解、掌握对方的企图。
  (3)知道身体的松紧。
不要把自己的手臂、身体当做对方的杠杆;
特别是接触点要注意,要松到身体不散;
意不断要连贯,随时又能合,松懈就不行了。
  8、不要轻易动步,动一步就要有一步的作用、价值。
  9、一动手就要有必胜的信心;
提起精神,连续进攻,给对方沉重的打击,不要留给对方喘气的余地。
  10、有时和对方同时进击,以击还击。进就是保存自己,打击敌人。
  11、推手就是打。
  12、在对手想发未发时是进击的好机会;
“一”字未出口力就要发出去。
肌肉原在放松状态,意念一紧,啪力就发出去。
  13、实做起来,两手不能平行;
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这样进击和防守时才方便。  
  14、平时养成形松意紧的习惯;
遇到对手也不要紧固肌肉;
否则易被对方牵动,失去平衡。
  15、练拳的心里有框框,没练拳的没包袱。
  16、顾,就是打,打就是顾。退为进,进击才能自卫。
  17、力点牵移重心,力点就是力心,力心就是重心。
听劲是通过皮肤反应到大脑,认识对方的力心、重心。
  18、推手时可以搭手就放人。  
  19、往下一压一按紧接着单手或双手就往前发。
  20、单手可以刀,双手也可以刀,只要一牵动对方就二次发力。
  21、推手时通过支点找力点,通过力点找重心。
  22、和对方搭手必须是侧身,不要正面接触;
把自己的中心隐蔽起来,使对方找不到自己的中心,而找对方的中心。
  23、单掌(拳)发人时,必须侧身顺肩,臂微曲,肘垂下,不要外抬与内夹。  
  24、遇敌搭手,如对方先出击,必须先把自己中心躲开(避开对方所击目标)的同时打击对方中心。
  25、两手掌的合力使用。当两掌接触对方后,后手掌张开摩擦掌心,螺旋前进。
  26、推手时动作尽量小,小了对方不易发觉就发力了。如果动作大,对方容易躲闪。推手划圈要小,大了不好。
  27、动手不是目的,放人是目的。
所谓打轮(划圈)是为找对方的空隙;
一旦找到了可击的机会,要连续进攻,直到对手无力还击败倒为止。
  28、打对方的上身两肢时,目的在穿透对方的中心,需用摩擦力、锉力。  
  29、和对方搭手,如是一般的对手,直接进;
如对方稍高明一点,先作矛盾,迷惑对方,紧接着进击。
如对方双手齐进,先扫除手指,然后进击。
  30、对手直来,我以横取。
  31、试力发力时行动起来如猿猴,精神如怒虎。  
  32、有了相当功力以后,好像练拳如游戏。
  33、竖、直、横、斜四种力结合互用,相互变化。
各种打法是:吊打、圈打、闪打、直拳打、头打、勾拳打等等都要练习。
  34、不练打“死人”,也不练挨死打。
  35、如被对方抓住手臂,可以扬肘摇动身体,摧毁对方。
  36、快拳点打无力,不可怕。直拳、勾拳落点重。
  37、身法、步法、手法不论散手、推手以利个人为原则,任意变化。
  38、拳本无法,有法也空;
一法不立,万法不容。
  39、两手搭手后精神、意念的变化、角度、面积也应随着变,发力点也应跟着转移。
  40、接触点上的面积未变,发力时的角度可以变;
力点不变,力根可以变,身动,主宰于腰。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6: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力要素:
  1、发力先练习后坐力。
  2、发力时要求作到三点:
手、脚、腰要统一起来,要合。
多注重各部中节的合。
  3、所谓今天劲大了,说明过去的力量是局部的;
本能力量未发挥出来;
前后对比好像今天的劲长大了,
实际上是身肢合理使用。
  4、试力、发力时不要做成绝对的,是相对的。
做到发力后有余力。发出与收回为矛盾。
  5、本拳是浑圆力,一般是二挣力,起码接触点上是二挣力。
  6、发力时不要提气、努气。
  7、发力松紧掌握很重要,松得越好,发力越暴、越快。
  8、可以先练习这几种力:
前发力、后发力、左右横力。
左右力、后发力难度大一些。
  9、发力时气往下行,一瞬间不出气,声由内唤,气在内转。
  10、发力时大关节未变,只是接触点上角度、面积变了;
掌心变化了,拳也是如此,力要连发。
  11、注重神意打,神意和形体同时打,不见形或少见形打最好。
  12、“内抱外发”和吞吐有区别。
“吞吐”是手上胳膊做起就可以丁;
“内抱外发”在身上做。
  13、内抱下按向前发和“内抱外发”是两个劲,前者即向下又向前。
  14、做到鸡腿、龙身、虎抱头、猴象。
    15、发力时的意念:小腹如推顶一棍,把棍顶插前方的同时,背后又如挣断一绳索,又好像脱了绳索的惊马向前直奔。
  16、不动点,连发三掌,先发直力,连续二挣力,紧接着身摧臂手又发力。
  17、单双推手可以挤点发,也可以离点发。挤点做比离点做难度大。
  18、向前发力注意两肩部,不要意念光在两手两臂,好像一堵墙前摧。
19、掌拳打出后,不要自己刹车,要有穿透力,整个身体打出去要狠,由脚后跟狠起,整个身体要抖出去。
  20、闭口发力和张口发力两种。闭口发力往往易头昏,还是张口发力好。
  21、前手打人,后手使劲,也叫助劲。
  22、撞弹、坐弹力都分高、中、低。  
  23、发力不能绝对,绝对人发不出去,关键在于“神滞,“神滞”就是“力滞”。
想得多了,思想绝对,神意气不自然。
先想效果影响自然,倒不如不想效果,而看效果,总结经验。
发力先求顺,向前,顺直力,上中下都练;
再练后拉力勒马力)和下按一拍。
上发力关键在坐腰、胯、借助腰腿力。
点不变,身变了,走了,同样发挥本力,力要均整。
前腿打人,后腿脚要使劲。  
  24、发力时声出气不出,口形不同声音不同,内部鼓荡位置不同。
  25、发力前要柔松,发力是刚,刚柔松紧是一个。
  26、在一呼一吸上体会发力的要领,体会刚柔松紧的程度、作用,往往在一呼一吸之间见胜负。
  27、由松合均中养,突然集中用,就是发力。多做神意打,少做筋骨打。  
  28、金鸡抖翎,由静求劲,由合求劲,由劲求用。
  29、从整体力中求具体力,具体力是整体力的运用,整体力、具体力都要练。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6: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桩功、试力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松静自然,精神愉快,舒展开阔,呼吸自然,不憋气不努气。
  第二个阶段,身体均整、充实。感觉到内部增长了实力。
  第三个阶段,试验时不怕动、能致用。技巧配合充实了神意力。
  试力阶段,由简单到复杂,力和意的面小简单易行。由大动到小动,由极松到极紧。  
多在身上练,荡动起来,先师说:“身动如山飞”。
光锻炼身体不行,光假借也不行,外界本身结合起来才行。
以无形支配有形。动静相结合,先锻炼无形(站桩),逐步锻炼有形(试力),由微动到大动,有形再到无形去体会,反反复复数年如一日必定成功。
兴奋和抑制要平衡。沉、提、推、拉、分、闭之间求力量。神意力要统一、要合。出收之间,行停之间,竖、直、横、斜交替之中找力量。练拳要明白竖直横斜四字,—切动作在此四字中去体会。两个人对抗起来也是运动在竖、直、横、斜四字之中。
脚腿如钻,腰似车轮。手、胳膊、身体、头部都要有螺旋劲。
出手出脚如蛇吐信。
多种步法要练,把步法和操拳结合起来练。
操拳就是力量在拳头上的运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7: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需要从具体动作中求整体;
从整体之中求具体的物质力量。
站桩、试力、发力时以人为的条件反射(假借)作为意念的对象。
前进后退左右转动都要表现出整体一致性而不是局部的,要形体和精神的一致性,而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
先求松、顺、合,再求东西(功夫)。
松、顺、合本身就是功夫。
从极破体中求不破体,你师祖仰身操拳,大躬身冲拳,别人认为是极失中的动作,但你师祖能做出力来。
“内抱外发”。如同抱婴儿,怀中掉不了,又挤不坏,同时又有支撑力、外发力,这叫内抱婴儿外发力。
试力时手的方向不变、身要变。做到身似游龙,身形打不间断。
单练刀手,便于双推手。试力时定步、活步,前走后退,左右横行都要经常操练。
  技击各桩和试力,手臂、腿、脚要拉扯上,腰部中节不能空。
试力时神意要远,力发担要远。
脚占七分,手占三分,脚要提踩。
说明脚在站桩、试力、发力、力的运用各环节的重要性。
一般人的力是长方的、四方的,意拳力是圆的、浑圆的,如圆球一样,使对方感觉不到点。
有固定点的发力、固定姿势的发力、停止间的发力、运动中的发力、快步大动中的发力等等都要练习。
发力要上下挣拧,不可前后晃动。
拳分:大栽拳、小栽拳。小栽拳用处大。圈拳不要超过中心线。
蛇蜕壳:如一个圆铁筒套在胳膊上,要突然抖擞出去。练习蛇蜕壳的桩功:蹲裆式(或丁八步),两手抬起高不过肩,与肩同宽,手指前插,如两手臂前有老牛筋牵着。
脖子和脚有如牵扯着橡皮筋。
不论桩功和试力都要做到松静合。
站桩就是蓄力,如同水银灌注身。
试力就是让水银活跃起来。发力就是运用水银鼓荡起来,让它击打体外物体,发挥效用。
具体打法具体操练。不具体操练四肢和身体不合,出击无杀伤力(重量),在具体操练中加大精神力。具体打法操练熟了,到时候就能运用。运用起来不讲法、不思考。具体打法综合用,连续发力,不管对方怎样打,我要一鼓作气,直到对方失去战斗力为止。
千变万化不离“圆”。凡是动力不离“圆”。神圆、意圆、气圆、力圆。
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足”就是圆。
伸手如号脉,伸手如问路。
要练习弹、抖、泼、扬四种力。弹分冲弹和坐弹两种。
  极零散、极松散,又能极均整。能拆得开,能合得拢,迅速的合、具体的合。
拉手风琴:在行动中运力。
身法带动手法,手法带动身法,身手合一。
意自形生,形随意转。
站桩、试力要体会精满浑圆身。炼精才能化气,没精没气,也就没力。神宜内敛,不能瞪眼睛,体会内部,周身毛发竖如戟,是精满浑圆身的表现。  
加强指力锻炼。多练支点、直点。静练动练,顶着东西练(意念),支点多做破体的。
多练挂打。左右侧面的挂打多练,在推手中作用大。单手勒马动作多练。偏刀时走顺势单操练。
三顶:头顶、手顶、脚顶单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练拳,用心研究,用心总结。
拳是健康的使者,拳是防身的卫士,拳是交友的鹊桥。
拳不是手的表演,是周身的高度统一,是心意的呈现。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太极拳架之功夫深浅要从九处着眼
第一要看起脚是否灵;
第二要看落脚是否轻;
第三要看动作粘不粘;
第四要看动作匀不匀;
第五要看是否全神贯注,形神相合;
第六要看是否松沉;
第七要看周身是否圆满,是不是一身备五弓;
第八要看凹凸,七星是否外露;
第九要看手尖、足底与头顶,是否即引领又虚灵。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虚实开合中!
听自己呼吸的声音;
哼哈二气妙无穷!
听插脚的声音;
脚如铲出勾套用。
听撤步的声音;
搓地反攻顾盼定。
听冲拳的声音;
筋骨崩弹风阻声。
听蛐蛐的声音;
自然和谐促入静。
听波涛的声音;
胸腰折叠丹田搅动。
听衣服的声音;
跳跃翻身似蛟龙。
听花开的声音;
内催外开蕊居中。
听涟漪的声音;
藕断丝连不知声。
最难听的是,
潮来潮往在心中!
听,不是用耳朵;
更重要的是用心听!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4: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试力的矛盾:
  1、求争力。上下、前后、左右等八方均有挣力。前膝与后胯要有挣力,同时又要有合力。
  2、要注意肩部放松下来。
试力在于腰、手、腿之间发生挣力:
特别是两脚要有力;
肩不要想它,把它忘掉。
  3、试力时手部应加大意念、加大精神力;
因手部是接触点。
  4、肩部不要来回晃,这是太极病。
对方击在中心线,晃也没有用。
肩应随身一起动,是个整体。
  5、形曲而力有余,气直养而无害,蓄而后发。  
  6、伸手就是矛盾。对应,对拉;
手下身体上,手左身体右,反之如此。
不做矛盾的动作、神态,对手难以迷惑;
给对手造成错觉,然后击之;
伸手就是矛盾,矛盾也谓之挣力。
肢体之间,肢体与身体之间;
肢体、身体和空间的矛盾等等都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和实践中体会。  
  7、平时要练整体的力量,八方不空,立感即应,一触即发,练习本能。
  8、力不空出,意不空回,要有整体劲;
来回劲,掤、捋、挤、按不能单独讲用。  
  9、守着当中一点。
顺人之势,借人之力;
重心保持皆在腰。
  10、身手的矛盾是指手向前去,身向后来;
手向后来,身向前去。越练身体越浑圆。  
  11、试力时意念活动有挣力,动作也应有挣力的表现。
  12、身体活动的角度架式姿势要越来越大,再越来越小;
大小动作都要练,以便适合各种复杂的场合。
  13、意、气、力要浑圆。
开始是局部的、单线的,上的下的,左的或右的,这都不是浑圆。
把上下、左右、前后、正的斜的横七竖八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浑圆;
这种浑圆都是在挣力中求出来的。
如动一点牵动全身。
我击对方一点,不是用的局部力量,而是整体力;
如同圆球一样击着对方。
以我的整体击对方的局部;
以我的浑圆一体击对方的散体。
一般拳术只有竖劲、直劲或横劲,而没有浑圆劲。
要练多面力。浑圆力。
注意全身各部是否均整;
是否有的地方用不上劲,形成空位;
或是过硬过僵不舒服。
意念能否照顾全身,不能照顾全身就是局部。
这都是在试力时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平时就应双手加重意念;
一旦接触对方,手如两把虎钳、钢钩、利爪一样。
出手如鹰爪;
回手似钢钩。
行动时周身要均整;
特别是头要撞人。
14,站桩、试力时应以自己舒服为原则;
周身各部不要有轻有重的感觉。
15,两个手掌的大小鱼际要经常吞吐,也就是伸缩。
手掌不能固定不变。大小鱼际的张合对发力关系很大。
16,蛇缠肘,拧、裹、刀、插、钩、锉一齐用。
蛇缠肘关键在于腰,使用于单双推手。锉分大锉和小锉。
17、揉球式:快慢刚柔相济,各种形态表现:
如前走、后退、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忽上忽下。
以意行气,意气力整体相合,这是最好的练习方法。
做到圆融相通,生怕别人把球抢去。
有时拿球外击,有时用球和身一齐进击;
随时随地发球(发力),全身协调一致。
18,拳打遍身是法。钩、锉、刀、插齐用。
意念一动,身如火烧。
注重精神力和意感。
意遍周身,这就是具体的精神力。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