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劲和太极拳劲
太极拳法中要求发劲,而且强调整体劲。 但把五脏六腑劲带出来了, 这样长期下去是不养生
的。也偏离太极这两个字,也就是每一方位劲大 ,自然另一方位劲小 ,这样不平衡的劲习惯就是不
能改的毛病。 长期这样就影响寿命, 五脏六腑在奴劲, 中正没有了, 这个时候脏腑是紧的 不当
家, 而松又不当家, 因为形体没有归位 。 身体全部的动态运动中自然动能归到一个地方, 而这
样发全部散乱了。 没有稳冲就没有复 ,就没有根,所谓的腰裆还是局部的不是整体的。 内劲不是
发出来的, 是懂道理后,催养出来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 练太极拳得到太极拳劲 那是武术的劲跟
太极劲 是两码事。 而练太极是根据自然规律运动而动 ,不是技巧招数 ,套路就是一条船,载你到
岸边,他的使命就完成,靠岸了还背着船走路比比皆是。太极按规律运动就可以,按规矩行拳,就 能
演示这个规律的就得到太极劲了, 而太极劲 一动就是整体 没有局部动的 。
太极阴阳就是道, 永远以平衡为宗旨, 太极拳用太极的道理来包装,但真正练的体和理,很多
人听不进的。也不愿意去改正。 太极拳不出功夫就是这个原因 ,难练也是这个原因。 阴阳不分的
,但拳法到处都是分, 只能出一些技巧, 技巧招数不是功夫范畴。真正的整劲,一台手就有。而不
是努半天发出来的。太极的境界不在拳,不在术。在于道,阴阳吐纳之道。故:太极是太极,太极拳是
太极拳,武术是武术。太极劲也就是暗劲,柔劲轻灵、柔活、敏捷、精巧、活脱,以内气运行,在外
形上不易直接观感,故称爲暗劲。丹田发沈,膀胱发热,脚跟发重,头顶发悬,肌肤发胀,手指发
麻,这一切均爲内部有充足内气的体现。 所谓劲的缠丝,即爲动分和静合,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一种
形式和蓄势。周身相随,节节贯通,使内气按照拳架的需要,有规律地在体内运行,做到局部不妄
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