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

虚实变换要在中正立身安舒的情况下完成,中土不能离位。

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转换的要求,动作才能做到周身一家!

练拳必然要有虚实,实非全然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虚中有实;

也就是说周身无一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

练太极拳时双手要有虚实,双足也要有虚实;

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随地分清虚实;

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

有这样的一虚一实才能使内劲处处达到中正不偏!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走架太极拳;分三步走,一轻灵,做到静,松,正,慢,勺,稳六字。

第一步;迈步如猫步,运劲如抽丝。

第二步,节节贯穿,上下相随,如行云流水,内外相合;

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步更难走了。

第三步,虚静,是走拳架的高级功夫,要得意忘形;

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迈步似神行,实中求虚,动中求静;

动即静,静即动,体松,气固,练气化神。

以上三大步,是单并走拳架而论,其他的基础功法,基本功法就更神秘了;

所以说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一句话难练;

特别是打力,发力,借力的技击功夫更难练。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推手的基本要点

太极拳推手技巧一、    站立姿态 :两脚开立,一前一后,一般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前脚尖略向内扣,两脚之间的距离,左右、前后大约都与肩宽;

以自然舒适为准,绝非步子拉得越大越稳定。

一个自然裆的距离;这样可以保持运转灵活,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任咱发挥。

身心放松,神态自然,保持立身中正。

太极拳推手技巧二、    重心位置:重心稍偏后。

定步推手时,全身劲力通过两脚向下松落,重心在两脚间移动,向前、向后都要注意把握尺度;

向前时注意后面留有衬力,俗称有看家的,不要后面无意念;

向后时注意身后留足余量且需要借助转体完成。

向上引时,下面要松沉,向下沉时要有蹬地向上的撑劲。

向左、向右转体时注意不失中正。

动步推手时,后脚实前脚虚,前脚脚跟虚抬,如遇对方进攻:

1、前脚可迅速后撤,

2、可以前脚掌为轴碾转脚跟以增大左右转体的幅度和力度;

3、还可以脚掌为轴向内碾转脚跟,踏实后,重心移至右脚;

向右转体,左脚迅速向前方上步,变被动为主动。

初练以练定步为好,定步练的是自己身上柔化的功夫、松沉和虚灵的功夫,练的是自己的基本功;

活步练的是灵活的变化,练的是打的功夫,以散手中应用较多。

太极高手多是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当对方向你身前上步处于一脚支撑一脚悬空时;

你已稳定地先于对手到达他的面前,抢得先机。

太极拳推手技巧三、    太极接手:太极接手的目的是为了粘黏对方,掤捋挤按皆非是。

一经接手,对方的来力通过腕肘肩脊腰胯膝踝松松落入脚下,随动而动,达到舍己从人的目的。

接手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我意在先”的问题。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

……将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

……出动时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掤挑起来。

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的出动。”

注意这里面的层次,未随出势、将练时、出动时,练这种意在先的接手;

要从拳架中预备势到起势的练习中去找,反复认真的感受。

另外接手的瞬间还要观察对方脚下的动态,练活步的往往在你站定时还要向你身前上步,咱的后脚此时不可落实,待对方上步的瞬间,我后脚稍向后挪,重心后移,调整前脚到舒适位置,同时完成接手。

接手与所对方保持的距离要视对手强弱而定;

对手强于自己,要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不可让他贴得太近,如对手弱,距离近些好使。

太极拳推手技巧四、    舍己从人:太极推手不以输赢为目的,不以打人为能。

太极推手练的是自己而不是练如何打别人。

如欲将对方捋出,形式上是捋对方出去,实质上是自己在做旋转;

如按出对方,形式上是将对方推出,实质上是自己向下松沉和向前移动。

舍己从人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打顺”和 “借力”。“

打顺”就是你想过来,我就帮你过来,你想撤退,我就送你一程;

借的就是对方的失重和失控点上的力,借的是对方意念上的空当。

无招无法,无拘无束,任凭自然,不是先想好了怎么干,而是动起来再说,随机应变。

但要牢记一点,千变万化不可离开太极,胸中有太极自有变化万千。

要学会在变化中粘住对方,并且保护好自己,不留破绽,即不给对手留下进攻的缝隙。

不封手、不抢手,有力者不使力,敞开了让对手往自己身上使,走柔化;

无力者更要以灵活取胜,以机敏取胜,以智慧取胜。

太极拳推手技巧五、    太极松功:四肢不僵不直,全靠腰腿运化。

两臂不要出力,双手接触到对方身上应该是很松柔的。

太极拳练就的是神经的高度灵敏,硬力、僵力都影响其灵敏的程度;

当身体接触到力时,接触点不应产生丝毫紧张,更不可用力去接去顶,而是丢弃该触点;

丢弃的速度要与对手合拍,他快我快,他慢我慢,快不离,慢不顶,同时在丢弃触点时;

另外一侧要同步向对方的虚处探去。

放松各个关节,初练时腕部受制从肘化,肘部受制从肩化,肩部受制从腰脊化、从腰腿化;

渐渐练就不用刻意去想就能在瞬时完成这一走化;

在体内建立起一个四通八达的力的疏通网络;

其终点就是脚下,在脚下含蓄其力,又从脚下节节上行达于要去的地方。

“肉松、骨缩(骨脱)、筋弹”,长久即可练出太极松柔的筋劲。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4: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时,脚跟旋转、出腿、收腿、脚跟落地、脚尖点地看是容易,做起可难。

先说脚跟与脚尖落地的转换,一般练拳时,迈步时脚跟轻轻落地,收腿时脚尖轻轻点地;

出腿、收腿要有攻防意识。

无论是出腿,还是收腿都是放劲。外型小而筋骨在放大、伸长、内力无阻的发放到发力点上。

要时刻注意筋骨在收放时都做到放大,“放”的时候容易做到放大;

而收的时候就变成抽和缩了,筋骨并没放大伸长。

出腿时,脚跟要向地上有踹的意识,地上如有鸡蛋,踹到鸡蛋上而蛋不碎,这才是轻落地。

后座步收腿时,脚尖上翘有钩挂之意,然后脚掌下落;

用脚掌碾地收回逐渐用脚尖点地,脚掌碾地时要想地面上有一蚯蚓,用脚掌碾回时,蚯蚓不能受伤。

旋转时要以实腿脚跟为轴,做到提顶、长腰、坐跨。

两跨、两膝、两踝相合旋转,这样练才能筋骨放大、伸长、“劲”循环不断,转换才能轻灵,才能虚实分明。因此,“川字步”的训练是基础功的重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4: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拳起势必须要做到“长呼三口气,人静三分钟”。

很多人都忽略了太极拳预备式的重要性,拳的时候,随便往哪一站,马上就开始拳;

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是学习太极拳的大忌。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4: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预备式要求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
预备式口令:虚领、顶劲、眼平视、耳听后、唇轻合、齿轻扣、舌顶下腭、
下颏内收、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抓拿手、松胯、圆裆、屈腿、项膝、五趾抓地、气沉丹田。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5: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上身
头上要虚领顶劲,劲往上顶,上身中正,两肩微微往前卷,两肘拥起来;
肘与肋之间一拳隔,肘略前棚,五指合拢,贴在大腿两侧。
(2)下身
两腿裆部撑圆,两大腿内侧向后向外翻,前面膝盖略往里合,两脚五趾抓地。
(3)前面
前面下腭里收,眼平视,身材多高,眼看多高,不要仰头,不要低头。
(4)全身
总的全身要有向外膨胀的感觉。下边两脚五趾抓地,上边顶劲往上顶;
视为周身都有向外膨胀的感觉,同时全身放松,意念精神放松、神态放松、肌肉和肋骨都要放松。
但是,向外的拥劲不要丢,就是用意念领着全身的皮毛有往外撑的感觉,有弹性往外撑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5: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要求
开始行太极拳,在神态、精神、意念上应该有一个自我全身检查调整的过程。
立身中正,肌体放松,神态从容,以静待动,体现一个中定劲。
可多站一会儿,自察身法、步法、手法、腿法,以及周身松拥劲,是否处处合乎拳法拳理,然后再起动。
就是上场以后,首先要排除杂念,把全身精神贯注在打这套拳上,把其他的事情都忘掉;
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打好这套拳。
所以一开始不要急于马上进行动作,先要进行自我检查;
看自己放松了没有、是否有棚劲、顶劲顶起来没有,是否全身各部位都合乎拳的规矩;
先进行一下自我调整,调整呼吸,使气沉下去,调整眼神,使筋骨放松;
另外下盘五趾抓地,腰脊要有对拉拔长的感觉,使之贯穿于整套拳中;
即上面顶劲与尾骨之间对拉拔长,这对脊柱的健康很有帮助。
所以,无论左右旋转、前进后退,上身都要保持中正。
上场后,先静一静,刚才所说的呼吸、眼神、放松、棚劲、全身各个部位都要检查一遍,然后再开始启动。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5: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呼吸方法
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三至九口后,开始练拳。一定要待丹田感到充实、饱满的时候,再开始行拳。
收式要求
行完拳后,一定要认真做好收式,认真做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九口,等到气归丹田再走动收功;
离开场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草率收功,练一遍拳也等于白练,长功夫效果极差。
贯穿于套路
要求打拳时,蓄劲吸气,发劲呼气;提升时吸,沉降时呼;
开时吸,合时呼;拳势运转时,可以调气加短促呼吸。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5: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呼吸方法

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三至九口后,开始练拳。一定要待丹田感到充实、饱满的时候,再开始行拳。

收式要求

行完拳后,一定要认真做好收式,认真做逆腹式呼吸,深呼吸九口,等到气归丹田再走动收功;

离开场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草率收功,练一遍拳也等于白练,长功夫效果极差。

贯穿于套路

要求打拳时,蓄劲吸气,发劲呼气;提升时吸,沉降时呼;

开时吸,合时呼;拳势运转时,可以调气加短促呼吸。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