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0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太极拳需要过四关

 1)兴趣关:初学者,或为强身健体,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或朋友的介绍推荐,对此感兴趣了;

走上了练太极之路。此时因有兴趣,多数人不会放弃。

  2)苦练关:因对太极拳的种种美妙传说,武林典故的向往。

加上自己的师傅,师兄,虽未必得太极真谛(以后才知);

但因长期练拳,体能超群,打打自己易如反掌。

此时觉得,只要苦练,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定能成功。

这一时期,有了梦想,有了目标,多数人不会放弃。

一天练拳5,6小时,7,8小时者有之。

  3)茫然关:到此关时,练拳已有些年头了。

却发现自己苦练这许多年,而那些初练2,3年的,只要肯埋头苦练的,境界竟和自己差不多。

而对拳论中的有些文字,觉得可能是中国文字奥妙,形容多了一些。

此关最为凶险,多数人在此关离开了太极拳。

而留下来的,将来又成了误人子弟之辈。

欲过此关,需有明师指点,而世间明师何其之少,能有此幸者,能有几人?

  4)功成关:先生如已进得此关,首先应祝贺你。

入得此关,前面的种种辛苦就都没白费了。

一入此关,许多问题豁然开朗。此时看先贤拳论,拳照,仿佛先贤是自己的挚友兄长;

与己促膝相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复解释,当真是字字珠玉,无一虚言。

还要起身演练,惟恐我不能领悟透彻。心中不由顿起敬仰感激之情。此时练拳,进步当真是一日千里。

到此境界,你练1年,抵得上他人练10,20年。

稍一用功,身边已难觅对手,不觉要起懒惰之心。若能克服,当真是功用一日,技精一日。

唯有进第4关者,才能真正知道,太极拳虽穷一生之力,不能尽其妙也。


对于现代人而言,有志气能进入苦练关的,都算难能可贵的。

更多的人是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虽然天天练;

但却绝不肯苦练,怎么省力怎么来,弯腰翘臀跪膝无所不能;

又泄又塌状如面条,却美其名曰:练放松,养内气。

而进了苦练关的,苦练许久之后,却会越练越矛盾。

理论的表述虚玄难解,实际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却难以透过理论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于是,不得不怀疑自己,到底练的对不对?到底应该怎么练?到底什么是太极?

功夫关,不可能属于所有的人,它只能属于少数幸运者。

有志气、有毅力、有悟性、得明师(非名师),缺一不可。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太极拳的阴阳虚实规律。

2、有前即有后的理论根据。

3、有左即有右的运动方法。

4、互为根基的下肢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架的五项标准

太极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内容的基础。器械,无论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杆等只是手臂之延长。

拳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外形。首先从外形看起,外形动作是否规矩。包括以下几方面:

1、身法是否端正,美观。上身端正,顶劲用意上领,松肩沉肘,内气下沉,重心稳定。

2、拳式转换。每个动作的起点、落点、运行路线、角度、方位变化是否正确;

是否以腰为轴进行转换。

3、手型手法。手型是否柔和,手法是否圆活,动作是否到位。

4、步型步法。步型是否正确,步法是否轻灵;

落步是否稳健,方向、角度是否正确,是否能做到迈腿松胯。

5、重心是否在变化时保持稳定。特别是在转身、蹬脚等动作中是否稳定。

6、眼神。眼神是否随对手的中门而动。  

7、放松。是否能在练拳时做到放松。

二、内劲。有了正确的外形,掌握了动作的尺度;

就会表现出精神和内气的充足,用太极术语来讲叫做内劲。主要表现在:

1、整体。即动作各部之间协调,上下配合无缝隙。

2、捎节领、中节随,根节摧。   

三、技法。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没有技击含意的拳架,也难有好的健身效果。

1、在练习太极拳有一段时间后,应在明师的解读下弄清每个动作用法。

2、每个动作的技击含意,也就是化发运用。

四、功力。功力是表示练习太极拳者的一项标准。

一个有功夫的人,在练习时拳架低、重心稳、动作慢,呼吸深长;

动作协调,虚实分清,用意指挥,动作以内带外,处处圆活,精神贯注。

五、拳理。不但练习时合乎拳理要求,并能弄清太极拳的基础理论。

1、太极拳的阴阳虚实规律。

2、有前即有后的理论根据。

3、有左即有右的运动方法。

4、互为根基的下肢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7: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的注意力在于周身一家,求内、外三合,心意的开合带动肢体的运动。

虚实的变化已不再是本力下的支配,而是由松沉而轻灵中产生的虚实变化。

此时行拳处处体会松活,松腰胯、松膝踝、松脚松手、松肩肘、松头颈、松胸背。

前进后退中的虚实变化要在力松沉下去又重返上来的过程中交替完成;

重心的移动要力求轻灵自然,此实一分彼虚一分,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绵绵不断油然而生。

南京的杨锦富 2016/3/2 17:08:10

练拳还要注意圆活饱满,肢体舒展,意气放得远。手身法步处处合度。

气沉丹田是练拳必须达到的目标,还要逐步完成劲力松落脚底,植根入地,浑身弹性;

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融会贯通。这是守规矩、合规矩阶段。

-6d20c66afa2e41d1.jpg


发表于 2016-3-2 2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3-2 09:22
学太极拳需要过四关
 1)兴趣关:初学者,或为强身健体,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或朋友的介绍推荐,对此 ...

在兴趣关,能突破苦练关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花 发表于 2016-3-2 20:21
在兴趣关,能突破苦练关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2-1 19:52
太极拳要求双腿弯曲,松垮圆裆、项膝,气沉丹田,步如猫行,既重心稳定又轻灵圆活。要做到这些,腿脚无功力 ...

看看二腿虚实转换的练法:
先要将臀部向一脚跟移动,当感觉身体平衡时(百会、会阴上下对准),胯要收沉,全身坐在实腿;
不要起立,一脚以意踩地,另一脚即可轻松提起。
搂膝拗步上步:二脚与地面的接触及力度在变化:先脚跟着地,随重心前移再脚掌及脚趾地,同时二脚后蹬前弓,虽然后脚要蹬,但绝非直挺;蹬到承担体重约30%的技击需要时就不可再减少;
亦需注意:后腿的直中有曲, 并非是故意弯曲,而是后脚要蹬和后腿要伸直;
此时身体完全转正和留意胯正,弓腿膝关节要对往脚尖,膝位不可超脚尖,下对脚跟更适合长者;
后脚尖方向以整体配合下盘扎根与可攻可守为目的较好,未绝对要求45度。
另外,同为弓步,二脚的左右距离不同,如由单鞭、搂膝拗步和野马分鬃的弓步横距在相对加大。
如果二脚虚实转换和弓步可以做好;
则做搂膝拗步、云手、倒捲紘、搬拦锤、野马分鬃和玉女穿梭等架式动作就容易许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5: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4 18:27
看看长劲与短劲:推车用长劲,砸核桃用短劲;
用反了车就会被推得像个不倒翁骑兔子,那核桃也会落得个不是 ...

太极拳的腿落拳到 , 动侧身变 , 三尖如一;

敌若乱打;击脐即解;敌若转身;击臀即破。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要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反而结果来得要容易些。

因为,它在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不经意间,成功的大门就敞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套拳学会容易,学好不易。一套拳研究透了,别的拳只是形式而已。

所以练一套拳就要练好,练精,真正让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体现得淋漓至尽;

把自己熔融到大自然之中,达到一种境界,进入一种状态。

真正体会到有病去病,无病健身的要旨。

到了这个时候,太极拳回馈给你的就会是健康的体魄和不尽的快乐!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