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练的是太极、八卦、形意拳等形体套路,练拳时没有注重拳意;要求与精、气、神的内在调和;
你练的就是内家拳套路,也是外家拳!
因为你追求的是外形,外三合功夫!你已经丢失了内三合功夫的内涵。
如果你练的是散打搏击或武术套路,在掌握了外三合的同时,也涵概了内三合功夫!
你练的就是外家拳也是“内家拳”,也能和内家拳平分秋色……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中华武术文化成语不是在时时刻刻告诫着我们功夫的真谛吗?
内家拳:起源于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道教”太极图之内。以“武当派”为代表。
道家讲究;养生、超凡脱俗、得道成仙。以内修、外养、静修(闭关修炼、炼丹)、
修行(外修、外形形体;肢、体、形 ;内修、内五行;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五脏与五行)为修炼手段……
外家拳:起源于历代劳动人民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所积累招法和经验;
后受印度曾人达麽禅师武学思想的影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和、尊称“佛教”以“少林派” 为代表。
佛家讲究;锻炼、看破红尘、得道成佛。其修炼…… 修内内壮,修外外强。内外双修,形神通畅。
不管内家外家,只要练拳,都是拳家!拳无善拳,法无定法。
理法通透,那还有家?……入“道”了……也就“万法归宗”了。
所以形、神兼备是练拳、养生之本。
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阴阳动静功夫、丹田知己功夫、形体知人功夫等为“太极图”所示之功夫。
其指导思想是:崇尚自然、无为自化、清净自正、阴阳互补、此乃道家玄门修行、修真之术……
精练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练虚还道是道家内家拳的阶梯,也叫功夫层次。
基础训练是以内外兼修为手段;外修肢体形(外三合)、内修精气神(内三合)。其过程为:
1、精练化气;称“易骨”正肢体筋骨,骨质坚硬,出“明劲”故能固灵根以下代上动转自如。
2、练气化神;称“易筋”使五脏六腑内劲充盈而透肢里。出“暗劲”故能劲力充沛。
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生理机能等得到提高。
3、练神化虚;称“易神”感觉身识应对加强,遇物自化,出“化劲”故反应敏捷。
丹田正气充足故能攻防自如、百病不入、去病养生、延年益寿。
4、练虚还道;“得道成仙”超凡脱俗,于世无争,清静自正、反璞归真。称“胎系” 也是“万法归一”。
内家拳基本功至关重要。初练时很容易,也很难。
容易的是拳术形式简单而不复杂,招式、动作一看就知道;
都是平常所运用的形体式子,招式、动作入于规矩之中,如持之以恒,功能自成。
各形式子的应用无不合道。以别人观看一动一静的运用,有奥妙不测之神气。
而自己还不知自己善于拳术,因动作运用都是平常之理,无强人所难的式子,所以练时极容易。
难者是练者嫌拳式简单又不好看,肢体形感觉与拳意要求难以协调;
进入功态后万念俱起,导致自身的心性无法控制,以致于半途而废者常有。
或嫌道理平常,无奇妙之处。因此,终身练习而不能得内家拳综合之道理,以至于认识决定行为。
人生的自然规则就是委曲求全、以曲求伸、以退求进、欲取先予、欲擒故纵、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欲多取少、守道执一。
如果刚入门就嫌拳式动作简单或心浮气燥、怕苦怕累、自以为是,只汲汲于自己的认识;
不去深入了解内家拳之真缔,不持之以恒的用心练习,何时能出功夫,何谈挑战自我,追求精神的超越。
“贪多嚼不烂,少为一招精”;一招若精就等于得到“道”的“一”了。
因其指导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浅入深、从简到繁、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通过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过程。明理至关重要,凡是寻求真理的人则真理便永远与他同在;
凡是坚持错误的人则错误便与他形影不离。得失成败关键在于人本身的认识与选择;
天道无亲,必与善人”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