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讲究“落地生根”.这其实也是一种比喻,也就是练拳要注重脚下的稳定。太极拳拳论中讲:“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深渊。”这也是一种比喻.是讲步法的轻灵。要做到“迈步如猫行”.得做到两点:第一要轻,第二要沉稳。所谓沉稳.就是扎实.也就是脚下要有根。如果脚下没有根.那就是漂浮,也就不会有步法轻灵了;如果脚下过于滞重,也是做不到”迈步如猫行”的。所以,我们要求练拳要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落步重如泰山”。这就要求在步法转换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后.再去转动脚掌的位置、角度来调整身形上的不协调。这也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做到轻灵稳健.就必须在步型、步法上下功夫,一定要规范标准,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步宽。在转脚时,还要做到角度准确。另外,还要练好基本功.也就是腰腿功夫。如果腰腿不好.也是做不到步法轻灵稳健的。
除了起式以外,行拳当中基本都是一只脚在工作,不是左脚就是右脚,只要有一只脚在地面扶着(不能使劲踩)剩下全身都要撒开,哪都不能用劲了。肢体撒成四张弓,加上支撑脚,一共五张弓就对了,既然是弓,就不能用劲,用劲就失去弹簧力了,手臂的两张弓永远都不能用劲,不论平弧、立圆弧、椭圆弧都是捧劲,不能用拙力的。另一个技巧就是,只要有了一只脚做轻扶,会阴百会一定对齐,这是关键,他是看不见的主要中心,全凭他指挥呢(无形指挥有形),所有定式发力点都要想脚心、命门、肩井三个弹簧点,剩下的要全部撒开,各自形成弓就行了,甚至感觉没有了才好呢!你的全身就空了,瞬间产生弹簧劲了,而不是你的拙力了。记住,所有的定式都要走这个神力,一定不要有杂念,想着一只脚轻扶地面,想命门处,肩井穴三处,在想一下看不见的中轴百会和会阴(三合一)就可以了,他们就能形成一个点状,把你的全身放到对方(空气)身上去,就这么神奇,这是意念产生的效应。做一个定式,找找感觉,所有动作都要贴着后背走,必须松开后背那张皮,才能合上内劲。“松后背,合肩井”是一对孪生。!!!
太极拳的动作愈缓和,呼吸愈深长。能使肺脏吸养量增大,横隔膜升降量深长。随着拳艺娴熟、呼吸畅顺,而渐渐能体会气存丹田,上体轻灵,下体稳重,而气
海产生温热的感觉。此温热的效应,即中气归丹田之养气的气,此气经循循善养,逐渐充
沛,腹实体轻,则内劲之基础俱备矣。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4-2-25 13:50 编辑
秦淮河 发表于 2012-9-3 14:0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先天的力量是生来本有,劲道却是经长期培养练出的。先天力量虽然经过刻意锻炼,仍是一种横力的表现,将随年老而力衰。劲道
却是经长期培养而渐入佳境,常见耄耋老瘦,弱不禁风,其内劲浑厚,发人于无形之间。功夫练出来之内劲,有如炼铁成钢。是以内
劲之培养,须由松柔、养气入手,外以练形,内以养气:养气呼吸自然,气归丹田,日渐充实,而富有弹性。体会至此,宜加功夫,
一动则气行四肢,静则气归丹田,经此日久锻炼培养丹田中气,日益充实,进而敛入脊骨,注于腰间。如何敛入脊骨,是将气下沉,
从两肩收于脊骨,再注于腰间。惟须注意,是以意行而自然,切勿妄运,致生弊病。
应用时,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发于脊骨,形于手指;成一股整劲。此乃太极拳柔中带刚之真内劲也。
凡横力练出者,于松散无意时,则劲不存在,突然受袭,必受伤害。而内劲浑厚者,有如皮球满气,触之自然反弹,其气自然充满全
身,无丝毫之间断,虽受击不致受伤。横力练出者,每被击之处多以力顶,故易致伤也。
太极拳技高者,多为粘巧之劲。又灵又捷,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前无劲,即中之后无劲,惟中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
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
练功神为先,内拔是关键,百会一条线,常把会阴牵,小腹一回收,涌泉.会阴提腰间。
开胸含胸相结合,下颌回收肩井垂,百会上领,拔脊柱(各个关节),脊柱松,骨(全身)已空。身内气柱转不停。
命门气内旋向上找意元体顶百会,同时虚空浓浓混元气由百会合回命门,命门气内旋向下找涌泉,同时涌泉回收,地下混元气合回命门。
尾闾下垂收小腹提会阴,百会,意元体 、喉头,混元窍,命门,会阴、涌泉,合成上通天,下通地的气柱,气柱往外一开,与天地相合,与宇宙相融为一体,心包太虚,心包宇宙,在这个心包太虚的大气人中,时时观想这个大气人,就是开,时时罩一下自己,就是合。
顾盼在上下相随、左右折叠、前进后退间,顾盼在每一动的转换间,顾盼在每一式的变化间,顾盼在动静之间,顾盼在劲断意连间。
太极拳强调“意为先”和“意到手到”。意是设想,以虚实之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在化劲中深不可测,变化万千,修为未达到一定层次难以体会。
步法练得好叫“上步不见步”,“步步不断劲”,“虚步是腿法,实脚犹生根”,轻灵自然,迈步犹如定步一样,周身相随,拳脚都能随步法的调动发的出劲!
实腿线上找,会阴通云霄;
练拳一定要心形一致的去练每一个动作,动作是想出来的,关键还要用谁统帅,领头的一定是心,绝不能是肢体先动。肢体永远是随的感念,而不能主动抢先。特别是在连接处,先动哪里很关键,一定从脚下起,然后转胯松后背,这些都要一体的才行。所有的动作都要先从后往前合气成圆的状态,你才能始终保持一个球体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