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17 04:52:01

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自可以练来不加思索,心空自然,体内生理机能,就自然发动。
第二要手空——两手心空松,太极拳出手姿势,无论阴手阳手,必要像挟有一个皮球在手中一样,手指亦需在动,手必须要空。
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
第四要胸空。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松空是练太极拳到了无形无象的高级阶段!
胸部能松空,才能做到胸中运化.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2 04:23:27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内三合外三合的六合归一、缠丝劲、抽丝劲等等。讲究抬腿不过膝,不像现代太极拳抬腿那么高,给人以美感。传统太极拳特讲究意念,上下随,内外合,六合归一;讲究整劲。要求以脚催腰、腰催手;脚到手到;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等等。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3 17:13:17

太极拳行拳时使靠须直身,够不着就上步;肩只可随手臂的螺旋缠绕原地向前旋而不要向前探,保持含胸,身子微沉;
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脚的中间。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三点维护稳定架势。
夹角一定保持90度。为什么?因为,人与地面成90度夹角,所以,人站得稳。
如果有虚实之分,则夹角的角度跟着变化。
实的部位则度数大一点,根据虚实的变化情况而定。这就是运动力学的基础。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7 12:06:48

松沉劲在表演方面的体现:
可以给人以沉稳、踏实的感觉,更可以让人感觉到气势既充足又内敛;
行拳者的身体既松柔无骨又劲力内含。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7 12:12:24

行拳时没有松沉劲的人的体现在:
要么松得很烂、软手软脚、形散意懒;要么绷着劲,劲力外现、棱角分明。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7 13:28:55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就是多用思想少用力,少用力就是轻,轻是松的前因,是向松必经的桥梁。假设肩以下手的重量为3斤,则需要的只是大于3斤的最小的力推动手来运动,推动身体,推动脚的力量道理相同。学太极拳就须耐心细致地去探求用最小的力量来练拳。用意的内容很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像这里说的按要领练拳就是练体时用意的内容。学太极拳主要靠运用想象力。此外懂得一招一式的用法,有助于练拳时姿势的正确,不仅仅在于技击。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7 17:11:38

太极拳运动如同一个旋转的球体,四面八方都会产生离心之力。也就是前面说的八种不同的劲力。但这种内涵之力不碰不转,是借力而转,如同火药不遇明火不燃爆,如同水液不倾不流,不满不溢。非自身有出头或退缩之意。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8 13:32:22

太极拳行拳中旋转时要以实腿脚跟为轴,做到提顶、长腰、坐跨。两跨、两膝、两踝相合旋转,这样练才能筋骨放大、伸长、“劲”循环不断,转换才能轻灵,才能虚实分明。因此,“川字步”的训练是基础功的重点。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8 17:12:28

      太极拳行拳中的“偏沉则随”是沉劲只能沉到一只脚下,不能两脚同时下沉;即 所谓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放松的主要也就是实腿侧的“软肋”,而虚腿侧则可以不管,实腿一沉、虚腿自然上浮,虚实自然分清,身体自然转动灵活;这就是“偏沉则随”的真正含义 。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28 17:15:58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2-28 17:17 编辑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2-17 04:52
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自可以练来不加思索,心空自然,体内生理机 ...胸空但是需要实腹!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