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1 10:58:45

太极拳的进退须有转换---是说明不能直进直退的意恩。例如“搂膝拗步”的进,必须兼带左顾右盼的姿势。“倒撵猴”的退,也是 一样要向左右转换。其它一切进退的动作,都是如此;因为转换便是以退为进,不是真退,真退就是败了。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5 17:54:40

太极凤凰 发表于 2012-8-18 00:46


{:soso_e183:}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5 17:55:50

松是通行证,松是敲门砖。
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太极凤凰 发表于 2014-2-5 22:00:34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5 17:55
松是通行证,松是敲门砖。
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说的非常好!{:soso_e179:}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6 06:44:48

太极凤凰 发表于 2014-2-5 22:00
说的非常好!

{:soso_e181:}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7 09:36:01

在太极拳修炼中是先有定而后有中;以定求中是太极拳道求中的法则之一。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10 14:23:23

太极凤凰 发表于 2012-8-18 00:46


练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且在动中亦能静。练拳必求心静,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合。运动先求松静;松则灵,灵可气血畅通;静则凝,凝才发劲完整。故松静是练拳之要诀,习武之道无他,求其专心而已。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11 10:50:27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17 20:58
享受慢运动,巧调节身心。经常打打太极拳可使内心紧张忧虑的情绪渐渐远去,随着刚柔相济的一招一式,让心灵 ...

太极拳, 就是运用阴阳辩证之理,建立周身一家的运动体系,实现攻防技击和健身、养性之目的。“太极”对于我们理解和感悟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起着指导性作用,不仅使身体“小宇宙”气血贯通,形成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规律,并且使人的精神世界与修养层次也提升至“道”的境界。“太极”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说到底就是“平衡”二字。行拳之时,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分,做到思虑全无,心中空空洞洞,人拳两忘。是这个样子吗?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12 16:27:14

心里先有,以心领意啊,里面不动,外边不发的。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13 16:41:29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17 20:58
享受慢运动,巧调节身心。经常打打太极拳可使内心紧张忧虑的情绪渐渐远去,随着刚柔相济的一招一式,让心灵 ...

太极拳的形、意、用。
    形:含胸拨背、沉肩坠肘,两臂呈圆弧,虚腋,头悬腰松,脚踏浮萍,前后虚实要分清,松脱脱的手臂仿佛被人牵着手指而拎起,命门穴后凸,尾闾往前卷曲,腰须后撑。
  意:如石投水,由点而圆,匀而散开,绝非朝着一个方向。从身体的中脉,意识主导内劲向外松散,逐渐变大,无边无际。
  如饱满之气球,每遇外力,吞而散之,聚而吐之,冲而不破,混然一体。
  如水与舟,静时若水之涨力,动时似流水托舟,或舟行于波浪之上。
    用:实际运用时,掤、捋虽然表现在两臂,但意念却在全身,周体遍布饱满的弹性。与对方接触时,须挫开接触之顶点,从侧拿(控制)住对方劲源(亦可为中心或重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