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1 13:41:06

练拳时不要刻意呼吸,不要大呼大吸;
开始练拳要像夜行贼、捕食猫一样屏住呼吸,能如此小心,心也就静下来了。
然后随着练拳打开了,要在拳里找呼吸,找着的呼吸是很灵活的;
比逆呼吸要精细,身体更能受用。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2 16:46:48

太极拳身法实际上将手法、步法、眼法、心法包括其中;
是对人的意识、对身体各部位如何运动的规范;
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一举一动,无时无刻,无不恰合法度,身法不可散。
因此,“身法”是检验太极拳是否正确的标准,是太极拳走架的灵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3 16:44:07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8-28 17:02
太极拳“合”的要点:
    “合”就是太极拳练就的全身劲路的协调统一。
合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


在练拳的走架中,下半身力量沉到脚跟,上半身以脊椎为支撑力量上领,也就是虚领顶颈;
上下形成对拉劲;


全身肌肉自然下沉,整个拳架就会舒展、大方、圆活,不僵滞,肢体不卷曲。

栀子花 发表于 2016-1-4 10:09:40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1 13:41
练拳时不要刻意呼吸,不要大呼大吸;
开始练拳要像夜行贼、捕食猫一样屏住呼吸,能如此小心,心也就静下来 ...

开始练拳要像夜行贼、捕食猫一样屏住呼吸,能如此小心,心也就静下来了。
师父的这种方法真好,对初学者来说,师父的引导太重要了,谢谢师父,好好学习!

栀子花 发表于 2016-1-4 10:26:36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3 16:44
在练拳的走架中,下半身力量沉到脚跟,上半身以脊椎为支撑力量上领,也就是虚领顶颈;
上下形成对拉劲; ...

下半身力量沉到脚跟,上半身以脊椎为支撑力量上领
我下半身的力量还沉不到脚底,所以出现小腿酸的现像,看了师父拳理就会明白问题出哪了,谢谢师父。

栀子花 发表于 2016-1-4 10:34:55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2-31 16:11
太极拳练拳时神为先,内拔是关键;百会一条线,常把会阴牵,小腹一回收,涌泉.会阴提腰间。开胸含胸相结 ...

要练到这种程度应该才算是真正进入太极拳的门了,看了这个拳理就明白师父说的打拳是种享受了。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4 16:18:22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9-1 15:56
看看如何才能练出太极拳的球体感!
  
  1、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太极拳的脊柱运动有三种方式:上下拉伸;左右转动和前后张弛。脊柱的“上下拉伸”使人体脊柱的S曲线得到适当调直,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突臀的毛病,做到身法中正。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动力源,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    脊柱的“前后张弛”是说脊柱如同弓背,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蓄势时脊柱随着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 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驰,称为“吐身”。    行拳时脊柱随着拳势开合变化和拳势呼吸呈现出节律性的张弛,这是形成太极拳开合鼓荡的动力源。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5 09:38:49

栀子花 发表于 2016-1-4 10:26
下半身力量沉到脚跟,上半身以脊椎为支撑力量上领
我下半身的力量还沉不到脚底,所以出现小腿酸的现像, ...

太极拳的转腰拧胯,以腰为轴,实际是在发劲前,如同把身体卷成紧紧的发条;
“胸腰折叠”就是这卷法条的过程。

欲左先右,欲右先左,通过胸与腰的夹角为摆动留出空间,发之于脚的力;
通过腿到达胸腰把摆动重量放大,放松的身体在能量经过的途径节节加力,犹如浪起浪落。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6 13:37:32

练太极拳应该知道的方法与步骤;
1、凡是前进的动作,脚跟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凡是后退的动作,脚掌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
2,凡是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
3,凡是收掌的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担又不要软化、飘浮;凡是手掌前推的动作,除注意沉肩垂肘外,同时手腕要微向下榻,但不可弯得太死。
4,凡是小臂外旋时,注意小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外拧劲;小臂内旋时,注意母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里裹劲。
5,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帮助气的下沉。
6,凡是起的、开的、曲的、蓄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吸气;凡是落的、合的、伸的、发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呼气。
7,每一动作,先用意识引导内部运动,外形随之而动。
8,每一动作,都要做到:意到、气到、劲到、神到、形到,寄意,气,劲、神、形五合一的整体运动。
9,一定要体现出刚柔相济的变化和连绵不断的完整。
10,拳势呼吸,间单的说,就是在定势是把气呼室外,接下来自然转入吸气,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
11,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动作都须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要把松,静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
12,太极拳是练内功的,要有铁杠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思想,必须天天演练,苦心琢磨,才能达到更大的养生保健效果。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7 13:54:00

栀子花 发表于 2015-12-30 19:49
向往这种感觉!

多数行拳有通病,注重结果没过程。技巧都在过程中,一带而过可不行。虚实转换有说道,稍有疏忽气断了。断气只能手来做,养成后患天天错。本来脚下连百会,二气对拉连一体。就因你粗心大意,忽视过度定式急。真功假功看过程,转弯交接看真功。每式都有换气口,产生螺旋出内容。太极原本就两式,虚实开合妙趣生。你只想套路定式,其中奥妙都忽视。如能虚实下工夫,每天找一个也成。天天都按错的练,一混就是又一年。虚实都是渐渐转,渐渐当中生螺旋。忘掉肢体品内里,内容丰富让人喜。都在肩胯缠绕中,带动四肢内里动。这个习惯一养成,再也不想肢体动。肩咬胯来胯吻肩,拎着四肢五弓现。脚胯后背五弓穿,原来太极玩躯干。躯干调动整体行,弹抖发力尾闾中。只要守住中轴线,式式连接都能转。一代而过不可取,细节决定太极体。行家看你过度式,含金量全在此时。细节之中定成败,真假功夫一目然。静下心来细琢磨,每天练功别白过。一天一点小收获,积攒起来了不得。多数都在这上错,虚实不清零断多。太极本身一体动,过度产生整气合。开合当中要琢磨,着急定式就错过。式子当中有规律,细心观察有真谛。只要气稳渐渐行,无意之中见真功。脚胯后背松肢体,就能听到自身音。细心品味找感觉,自身毛病先解决。明理明法再明身,去粗取精练出神。想要成功自身找,别这也求到处跑。太极最忌心浮躁,心平气和出真招。每天都找自身病,没有虚实白练功。太极就是俩动作,虚实开合阴阳说。最终就是一句话,成败细节决定他。
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