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0: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需要脱肩团胛;
练肩轴,要用肩胛骨。
脱开肩骨,要先松开肩骨。
肩轴有弹性;
肩轴灵活是关键;
沉得是肘;
活得是肩。
肩轴三百六十,旋转快;
说明活,筋腱开合力强。
若要手臂绵沉;
别跟肩轴较劲;
放松肩轴;
别使劲压肩;
而是往后面找;
找谁?肩胛骨。
团胛,立身中正;
身法团抱;
前合后开;
开合肩胛。
肩胛催肱骨;
肩轴就开了。
垂直的,直接下拉肩,是大忌!
非但没劲,肺还憋坏了;
也不出功。
正确的是:
放松肩关节,肩胛打开;
斜下方四十五度;
拉抻肱骨,松臂沉肘。
肩轴灵活了;
窍内空间大;
随便一抡胳膊;
就好大劲;
有自重,更松沉,还能弹抖。
肩轴打开,手臂自由;
这时再松,能出沉劲。
肩开似闸口;
松臂如通道。
将全身之力;
集中于一点释放;
有大力量。
最大整力;
释放到一点上;
产生的压强;
就可观了;
能出重手。
脱肩团胛;
能练松沉劲。
一搭手;
肌肉没启动,松的;
整条手臂特别的沉;
这就对了。
手臂依然沉着;
肌肉还能速弹;
这又练对了。
随着岁月,拳也会逐渐沉淀。
练功力,长智慧;
懂技巧,攒经验。
知己心,知天地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5: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常用术语:
1、何谓“虚灵顶劲”?
答:练拳时,头容正直、不俯不仰、不左右歪斜。
颏(下巴)微内收;
犹如头上顶着一满碗水或者有绳子提着;
亦称“顶头悬”;
此势对全身的中正安舒有提挈作用;
亦显精神振作而稳健含蓄。
但注意,顶劲要自然;
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
用力项僵,气血不能流通。
2、何谓“沉肩坠肘”?
答:肩为上肢首要环节,要松沉灵活。
不可耸起,亦不可后张或前扣。
耸肩则气不易下沉,动作不稳;
肘要下垂,自然弯曲;
不可僵直;
肘悬则气不能沉;
肘僵则气不能通;
上肢不柔。
手臂下落时;
必以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
沉肩坠肘;
亦不可用意过分,反致紧张。
上臂不可紧靠身体;
腋下要虚,“肘不贴肋”;
以保持灵活。
3、何谓“含胸拔背”?
答:胸部要舒松自然,不要挺;
也不要显然内收;
有人“含胸”;
将两肩前裹,胸部缩回,这叫凹胸;
会练成驼背的。
简单地说:
含胸就是不挺胸;
无后仰之忌;
利于气沉丹田。
拔背:背要舒展;
拔背不是提背;
更不是弓背。
拔者,放松拔长也;
脊椎骨在背部;
乃上体之中枢;
背松则气顺,体态中正。
所谓“气贴于背”;
“力由脊发”也。
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4、何谓“气沉丹田”?
答:气者,内气也。
丹田者,脐下三寸;
乃小腹部。
丹田为人体之重心;
中气之枢纽。
所谓“气沉丹田”;
即以丹田为中气运行之根基;
无论何时,得保持重心的稳定;
含胸拔背而勿使俯仰;
沉肩坠肘而勿使漂浮;
主宰于腰而勿使散乱;
虚实分明而勿使僵滞;
皆有气沉丹田之意。
只要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动作以腰为轴,虚实分明;
自会有“气沉丹田”之效。
不必故意鼓肚或凹腹。
气非呼吸之气;
故不以呼吸之进出而论气沉丹田。
5、何谓“尾闾中正”?
答:尾闾,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
尾闾中正,要求上体正直;
不可歪斜,更忌扭曲;
凡转身处;
腰、胯、肩同时转动。
6、何谓“敛臀”?
答:敛,收拢也。
臀部不可突出或左右摇摆;
有人易犯撅屁股的毛病;
或弯腰或突臀;
或挺胸撅臀都不正确。
要使臀部如正身坐凳一样;
自然而然。
敛臀与尾闾中正是一致的;
皆利于气沉丹田。
7、腰的作用和要求若何?
答:腰为全身之主宰。
命意源头在腰隙;
刻刻留心在腰间;
“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有不得机势处;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故松腰为练拳之关键要领;
能松腰才能气沉丹田;
能松腰才能灵活稳健。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虚实变幻;
皆应由腰转动;
只有以腰为轴;
动作才能做到上下相随;
也利于对内脏的自我按摩,增强生机。
太极拳四肢的动作;
实则是腰腹的动作;
非如此,断不能达到轻灵沉着而锻炼全身之效。
8、何谓撑裆,裹裆,吊裆?
顺项贯顶两膀松;
束肋下气把裆撑。
裆即胯下二便门之间的会阴部位。
裆易圆而虚。
撑裆,两胯撑开,不可夹住;
裆自然能圆。
裹裆,两膝内向里扣,犹骑马势。
裹裆不是夹裆;
与撑裆并不矛盾。
吊裆,不是往下吊;
而是往上提;
如忍便状;
勿使丹田之气外溢。
9、对膝的要求若何?
膝要放松,自然柔和;
以利于气血运行。
抬腿伸足;
皆以大腿肌肉带动小腿;
膝关节自然随之转动。
切不可着力于膝;
太极拳本可治愈关节炎;
若不得要领反使关节僵硬;
气滞于膝,以至肿胀。
如果提膝时把力量集中于膝尖;
乃火上泼油,害处极大。
拳势高低与膝关节的负担关系极大;
应按体质适当调整。
但无论架子高低;
弓腿之膝部不可超过足尖;
否则膝部过分紧张;
亦失之灵活稳健。
10、对足的要求若何?
足为一身之根;
要求平实踏地,稳固不摇。
迈步时不可全脚掌同时起落。
上步先落脚跟;
退步先落脚尖;
然后缓缓踏平;
抬足一拳为宜;
不可过高。
前足方向要正;
后足成45度至60度。
尤需注意两足之左右距离
要保持最少一拳宽;
不能在前后一条线上;
否则失之稳健。
11、对眼、耳、口的要求若何?
眼法相当重要;
眼寓神,不可怒目而视;
亦不可朦胧似睡。
闭眼练拳为图静,有失精神;
以眼领手;
目光稍远些;
兼顾上下左右;
眼应平视,不可俯首看足。

耳有连通全身之穴位;
且对练拳情绪有影响;
宜静听身后左右;
不要着意于刺激声音。
口宜微闭,齿宜轻合;
舌轻抵下腭;
但有清津分泌;
千万勿吐,应随时咽下。
12.对手和腕有何要求?
手掌不可硬直,亦不可弯曲;
微成凹形即可;
虎口不可太开;
四肢似离未离;
若气不能下沉;
手指有抖动现象;
可暂将五指紧靠。

腕宜松活,但切记塌软;
如起势时,不能垂手。
其他动作也不能像舞蹈那样摇腕。
要把掌根下沉;
指节微翘;
这样才能由腕将内劲贯至掌与手指。
此所谓“坐腕舒指”。
13、握拳怎么要求?
握拳以拇指压中食指;
拇指与食指形成的圈叫拳眼。
握拳不可太紧,也不可太虚。
动作要注意拳眼方向的变化。
14、 什么叫“一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
指的是身躯、两臂、两腿好像五张弓。
身躯以腰为弓把;
背部肌肉略呈弧形;
但不是故意弓;
只要做到含胸拔背;
垂肩坠肘,就办到了。
臂以肘为弓把;
腿以膝为弓把。
这就是说:
四肢任何时候都不能笔直;
以保持必要的弹性;
并使内气畅通。
这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重要区别之一。
15、不法如何做到虚实分明?
体重移于左脚时;
则左脚为实,右脚为虚;
反之,则右实左虚。
实不是僵,不能用力过分;
虚不是空,应存有伸缩变化之余意。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16、如何做到“迈步似猫行”?
若由左弓步变为右弓步时;
先以腰胯左转;
左脚尖外撇踏实;
再以右脚跟离地;
靠前脚掌的蹬力;
将重心逐渐交给左腿,慢慢收回。
左腿应以弯曲状态保持身体高度不变;
待右腿前伸,脚跟落地后;
再边转腰(向右);
边靠左脚的蹬力将重心逐渐交给右腿;
右脚尖同时落地踏实,成右弓步;
此间身体高度也不能发生变化。
这样做,必然显得轻灵稳健;
然而活动量并不小;
因为相当一段时间是单腿弯曲支撑身体。
即使练外家拳稍有功底者;
开始亦觉腿劲不易适应。
单腿支撑的时间间隔可短一些;
但仍应按以上要领进行,方可增强功效。
17、何为“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
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三合:
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此为身法之重要部分。
所谓合者;
大部分情况下,手足、肘膝、肩胯上下对应;
近乎垂直;
然而主要在于动作的协调配合。
所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5: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
需要舍弃末节;
追求根本。
忘掉技巧,回归功力。
技巧很重要;
功力更重要。
功力是根基;
技巧是升华。
没根基,如何升华。
太极拳根基?
内动功法;
内劲是逐本。
内动产生内劲;
内牵动外;
形成缠丝;
拳的层次就出来了。
肚子里有个弹簧;
丹田蹦,层层扩;
圈套圈,劲缠劲。
胸腰折叠;
腹腔自旋;
吊丹开肋;
这些内功要掌握;
配合外结构;
行出一套好拳法。
形意拳者:
喜身法,好崩拳;
功劲狂野;
胸腰折叠;
无分形意、太极;
身上缜密;
气质正统;
有一股特殊的镇定。
一个小折叠;
突然合胸开背;
一拳崩出;
脊柱发力;
这个劲非常大;
脊柱活开了;
内压突然一整;
伴随发声;
或嗯或哼,以助内力。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3: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需要竖脊之旋。
盘练时肉僵硬;
血不流,气不通;
人就出问题了。
人要有弹性;
弹性代表年轻。
气就是能。
动靠能,静也靠能;
吃喝睡觉,都是补充能。
内功,开发内部的能。
功能,有功才有能。
人就是张图;
图里有纵横。
拳感很重要;
外松内密;
牵拉酸爽。
没胯不成螺旋;
丹田一动,内腔一旋;
跟着就换胯。
二髋一换;
盆腔走个小弧儿;
这是中盘螺旋法门。
人在原地,随便转腰;
这是没用的;
误差太大,散了。
找到脚掌找一个点;
大脚趾横线;
与中脚趾竖线;
十字交汇处;
用这个点,把劲撑起来。
劲与脊柱连通;
从头到脚;
有一条力线,叫中线;
用内动与调髋功法;
拧这条线。
兜劲,合这条线;
裹劲也合这条线。
人字线;
一腿一条;
通着脊柱;
由胯调换;
又称换杠。
中线即是力线;
没具体形状,但有体感。
你顶本书,坚持中正;
把控好前后;
涌泉踏地,不要死力;
反作用力起来了;
接上即可。
整体螺旋;
或摘星,或拜月,或观空;
都是在开发脊柱。
打坐的人,也要校正中轴。
脊柱劲不折;
不窝堆,要正,求中;
练出这根中线;
由下到上的酸爽。
这种激发;
有些小刺激;
内旋换胯;
围绕中线;
就可以盘架子了。
盘的意思;
围绕中轴旋转。
好比,练独立桩;
一条腿站桩;
中正挺拔;
支撑腿膝盖微屈;
不许蹲太低;
避免压迫膝盖。
抬起一条腿;
端平,勾脚尖。
头领起来,脖子直;
脊柱竖,腰力拔;
在这种结构中;
体会那条中线。
从上到下;
感觉有条小线儿;
很酸爽,刺激到了;
心里记住它。
然后换腿站,再找。
双脚站,再找。
动起来,还找。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3: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吊丹开肋,目的有三。
第一,内动弹簧力。
第二,内压整合力。
第三,激发脊柱力线。
拳不离地,接地起劲;
上下暗抻,力线出现;
内动激发。
换个角度,提枕骨;
抻抻后脖筋。
精神一提;
内部牵拉形成;
是这么个劲。
力线,不是憋粗于外;
而是细韧酸爽于内。
这就是:
一根线儿,牵拉环绕。
两条鱼儿,腹中游戏。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太极拳应该盘练的基本功:
关键点是太极拳肩臂功;腰功;腿功。
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
①垂手开立步站立;
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
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
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
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
上耸下沉轻松自然均匀。
2、开肩合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
③恢复原状;
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
⑤恢复原状。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
要求:头容正直;
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
前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
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
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
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
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  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
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 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
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
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
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
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要求:动作幅度尽可能大,双脚不能移动。
3、扭腰:
①双手叉腰,开步站立;
②向左(右)扭腰,同时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直;
③向右(左)扭腰,同时重心移回右(左)侧,右(左)膝略屈曲坐实,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动作②③反复轮换做。
④还原。
要求:双脚基本不动。
三;  腿功:
1、压腿:
正压:①面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并步站立;
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向上跷,双手10指交组,按在膝盖上;
③上身前俯下压,然后恢复上体直立,前俯下压与直体反复运动;
④还原休息。双腿轮换锻炼(图3-31)。
侧压:①侧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
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将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上跷,近肋木内侧之臂垂于裆前,外侧之臂屈肘上举,手心朝上;
③上体侧屈下压,用上举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压腿的脚尖,然后还原。双腿轮换练习。
要求:①双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压腿的脚尖向上跷;③压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仆步压:
①左(或右)仆步下蹲,双手按于大腿近膝端。
②重心下落,平铺腿压直,然后重心略上提,再下压;如果反复数次以后,换成另一侧的仆步,同样反复做动作②③后起立。
要求:①仆步步型要正确,上体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体不要前俯;③平铺腿要伸直,脚掌缘不可外翻,下蹲腿脚跟应着地站实。
2、耗腿:
一腿直立,将另一腿抬高搁在体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体上),静置数分钟,双腿轮换。
要求:双腿不可屈膝、上体自然正直。
3、扳腿:
前俯扳脚:
①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脚尖上跷,脚跟着地,双手扳住右(左)脚前掌;
②双臂屈肘,上体前俯,尽量贴靠向右膝盖,然后还原。
要求:①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体尽量前探;②初练时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独立抱腿:
①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上提;
②左(右)手抱住小腿的下端,右(左)腿向上抽提,大腿紧贴胸部,然后立正还原,双腿轮换练习(图3-32)。
要求:挺胸、直背,支撑腿挺膝伸直,上提腿应尽量提高。
4、前控腿:
①右(左)手扶持肋木(或桌、靠背椅等),侧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提平;
②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平,脚尖绷直或上跷。控制左(右)腿在平伸的状态,直立一段时间(数分钟),轮换另一侧(图3-33)。
要求:①挺胸、直背,双腿伸直。②前控腿前伸时要缓缓伸出。
5、踢腿:
前踢:①双手侧平举或叉腰;
②一腿支撑,另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眉间踢起;
③前踢腿下地后, (前进一步)即支撑体重,另一腿如前法踢起。双腿交替前踢,一直向前进步,走一段以后可以向后转身继续练习(图3-34)。
要求:①挺胸、直背、平肩、收胯,双腿挺膝伸直;②前踢腿用力在脚,支撑腿脚趾抓地。
斜踢:①双手侧平举或叉腰;
②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异侧的耳际踢起。下地后,即成支撑腿,另一腿又如前法斜踢。
要求:同前踢。
弹踢:①双手握拳于腰或叉腰;
②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大腿提平,然后放松膝关节,小腿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平,脚尖朝前。
要求:①挺胸直背;②弹踢有力、迅速。
外摆腿:①双手侧平举;
②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异侧踢起,经面部向同侧外摆落下。双腿轮换。
注意:腰腿的基本功;一定要因人而异;
切记不可生搬硬套。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1: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盘练太极拳的要诀:
一、 拳法概要 :
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神送平视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耳向后听心贴背,舌尖轻挑颚齿间。
胸微含、肩里卷,屈臂泛臀裆开圆。
裆莫扭,亦莫涮,背丝扣形循环缠。
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
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
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
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
腰如车轮左右转,虚实分明互相连。
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脚尖。
内掌踏地偏重,大二足趾领先。
宁进不退,下在上先。
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
无处不太极,缠丝劲当粘。
心意、气力、筋骨,手足、肘膝、胯肩;
内外六合分明,上下周身关联。
运行结合呼吸,不丢不顶徐延。
静如山岳动如电,蓄若开弓发若箭。
捕鼠猫形搏兔鹘,聚精会神莫稍偏。
刚而不僵轻非浮,五阴五阳虚灵现。
着熟懂劲循序进,黏粘神明自通玄。
谦虚谨慎重武德,急躁狂妄门外汉。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1: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浅析解读:
1;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
脑子里什么也不牵挂,
思想沉静下来。
脐以上不准有气;
气下沉至丹田;
(丹田在脐下二、三寸之间;
个人的中指中节叫寸)。
初学时知道把气沉下就行;
不能斤斤拘泥。
否则,易于顾此失彼,挂一漏千。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身躯当笔直;
不得佝偻、凸胸、左倾右斜;
头应端正;
不得俯、仰、摇、扭。
3;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前后顶是指头部的前囟和后囱。
思想上体会这两处微微碰起就行;
不能僵颈硬往上顶;
颏须稍收敛;
两眼直向前方平视;
前后顶也就不易丢失。
低头便失前顶;
容易精神不振,晕头转向;
仰头便失后顶;
容易呼吸紧张,横气填胸。
4;神送对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神,指眼神。
就是说手向左右内外上下运行时;
须以眼神瞟送前边或上边的手;
不得摆头晃脑或抬头去看手。
眼神也是全部精神所贯注;
须知收敛、收视之功。
呼吸深沉,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吐纳术”。
丹田:也叫气海。
呼吸皆须深沉;
发自和还原于丹田。
小腹应很自然的保持鼓荡
(不能受压秕塌);
呼吸就会随之自然了。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