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胯”在太极拳中的功能: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
是下肢三节之根;
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
胯在技击中作用很大。
腰与腿的灵活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
得机势应求腰胯。
胯可以调动上下肢;
是行气主要关卡;
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
既是体重的承担者;
又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一、先看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
弄明白胯与腰、腿、裆、臀、膝之间的关系。
所谓胯骨,也称髋骨;
它的上端紧接脊柱的骶骨;
下端与腿股骨相交;
是力量产生的源泉。
裆部指的是两胯之根中间部分;
臀部是坐骨与坐肌的组合部分;
两髋上托小腹部;
所谓腰部
是脊柱的合门穴与
腹部丹田穴平齐的一周;
是人体中心所在。
盘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合、撑圆、虚灵;
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
若要开裆;
胯根必须松开撑圆。
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
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
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
下蹲做势时上下肢必然呆滞;
对腰轴的旋转灵活影响很大;
影响爆发力的产生。
腰胯旋转是一致的;
转腰实质是转腰胯。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
必须做到松腰;
脊柱骨节相对松沉;
肋骨下的腹肌要放松;
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
这样进行运动时;
只须注意胯的旋转;
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里扣;
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
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
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
发力的关键就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
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胯转而避之。
裆内自有弹簧力;
灵机一动鸟难飞。
这里赞扬的裆劲;
实际是胯的旋转。
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
胯的旋转速度就能由慢
加快超越鸟飞之速。
把握好胯关节臀和髋
就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武器。
提肛是为了内气团聚;
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
使“气沉丹田”。
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
轻轻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
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
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
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
意境如坐在椅子上。
敛臀须与塌腰、松胯、相膝;
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
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
臀击是对付背后的敌方而用的;
使用时要移步进身;
将臀部贴紧对方小腹;
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
发短暂的寸劲;
使对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
如“闪通背”等等。
臀部也可乘势猛坐身后敌方的髋部或膝关节;
使之疼痛倒地;
用时应注意贴身猛转;
寸劲击发,力点要准;
速度要快,配合恰当;
切记发后即收;
保持内气团聚。
用好腿三节,全凭胯根转。
腿三节的逆缠丝是胯催膝、
膝促足,呼气并发劲。
腿三节的顺缠丝是胯带膝、
膝牵足,吸气并蓄势。
二、胯的单势练法
1.腰胯功的训练
①脚站立与肩宽同宽,全身放松;
松腰沉胯,胯根撑开而松沉;
膝微屈相住,两眼平视;
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双手上升于腹前;
两手背朝前,手心向身体;
肘尖向下;
两中指向对;
两手距离在胸部前成搂抱状。
③下肢不动;
两脚平实踏地;
以胯带腰先向左侧旋转;
双手姿势固定;
向左后方转到最大限度为止。
④下肢不变;
再以胯带腰;
从左侧反转回来;
向右侧后方旋转转到最大限度为止。
这样左右反复练习20遍。
2.开合胯功的盘练:
①立正姿势起势;
②上肢不变;
先提左腿松胯;
重心移在右腿上;
松胯,左胯旋转里合;
左脚尖领劲;
合后左脚尖点地成虚步。
然后,再松开左胯;
脚尖领劲外撇落地在右脚前约30厘米距离。
左右脚尖方向相反;
方向都朝外;
踩在同直线上。
③接上势:
重心放在左腿上;
松胯提右腿;
右脚尖领劲;
以胯带腰;
身体向左侧旋转里合;
右脚尖点地成虚步。
④接上势:
以胯带腰带腿;
脚尖领劲;
外撇旋转;
松胯落脚;
两脚距离约30厘米;
重心移到右腿之上;
两脚尖方向相反;
同踩条直线。
这样左右反复训练20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