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桃谷大仙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书序(七) (待续)

                             自序(二)           

     



        最后,我见到了人们通常叫做“太极功”的拳术。


        这个拳术,通过身体的下俯、上仰、弯屈、伸展,体现出意念的控制与脉络的导引,不仅动作上很简单,而且极其容易学习,具体说来,就是肢体上的柔软运动带来的是体力的节省。事实上,由于我练习太极拳术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头,各种的疾病就几乎全部不再复发,而长期的练习以后,我更加觉得,太极拳对于健身的效果几乎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太极拳每个着式的运动,都有独特的节拍与规律可以遵循,更奇特的是,前后每个着式的联系,几乎就是天然形成的一气呵成。呼吸与动作的关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得气、血、筋、骸等各个方面,全部有机运动起来,通过具体的动作,完整体现出了古代传统引导术的精髓所在。它在动作上的刚、柔、进、退、阴、阳、虚、实,的确又合乎《周易》中关于太极学说的理论。同时,太极拳在对敌的时候,往往是因势利导,应机而发,与庖丁解牛的时候遵循“批隙导款”的原理、结果才“悉中肯綮”的情况完全一致,确实在各个方面完整地体现了庄子阐述的“技而进乎道”的原理。


       为此,我专门为太极拳术做了《图解》,并且公诸于世。可以肯定地说,我与古人本来的意思未必完全一致,但是对此有专长的各位人士可以把这本书做为一个进修的台阶来利用。如果读到此书的朋友,不是把太极拳视为单纯的拳技的话,那就达到我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中华民国十年秋(西历1921年秋天) 古燕(幽燕)许宠厚(名:许禹生,字:宠厚)叙(自序)于体育研究社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八

   


                                              凡             例


       一  本书各章,以前的时候曾陆续刊载在《体育季刊》上,原来准备等全书刊登完毕,再汇集成集出版。此后,因为读者们经常催促,于是仓卒付印,因此冗长与缺少的地方,也就在所难免


       如果能得到行家大师指教的话,那实在是我的荣幸


       一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说明太极拳的由来及其原理,下编是根据太极拳套路的各个姿势通过绘图来说明,并且附有各种推手的方法

       一  本书博采众长,不完全拘泥于自己见解。对于拳术姿势纯粹采取开展的姿势展示,以方便看书学习的各位朋友


       一  太极拳在练法上最注重姿势的连贯。本书为了便于解释起见,把各个姿势的动作各段说明,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仍然应该连续练习


       一  本书在说明太极拳各个姿势动作的时候,大多采用通行的术语,个别有自己创制的说法的,也尽量让它能适合原来的内涵


       一  本书采纳的太极衍易各个图形,专门取那些可以与拳术相互印证的地方,以方便读者参考


       一  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于北平体育研究社的教员纪子修、杨梦祥(杨少侯)、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等各位先生,都进行了详细的咨询。研究社成员郭志云、朗晋“土犀”两位先生,担任绘图。杨季子、叶膺唐两位先生,担任修正。伊见思、许小鲁两位先生,担任校刊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九




目次

上编

第一章 续言


第二章 太极拳之意义


第三章 十三式名称之由来(附八方五步图)


第四章 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附 太极图 衍易图)


第五章 太极拳之流派




下编

第一章 太极拳套路之顺序及运动部位图(附说明)
第二章 太极拳各势图解

(1) 预备式
(2) 揽雀尾式
(3) 单鞭式
(4) 提手上式
(5) 白鹤亮翅式
(6) 左右搂膝拗步式
(7) 手挥琵琶式
(8) 进步搬拦锤式
(9) 如封似闭式
(10) 十字手式
(11) 抱虎归山式
(12) 揽雀尾式
(13) 斜单鞭式
(14) 肘底看锤式
(15) 倒撵猴式
(16) 斜飞式
(17) 提手上式
(18) 白鹤展翅式
(19) 白鹤亮翅式
(20) 搂膝拗步式
(21) 海底针式
(22) 扇通背式
(23) 别身锤式
(24) 卸步搬拦锤式
(25) 揽雀尾式
(26) 单鞭式
(27) 云手式
(28) 左高探马式
(29) 右分脚式
(30) 右高探马式
(31) 左分脚式子
(32) 转身蹬脚式
(33) 落步搂膝拗步式
(34) 进步栽锤式
(35) 翻身别身锤式
(36) 二起脚式
(37) 左右打虎式
                 


           (待续)

发表于 2006-2-10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全翻译吧?



还是留一些,让那些好打嘴架的人自己琢磨好一些,顺便也让他们学学中国文化更好一些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九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九
   上编(十九)   
        
                                 第五章      太极拳之流派(四)


       程氏太极拳术,从程灵洗开始对外传授。他的拳术是师从韩拱月的,后来传到程 王必 ,改名为“小九天”,共有十四个着势。还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流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5 10:04: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拱月  


     南北朝梁(公元502一557年)时人,传说他精通拳术,后歙州太守程灵洗(或冼)得其传,并以此训练士卒,幸免侯景之乱的进犯。500年后于宋高宗(1127-1162)时传至程珌。珌精易理(著有《洛水集》一书),改名小九天,共十四势,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程珌说:在他祖先程灵洗之前就已经有太极拳,还说程灵洗是跟韩拱月学的。但韩又跟何人所学就不得而知了。有人称之为“程式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功五志》:



    博学,是多工夫。审问,不是口问而是心问。慎思,听后当留心想念。明辨,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性归原歌》


   世人不知己之性,


   何能得知人之性,


   至于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


   天地赖我以致局。


   若能先求知我性,


   天地授我偏独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5 10:11: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2-1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现在已经再版了


在dangdang上有的定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三十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三十
   上编(二十)   
        
                                 第五章      太极拳之流派(五)

    殷利亨所传授的太极拳术,名字叫“后天法”,传人是胡镜子。胡镜子传给宋仲殊。他的招式有十七个,大多属于“肘法”。虽然他的势法名目不太一样,但是它们的用法是一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