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对于每门武术都是重要的,各家都有专门对脚的规矩,练太极拳也必须重视脚。
以我的认识,对脚的要求还要先落实好。当你对全身的规矩还没有都掌握的时候,手臂错一点关系不太大,还可以等以后再练对他。但是,脚如果错了,往上大概都不容易对了。
看到有些朋友练拳,对手非常讲究,多少度,摆在哪,可是脚下却稀里糊涂。
脚为什么重要?因为太极拳是讲究重量的。
我们盘架子,不是仅仅完成外表的动作变化,而且要尽量放松。你松不开就练错了,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如果松开了,体重变化、劲力传递包括身体里面经络的流通,都是与脚密切相关的,或者上行或者下行,或者由实变虚,或者由虚转实,脚不仅是支撑点,还是感受点,还是控制点,脚上也有很多文章。
我们从一开始就关注脚的规矩,是一个好的开始、是一个好的习惯。
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是不能出圈
http://www.taiji.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493&fromuid=89023
(出处: 太极网)
太极拳的膨捋挤按四正劲,採挒肘靠四隅劲。
以应八卦,以应和东、南、西、北四正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向。
膨劲为横张劲,横中带顺直之意;
捋劲为顺向我劲,直中带卷(腰轴转带);
挤劲为对挤劲,挤中带旋(螺丝式进退);
按劲为顺向敌劲,直中带曲(肘似直非直,腕似曲非曲);
採劲为向外顺带;
挒劲为向内顺带;
肘劲为以肘进击;
靠劲为以肩靠击。
此八劲,也必由整体劲催动(身体主力),不可丢了下蹬上顶之意(虚灵顶劲,如踩高跷)。
看看太极拳的快慢关系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为了体会太极拳的节奏感!
行拳速度要快慢相间;不仅一套拳有快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
例如走一个圈;下半圈慢蓄势或引化,上半圈快即发劲;
这样练拳既不累也不平板,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松活快慢而不气喘。
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功时慢,表演是快;
做到慢而不呆滞,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快而不忘轻沉兼备。
真正做到快而不失沉著!
练好太极拳必须身知行拳的10种规律;否则就是太极拳操,何来太极拳的韵味?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2-28 09:59
太极拳的下盘稳,上盘空,到了老时不失劲,这种太极用意的修为,唯独你进入到精神修炼的层面,才能懂得,在 ...
师父,一静不如一站是指桩功吗?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6 17:11
看看太极拳的快慢关系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为了体会太极拳的节奏感!
行拳速度要快慢相间;不仅一套拳 ...
这些在师父的拳架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太极拳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技巧,是真正悟练到家的功夫。
理解啦才能练,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做操。 都取决用意不用力的点上。
这个点的深意很少有解释明白,因为如果都明白了,太极拳也就人人都会啦。
太极拳的劲要从足下发出,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没有叫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有落点劲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
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