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4-14 13:19 编辑
太极拳十三式的理论:就是八卦加五行和太极拳相结合的理论。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结合太极拳内掤,捋,挤,按是四正方,正北方是坎, 就是掤,正东方是震,就是捋,正南方为离,就是挤,正西方是兑,就是按。採,挒,肘,靠为四斜角,西北角为乾,就是採,东北角为艮,就是挒,东南角为巽,就是肘,西南角为坤,就是靠。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结合太极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金是西方,庚为金,就是搂膝拗步前进等式;
木是东方,甲己木,就是倒撵耾等式;
水是东方,壬睽水,就是云手,用左手往外发,左顾等式;
火是南方,丙丁火,就是右手往外发(云手)右盼等式;
中间戊己土,就是单鞭(丹变),斜形中定等式。
练太极拳就是先知道理论再结合实际,如果不知道理论,等于动作不知道方向;
如果说不结合实际,等于纸上谈兵,无实际用处,不但打太极拳,任何的事情皆如此。
太极拳每练习一个动作,必须注意16 个方面的协调变化:
1) 眼神的变化(目视所向);
2) 手型、手法的变化;
3) 手臂的顺缠、逆缠的变化;
4) 步型、步法的变化;
5) 腿的顺缠、逆缠的变化;
6) 胸背的开合变化(开合关系);
7) 左臀、右臀的翻沉变化;
8) 丹田(腰、小腹)旋转方向的变化;
9) 重心左右倒换的变化(虚实关系);
10) 手足运动起点、终点、运行路线的变化;
11) 力点、力度和劲别的变化;
12) 方位、角度的变化;
13) 螺旋升沉的变化(一上一下关系);
14) 速度快慢的变化(快慢关系);
15) 呼吸的变化(内外呼吸与动作的关系);
16) 耳听方位的变化。
每行一势,每变一动作,皆需以意念贯注这些方面的变化,力求在放松的前提下处处协调一致,做到周身一家,从而极其顺遂地发出一种非常完整的太极劲到一个集中的发力点,当然,这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不断充实提高。行功日久,不加思索,即可非常顺遂地随心所欲地把劲放出去。这就是太极拳的整体观。
太极图的s形弧线就是与陈氏太极要求的裆走后弧锅底线相同;
不管站在那个位置,都要按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行拳。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4-21 17:12
太极图的s形弧线就是与陈氏太极要求的裆走后弧锅底线相同;
不管站在那个位置,都要按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 ...
阴阳鱼里面的是有数量关系的。如果把阴阳鱼用半径分成360份,那么每一条半径上面的黑色和白色的比例恰恰就是一天当中的阴和阳的比例。水平位置是春分和秋分,竖直位置是冬至和夏至。
第一步,把1-9九个数添到九宫格里,让各个方向的和都是15。http://mmbiz.qpic.cn/mmbiz/HWQfNibOQtC1W9y1Ybgibyk2Ql2ymJfhYA3dQDxUHEg70ia1pyqNtaLts1icKialTF2YVtyLz54QFRu8vibWaMhloqrw/0?tp=webp&wxfrom=5第二步,在八个方向上分别求出这些数字的差值http://mmbiz.qpic.cn/mmbiz/HWQfNibOQtC1W9y1Ybgibyk2Ql2ymJfhYAtk6Qat7ibf95tMGmTpclYoZRbsFKHiaic2icxtxD4pUm5ibOeCakBichCCcQ/0?tp=webp&wxfrom=5
第三步,把这些数标在八个方向的数轴上,用光滑曲线连接
http://mmbiz.qpic.cn/mmbiz/HWQfNibOQtC1W9y1Ybgibyk2Ql2ymJfhYAJo9fhhaZkZ4eOa6bLa7q10NqnQvNiae28YB6OjvpVkbv1wUMJaGO2Ng/0?tp=webp&wxfrom=5
第四步,完成图形
http://mmbiz.qpic.cn/mmbiz/HWQfNibOQtC1W9y1Ybgibyk2Ql2ymJfhYADSiaXm7P3pJ2dXgg8fulwBKxDJINShraHVzQYMIjNHvYTbKD68QRqqA/0?tp=webp&wxfrom=5
杨锦富 发表于 2013-3-28 16:44
太极拳的掤劲与顶劲不同,掤劲是以内使外之力,以阴助阳,以阳导阴,阴阳互助之力;是旋转滚切之力,不是直力;是柔和松静之力,不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节节贯穿之整力,不是局部之力;最重要的是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而顶劲是外形之力,是局部之力,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硬碰硬,以力取胜之力。
太极拳掤劲的获得,主要是在练拳和推手中要时时着意丹田,式势注意腰胯,处处保持中正。劲力要始于足下,动静都要松柔。形要向下,如榕树之气根,全身披挂。神要向上,如沐春风,气宇昂然。太极拳是一种实用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哲理性拳术。八法的练与用都要在阴阳哲理指导下的、以意念为主导的、整体协调的、内外如一的、圆转自如之神、意、气劲来完成套路练习和应对在推手、技击运动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进攻方法。
牧夕 发表于 2013-4-5 20:21
太极精而深,玄妙又中正,老师总能抽丝剥茧点出金石!古来人求人,人拜人,人寻人,人尚人都逃不过“宁敲金 ...
没有阴阳离开中,就是白练自己动。
一只脚的阴阳体,那是天地三才气。
脱离肢体练太极,脚下指挥练空体。
会阴百会涌泉帅,全体将领听安排。
这个神体是太极,从此再也不费力。
一句话是脚下起,练出一个真太极。
太极拳的腿落拳到 , 动侧身变 , 三尖如一;
敌若乱打;击脐即解;敌若转身;击臀即破。
不要太迷信什么拳是最好,什么架子最古老,什么拳最能打。这都跟拳没关系,跟人有关系。我的观点素来很明确,术业有专攻,练拳击的打泰拳,练跆拳道的打巴柔,都是一种阉割。没有最强的拳法,只有最适合环境的拳法。根据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自己最需要和最喜欢的拳法就好了。在和平年代最好的拳,就是养生。
如果要坚持追求“实用”,则必须对环境或者拳法进行改造。
太极拳修炼,一方面要学会借人之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自身能量的积蓄储备,特别要强化腰胯争合反弹力的训练,这些训练,犹如加粗加密自身的“弹簧”,即拳论中所谓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太极拳只有做到“极坚刚”才能“无坚不摧”,太极拳只有周身如簧,才能遇力则应,发力时才能撒手便出,即“发劲似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