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如果是爱好者,无需过分要求,每天开开心心练拳就是最大享受;
如果是从业者,则要不断精进,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是重大的;
影响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未来的大师;
对于传承者则需要淡泊名利,以传承为使命,以严谨的态度;
科学的方法来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
传统拳重复的动作不是多余的!
重复的动作除了在拳里面保持一定的合理衔接以外,更重要的是保持较为合理的“练习强度”。太极拳包含导引术,练起来连绵不绝一气呵成。其运动效果出色,也正是体现在这一种“不间断”上。既可以累积运动量,又不疲劳。
重复动作在必要的地方连接得起到好处,合理的运动时间使得感觉渐入佳境;
通过吐纳术的调节身体,做到汗流而不气喘。
只是缩减重复姿势,会使锻炼的打折,身体还未进入状态就已收场,练起来的健身效果自然也会不理想。
反之,“去掉重复”真的是简化吗?其实去掉重复动作只是减少了运动时间。该学的动作还是要学的。
简化之后,其传统拳内涵被忽略许多,导引吐纳少有人在意。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胳膊的高低、手的姿势等技术问题以外的东西上。
练习过传统拳的人基本都知道,传统拳的锻炼是十分全面的,侧重右侧并不影响左侧的锻炼。
因为人体本身就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对称。用电脑将人的脸部照片左右分割开,再分别对称拼合,就会出现两个不同的人像。可见人本身并不完全对称!打乒乓球也只拿一个球拍,强壮的确是整个身体。反之,并非设计成对称动作的太极拳的锻炼就越出色。传统太极已经增强了无数代人的体质。
从练习时间上来看运动量,身体条件中等或好一点的拳友,架低打一套简化也是刚刚开始出汗,就是说准备进入佳境时已完成套路。条件差一点的拳友架高也是刚刚微汗。所以锻炼强度远远逊色于传统拳。传统拳可以随意掌握运动量。身体情况好,架低,认真地不间断地完成10-15分钟的运动量,即锻炼腿力,也锻炼心,肺活量。身体情况稍差,选择架高,发力动作用意不用力。感觉全身舒展,大汗淋漓,非常痛快。健身功效强!
内外相合太极拳;
弓满则圆棚劲足;
螺旋缠绕明轨迹;
松活弹抖看瞬间!
太极拳所谓“化”就是顺着对方的来劲,划一圆弧,使其来劲转移方向、落空、而不得势;
掌握这一圆弧的大小,有形与无形,腰身旋动的配合。
方缘太极 2015/10/2 6:04:18
我的感觉; 太极拳的整体协调性在于每个要求到位,六合要从内到外合住,才能做到协调。每个环节都是连带的,缺一不可。
方缘太极 2015/10/2 6:04:18
我的感觉; 太极拳的整体协调性在于每个要求到位,六合要从内到外合住,才能做到协调。每个环节都是连带的,缺一不可。
方缘太极 2015/10/2 6:04:18
我的感觉; 太极拳的整体协调性在于每个要求到位,六合要从内到外合住,才能做到协调。每个环节都是连带的,缺一不可。
方缘太极 2015/10/2 6:04:18
我的感觉; 太极拳的整体协调性在于每个要求到位,六合要从内到外合住,才能做到协调。每个环节都是连带的,缺一不可。
方缘太极 2015/10/2 6:04:18
我的感觉; 太极拳的整体协调性在于每个要求到位,六合要从内到外合住,才能做到协调。每个环节都是连带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