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2 09:50:08
练拳要强调三维平衡,上下、前后、左右均要对称平衡。
手往前推,腰部命门就要向后撑;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这叫八面支撑。
陈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缠丝,四肢动作非逆即顺。
重要的是胸腰的立体螺旋,金刚捣碓为立体螺旋,腰胯走立体横∞字。平时要注意练翻臀转胯。
总之,行拳时胸腰不能平板运作,手脚不能直来直去。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2 09:52:22
行拳就是锻炼随时保持自身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好运动中的两种虚实:
一是人体重心倒换之虚实;二是发劲主副之虚实。
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不偏左即偏右,一起势即分虚实,重心倒换必须要裆走下弧。
左手下沉发采劲时左脚为虚、右脚为实;右手向下发采劲时则右脚必须虚。
震脚发劲,蹬脚发劲,从身体重心来说发劲的脚都为虚;但论发劲之虚实,则又可称为实。
分清两种虚实,才能达到轻沉兼备,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2 10:56:45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10-22 11:02 编辑
太极拳的开合应该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欲开先合,欲合先开。
还要注意三节开合,掌合肘开,肘合掌开;梢节开时,中节要掤,根节要松。
练拳时还要注意胸腰的开合,胸开时背要合,背开时胸要合;
开时要开圆开好,合时要合住,并且是在螺旋中开合。
太极拳式中处处有开合;比如一个掩手肱锤最后发拳时就含了胸部的开合开三个劲。
胸腰折叠就是陈氏太极拳锻炼的要领之一,强调以丹田为枢纽灵活而有力的“正反相生”的运化功能,简单讲就是胸腰的开合以及四肢的屈伸开合。
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开先合,欲合先开;
欲要先结等等所表现的一开一合、一屈一伸、一左一右、一卷一放,均需要胸腰和四梢的折叠来转换运化。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2 16:16:00
太极拳行拳时周身要掤圆,而且要加大周身的掤劲,使周身表层各个部位都要有往外膨胀的感觉。
常言“行拳三个圈”:
一是大小动作自身处处都要旋转;
二是大小动作所走的路线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
三是定式全身处处掤圆。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2 16:23:52
太极拳的连贯性就是行拳时要连绵不断,一套拳练下来15分钟左右不要停,不要断劲。
我们说太极拳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就是不要停顿,劲一断氧的运行也就断了。
慢也好快也好,总之不能断劲。行拳速度要快慢相间。拳打起来要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节节贯穿,如行云流水。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式,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
例如走一个圈,下半圈蓄势引化要慢,上半圈发劲就要快;
这样打出来的拳就会跌宕起伏,有板有眼,富有节奏感,不至于呆板。
但要注意做到慢而不间断,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快而不失沉着,不忘轻沉兼备。
太极拳讲究的
是“内气鼓荡、外形饱满”,即处处有一个掤劲。
太极拳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实际上其他七种劲都是“掤”劲的延伸。还要结合“拆拳讲劲”把每个式子的力点、劲力结构、劲力变化都搞清楚。
太极拳的劲力应具备阴阳互济、周身一家、顺逆缠丝、松活弹抖四大特征;
其中特别是螺旋劲、弹抖劲和意念力、丹田力,又是她的特殊功力的象征。
若想增长功力,首先;在弄清大小动作劲道的前提下,拳要多练;以练整体功力;
其次;拳走低架子锻炼腿的实力,增强肩、髋、膝、踝等骨关节的柔韧性和耐力;
把拳式拆开,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单式;
结合推手练灵敏度,练听劲、懂劲,练沾连粘随、顺势借力、造势借力、化打结合等功力;
结合辅助功力训练,练缠丝杠,以及打沙袋等等,以增强功力;
行拳要快慢相间,有蓄有发,有节奏感,以练缓冲力;
意念力也是一种物质力,行拳时要注意用意念导引周身的气力,全神贯注地从中锻炼意念力。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4 19:28:11
太极拳外练眼、手、身、步,内练神、意、气、劲。
内外八个方面高度统一了,才能够达到协调完整,周身一家的要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4 19:30:33
中正中的点状功夫才是太极拳的真功夫。
放松是练成点状功夫的必由之路。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4 19:32:58
太极拳盘架时必须式式作到“有上必隅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隅右;
力起于根,发于脊、形于手,用意不用力”就能功到自然成。
身体的呼吸要和拳架的阴阳、收放、开合、蓄发高度统一,才能奏效。吸阴阳呼!!!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4 20:23:13
练武之人,都非常重视下盘功夫的练习。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意思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24 20:24:25
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其之意,也就是下盘。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
所说的下盘,就是指体的下半部分腿而言,靠腿的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