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备到收式,都要心静,意静,神静。外静,排除一切干扰,于世事而不见,听而不闻,神不外弛,意念贯注。内静,神气内守,意导行随,气随行走,意气力合。
心空,意空,神空,体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全身气息充盈。
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一通无有不通。一动无有不动,动则根松摧,中通畅,稍发透,气行通达无滞处。
乐。
即是笑。笑为发自内心之笑,是内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则气降体舒神畅。
太极即是圆,阴阳各半,互为包容。一动一圆,一静一圆。无论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还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以弧形、圆形动之。
看太极拳的柔。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散。
动如棉中裹铁,屈伸轻灵柔缓,从容、安舒、柔合。
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均为连贯系列动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为轴,动作如行云流水,均速连绵不断。
太极拳的合应该是:
上下相合、左右相随、内外相应。
外: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眼手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气功要合。开合自然流畅,全身协调和合。
太极拳的内外相合是指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贯通。
内外并非指身体之内部与肌肤之表层在人体构造层面的划分,而是练拳者由神意气形所构成的功夫;
在与外界大自然之气的交流、融合、混化、贯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吐故纳新、充盈壮大。
流行的太极拳主要是把每个式子的应用法作为此阶段的内容;
比如,白鹤亮翅、高探马、闪通背等等是对付什么招式的;
而内功太极拳此阶段的重点,必须放在每个分解动作都依赖相应的内功心法的催发下自动运行。
只有意识到太极拳必须使术与招相融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逐渐达到“招中有术,术由招出”;
到此境界,便可体会与感悟太极拳架阴阳相合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