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犯错误:为达到放松的目的;
头部随身体向前或先后晃动。或上下晃动。切切注意。
二、 肩
肩部乃人体中意气运行或运用力量的重要部位,故无论内家、外家均很重视。
大家都有感受,当与对方用力顶,比力气大小的时候,肩是关键,稍许松懈,对方就会趁虚而入。
其实这里的原因固然有力对抗的大小;
但按内家的内功心法来讲,主要是其对抗的力无来自脚底源源不断的内力支持。
所以内家、外家其练功的方法与拳理是不同的。
同样肩部 放松,也有不同理解。
我们时常认为手上所发出的力量没有腰、臀等部位的力大。
所以肩要放松。利用腰与臀部才会发出较大的力。
而我的要求是:内气通过细微的螺旋下沉至脚底待有自然反弹感觉之时聚之而发劲。
利用的是全身整体之劲随意而发。
但是,大家在习练中常常会遇到;
好像练到相当熟练程度了,也仍旧不能运劲到两手梢间;
甚至有些人身劲练的很好,手上却一点力也发不出来;
这种情形对练太极拳的人最能感受得到。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完全是肩上的毛病。
肩部不通;内气既下不去更无法反弹而出。
须知命门是聚劲的机关;
两手指梢是发力的工具;
力从脚底反弹而出;
必须经过肩的关节,然后才能集中到手上。
假如肩的关节阻滞淤塞,力量便不能通过。
必须使肩关节骨膜灵活,筋络引长。
要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要做到松肩。
松肩的方法可分作两部分:
第一部分只要注意两肩松弛。
第二部分在练时有意识使两肩随内气旋转而降下去;
同时把两肩的肱骨头(即肩头)向两侧伸展,有把肩部拉开之意。
前者在骨膜灵活,后者能把筋键引长。
不过,这非长久锻炼,不易收到效验。
易犯错误:耸肩是不良姿势,具有这种不良姿势的人,胸部紧束,会感到不舒服。
同时,耸肩会影响动作的灵活性,希望加以注意。
纠正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能把肩部松开旋转向下,保持虚灵顶颈,耸肩的姿势便会自然消失了。
三、肘
肩内旋时;“意”在指梢旋转黏住对方,内气随肩下沉而拔对方起根。
为“引”劲。
太极内功心法的精妙之处:虚灵顶颈为中正;
意在左右指梢间为协调阴阳平衡,把握方向。
当习拳者能感受到意气运行时,在保持虚灵顶颈的基础上;
沉肘松肩则为要领中重中之重,乃节节贯通之首关。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力量通过肩部,还需要通过肘关节,才能达到手上。
太极内气的运行同样如此;
但与一般力量运行完全不同的是:
此时内气的运行必须与一般人体力量运行的路线完全相反;
要求切实做到“意贯(透)指梢,而内气在虚灵顶劲的基础上;
随指节、肘、肩微微的左右协调旋转而下沉。
一般人的指节、两肘,如两肩一样常犯阻塞的毛病;
为此,如不加以练习则不能使“意”通畅的完全达到两手的指梢。
习练的方法就是当意贯指梢时,必须同时下沉指节与肘。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肘;
肘在手臂的中部,就是肱骨和挠骨及尺骨相连接得一个活动关节。
沉肘是肘下垂时有如投物在水中缓缓旋转它沉下去的感觉;
切忌明显地露出下沉的形态,这是习练者应该注意的。
这看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却是大多数习练者最易犯的错误;
好像很努力的同样在练习,却是似是而非,其最终效果大相径庭。
如何能做到“意”贯(透)指梢呢?
伸手切忌僵硬紧促,手指要有舒展之意念
太极拳节节贯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