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2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玉英:
@顾旭 谢谢姐姐
陈浩:
好的
陈浩:
视频只能看套路,真正的内涵还是要师父面授
丁金星:
师父晚上好 大家晚上好
花雨:
@英英 真聪明
丁玉英:
@周雨 谢谢妹妹
丁玉英:
@逃顶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涵的东西只有内行才能看的出,一般人也就是看看热闹
花雨:
@英英 
丁玉英:

花雨:
@心为渊止 丁师兄好
丁金星:
师姐好
花雨:

花雨:
你认师父早,学的比我好,应是师兄的,丁师兄
丁金星:
惭愧
花雨:
看过你的拳架的,比我强很多很多
陈浩:
下面这段是很久之前录的,师父给我们边示范,边讲解
陈浩:
今天再看再看
陈浩:
每次不同时间看又有不同感受
陈浩:
这个应该是@功科师兄录得
陈浩:
上下分,左右旋
陈浩:
前面的动作对腰部的运用做了很好诠释,我好想就是这个时候明白,师傅说的:上催肩肘手,下催胯膝脚
陈浩:
其根在脚,主宰与腰,形于手指;上催肩肘手,下催胯膝脚。
丁玉英:
命门是中心,是四肢的根,所以主宰于腰
陈浩:
是的
陈浩:
目前我的认知还在肢体上
丁玉英:
所以上催肩肘手,下催胯膝脚。
陈浩:
后面还要追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陈浩:
和师父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一种气场。回来自己练就少了好多
丁玉英:
命门就是意,不懂意就不会运用命门,有了气才是真正有了内,才是内家拳
陈浩:
@英英   命门是不是在合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丁玉英:
命门在每一动中都有体现,也就是说每一动作都是命门做出来的
陈浩:
是不是说在“合”的时候 心 ,意 ,气  ,力 ,都要结合
陈浩:
目前还理解不到,后面慢慢找感觉
丁玉英:
如果没有气,就把气去掉,就是外在肢体的合,当然有了气才是真正的拳,才是真正的合
陈浩:
恩恩
我:
@英英
我:
@逃顶
丁玉英:
希望老师多给我们初学者讲解
陈浩:
提吸落呼,蓄吸发呼,  是不是 ==就是气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雨:
@英英 真厉害
丁玉英:
@周雨 呵呵,我只会纸上谈兵,还经常谈的不对,谢谢老师和拳友包容
花雨:
不会就讲不出来,因为有体会才能说对呀
丁玉英:
能想到的,不见得能做出来,老师身边的弟子们都做的很好,还是在老师身边吃小灶好
花雨:

花雨:
你要在师父身边肯定一日千里
丁玉英:
呵呵,只要用心,老师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没条件就不奢谈在老师身边了
丁玉英:
有条件会去当面向老师请教的,一定一日千里
花雨:
这我信,从你的交流就能看出来,虽不在师父身也,也体会很深,向你学习
花雨:
不过聪明学不到
丁玉英:
呵呵,你也很用心,只要多向老师请教,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花雨:
我不行,悟性差
花雨:
我离开一会
丁玉英:
我并不聪明,有时感觉自己痴呆的要得老年痴呆症了,我感觉我用心了,只要能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做的与众不同
丁玉英:
好的
郑建明:
只要拳与理相符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拳友们早上好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我:
存在是因为你创造价值,
淘汰是因为你失去价值。
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
所以每天都要努力!
我:
学拳容易得艺难;
灵劲上身天地翻。
六合相聚人难躲;
遇敌好似弓断弦。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杨师付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众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十三势就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与进、退、顾、盼、定五行。
棚为八法之首!盘圈走架无一时离开此棚劲;
棚为向外向上之动作,乃顺抽丝,居于上面而向圈外;
位在人手之下为进、为攻、为开、为放,属于阳。
棚劲之根本,系生于弹劲,而弹劲之由来;
又生于气功,气能贯串膨勃于内,如橡皮之带,则有弹性方可为才朋。
如棚劲不充乃内气之不足,则无弹性;
自缺节节贯串之功,故棚劲为太极拳之主要之劲也。
捋为才朋劲反方向之劲,捋劲往下而向圈内;
故棚劲居于人手之下时为多,捋劲居于人手之上时为多;
捋为向内向下之动作,乃逆抽丝,为退、为守、为合、为收,属于阴。
故棚捋两劲应随时倒换,捋中亦应有棚;
方不至将对方之劲捋入自身。
其他六法,五行等也不外乎此顺逆两抽。
棚劲应表现为形于手而棚于内;
实乃内气之充足才有弹性。
看太极拳架中如:
1、左右云手,为左右顺抽丝,其方位为左抽右抽;
2、左右倒捲紘为左右先逆后顺,先退后进之抽丝;
3、左右野马分宗为先左外顺抽,右内逆抽,
再转为右外顺抽,左内逆抽,其方位为大抽小抽,外抽里抽。
其他则可举一反三。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拳友们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众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早上好
我:
练太极拳分阴阳两面。
练拳绝不能离开阴阳。
一切的作用都是在阴阳变化;
阴阳里面发生;
再好的功夫,再好的办法;
除了阴阳的妙用之外;
其余的都没有用。
世事万物也一样,具有两面性!
我:
太极拳,稳重心,初学步,后学身;
先练形,再用心,意气劲,渐追寻。

弓坐腿,中规矩;虚实变,贵自然。
腹松净,头顶悬,肘节坠,尾椎垂。

含勿过,莫耸肩;呼吸气,沉丹田。
步如猫,形如鹘,上下随,内外合。
我:
心为令,气为旗,神主帅,身驱使。
身虽动,心犹静,意不断,势相连。

其根脚,发于腿,主宰腰,劲顺遂。
松非松,柔化功;展未展,却松容。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我:
无不及,随曲伸,气未到,意先吞;
意气君,骨肉臣。若中庸,理为一,
立平准,气势腾。练千遍,义自见,
少理论,勤实践。研修法,重桩功。

三性备,涵其中。首健身,略铺陈;
正稳舒,圆缓柔,通心脉,畅血流;
下肢壮,泵力张,活肺泡,息深长,
腹内压,摩肝肠;精神爽,容颜养,
中气足,代谢强,升免疫,医道彰。
我:
任何式,源一宗,若此法,效相同。
偏见者,贬新编,古即好,不分辨。

今传统,旧创新;世间事,日日新。
与时进,理当然。明道理,善继承,
去糟粕,取其精,再提高,更昌盛。
我:
太极拳十三势就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与进、退、顾、盼、定五行。
棚为八法之首!盘圈走架无一时离开此棚劲;
棚为向外向上之动作,乃顺抽丝,居于上面而向圈外;
位在人手之下为进、为攻、为开、为放,属于阳。
棚劲之根本,系生于弹劲,而弹劲之由来;
又生于气功,气能贯串膨勃于内,如橡皮之带,则有弹性方可为才朋。
如棚劲不充乃内气之不足,则无弹性;
自缺节节贯串之功,故棚劲为太极拳之主要之劲也。
捋为才朋劲反方向之劲,捋劲往下而向圈内;
故棚劲居于人手之下时为多,捋劲居于人手之上时为多;
捋为向内向下之动作,乃逆抽丝,为退、为守、为合、为收,属于阴。
故棚捋两劲应随时倒换,捋中亦应有棚;
方不至将对方之劲捋入自身。
其他六法,五行等也不外乎此顺逆两抽。
棚劲应表现为形于手而棚于内;
实乃内气之充足才有弹性。
看太极拳架中如:
1、左右云手,为左右顺抽丝,其方位为左抽右抽;
2、左右倒捲紘为左右先逆后顺,先退后进之抽丝;
3、左右野马分宗为先左外顺抽,右内逆抽,
再转为右外顺抽,左内逆抽,其方位为大抽小抽,外抽里抽。
其他则可举一反三。
我:
今天没有看到有人交流练拳的点滴感想吗?
程卫:
今天早上练拳,感触最深的是脚底的站姿,虽说要如吸盘一样吸在地上,但也不可太刻意用劲,不然很容易酸疼,杨老师指导说,在保持正确的姿势时,要放松脚部,不要紧崩着。
一点小感想,望杨老师和师兄师姐批评指正~
郑建明:
注意脚与手的同步是最近关注的问题
郑建明:
手上螺旋由脚上螺旋催动
郑建明:
感谢@刘家一哥 周日给予的帮助
我:
@南京郑建明 手上螺旋由脚上螺旋催动。好好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根基!

太极拳发力使不上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主要原因与根劲和节节贯穿有关。

练太极拳要找到根劲,根劲有腿根劲、臂根劲等;

脚上的劲,是人体总根劲。

这个根劲好比建大楼打下的基础,基础牢,大楼则结实。

练太极拳根劲足,低盘则稳,中盘则腰活,上肢则轻灵。

拳练多了,身体自然放松,根劲就会找到。

而且,身体越放松,根劲越足。

看狗落水上来的一抖搂,水就脱落。

我们练太极拳要求肌肉放松、关节放松,而骨紧筋劲;

犹如狮猫狗抖水有分离感,便是松透了。

松透了便有下沉劲,作用到脚上,地面就有反力还身。

这是发力的力量源泉。

那么有了根劲,发力就有劲了吗?

不一定!这也是练拳多年,找到了根劲,但仍发不上力的原因。

有了根劲,还要做到内劲的节节贯穿。

节节贯穿是太极拳发力的特色;

可以促使内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以气催行,加大发力的力度。

节节贯穿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触连锁反应,节节推进。

所以,太极拳发力是有规律的,也是一节节推进的;

要意到、气到、劲到,不能超节。

劲丢一节,内劲就会脱节,如无源之水,无力而枯竭。

劲走要有顺序,如同车辆等红灯,绿灯时要按前后顺序通过。

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这说明手上发力,其力的根源在脚下;

并通过脚、膝、胯、腰、脊、肩、肘,最后达末梢的手。

这便是内劲的节节贯穿。

在习拳时气感较好,但运行时常感到气短;

行走一段就僵住了,再也下不去了。

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未能正确的理解虚灵顶颈和做到节节贯通;

实现真正的自然放松且通过极其细微的旋转下沉;

使虚灵顶颈的“意”通过百会穴源源不断的向上;

内气螺旋通过节节贯通向下,感觉至入地三尺;

做到意气同步、合一。

其节节贯通大致为头部、肩、肘、胸、背、腰、胯、裆腿、膝、脚髁等。

一、头部

头在人的身体中极为重要;

头部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人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

头,亦称之定盘星,为周身之主宰,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等行动,均以它为准绳。

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鼻之呼吸口之出纳等器官,也操之于大脑。

所以在练拳时头部需要保持自然正直;

不要偏斜,要有轻松灵活之意。如此则精神振作。

眼不要怒睁,眉不要绉缩,口宜闭不宜张,不要用力咬牙,要用鼻呼吸。

头部主要作用是提起精神。

其作法是要时刻注意尾闾与鼻尖上下成一直线。

同时,两眼平视前方。

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目的。

易犯错误:为达到放松的目的;

头部随身体向前或先后晃动。或上下晃动。切切注意。

二、 肩

肩部乃人体中意气运行或运用力量的重要部位,故无论内家、外家均很重视。

大家都有感受,当与对方用力顶,比力气大小的时候,肩是关键,稍许松懈,对方就会趁虚而入。

其实这里的原因固然有力对抗的大小;

但按内家的内功心法来讲,主要是其对抗的力无来自脚底源源不断的内力支持。

所以内家、外家其练功的方法与拳理是不同的。

同样肩部 放松,也有不同理解。

我们时常认为手上所发出的力量没有腰、臀等部位的力大。

所以肩要放松。利用腰与臀部才会发出较大的力。

而我的要求是:内气通过细微的螺旋下沉至脚底待有自然反弹感觉之时聚之而发劲。

利用的是全身整体之劲随意而发。

但是,大家在习练中常常会遇到;

好像练到相当熟练程度了,也仍旧不能运劲到两手梢间;

甚至有些人身劲练的很好,手上却一点力也发不出来;

这种情形对练太极拳的人最能感受得到。

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完全是肩上的毛病。

肩部不通;内气既下不去更无法反弹而出。

须知命门是聚劲的机关;

两手指梢是发力的工具;

力从脚底反弹而出;

必须经过肩的关节,然后才能集中到手上。

假如肩的关节阻滞淤塞,力量便不能通过。

必须使肩关节骨膜灵活,筋络引长。

要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要做到松肩。

松肩的方法可分作两部分:

第一部分只要注意两肩松弛。

第二部分在练时有意识使两肩随内气旋转而降下去;

同时把两肩的肱骨头(即肩头)向两侧伸展,有把肩部拉开之意。

前者在骨膜灵活,后者能把筋键引长。

不过,这非长久锻炼,不易收到效验。

易犯错误:耸肩是不良姿势,具有这种不良姿势的人,胸部紧束,会感到不舒服。

同时,耸肩会影响动作的灵活性,希望加以注意。

纠正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能把肩部松开旋转向下,保持虚灵顶颈,耸肩的姿势便会自然消失了。

三、肘

肩内旋时;“意”在指梢旋转黏住对方,内气随肩下沉而拔对方起根。

为“引”劲。

太极内功心法的精妙之处:虚灵顶颈为中正;

意在左右指梢间为协调阴阳平衡,把握方向。

当习拳者能感受到意气运行时,在保持虚灵顶颈的基础上;

沉肘松肩则为要领中重中之重,乃节节贯通之首关。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力量通过肩部,还需要通过肘关节,才能达到手上。

太极内气的运行同样如此;

但与一般力量运行完全不同的是:

此时内气的运行必须与一般人体力量运行的路线完全相反;

要求切实做到“意贯(透)指梢,而内气在虚灵顶劲的基础上;

随指节、肘、肩微微的左右协调旋转而下沉。

一般人的指节、两肘,如两肩一样常犯阻塞的毛病;

为此,如不加以练习则不能使“意”通畅的完全达到两手的指梢。

习练的方法就是当意贯指梢时,必须同时下沉指节与肘。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肘;

肘在手臂的中部,就是肱骨和挠骨及尺骨相连接得一个活动关节。

沉肘是肘下垂时有如投物在水中缓缓旋转它沉下去的感觉;

切忌明显地露出下沉的形态,这是习练者应该注意的。

这看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却是大多数习练者最易犯的错误;

好像很努力的同样在练习,却是似是而非,其最终效果大相径庭。

如何能做到“意”贯(透)指梢呢?

伸手切忌僵硬紧促,手指要有舒展之意念

太极拳节节贯穿的方法


                                                                                                          
一、手:手动人不动,人动手不动。


1、手动人不动:就是让手脱离肩关节;

任何外力支配不了你的全身,至多袭击得了你的手;

2、人动手不动:力从脚跟起,一进一退,可以步步取胜;

所有的力都可以还给对方,对方用力越大,反击力越大。

二、脚:

1、提腿:当立点、重心落于右脚,缩右胯,提左腿;

提时尾闾下沉(但人整体并不下沉、开步再沉就不可能了);

2、横开一步(此时感觉左脚很轻):横开时,大脚趾领起,再其余4趾依次落地,与肩同宽;

练拳中,每一个动作转换前都要松胯。

三、内劲:内功来自脚底;

1、出手时:一定要从腕、肘、肩,一节节地引路;

2、收回时:从肩—肘—腕,尚未到每一个力点,不能去动。

推手时,松胯、尾闾下沉、……肩、肘、手,要真的有把对方粘住的感觉,那就做对了。

四、不丢顶:

1、任何状态下,大椎穴不能松。

2、与对方的接触点,始终不能丢,要粘住对方。



总之,练太极拳要想发力有劲;

抓住根劲是前提;

发挥腰劲是关键;

身体放松是保障;

意念在先是总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玉英:
有人讲“拳打万遍,拳理自通”,我认为这是要有条件的,只有在明师的心传口授指点下,真正明白了拳理,不断地在练习中提高。同时起步上太极路,自学的人还在走弯路,有师承的人已入门了,当自学的人入门时,有师承的人已出太极门了。(转)
丁玉英:
感觉上面这段话说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劉奇:
嗯嗯我也觉得好对的,没有明师指点就是在不断地重复错误,根本练不对的
丁玉英:
自学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练拳方法,如果没有人指点,是悟不出来的,即使悟也是只悟出点皮毛,还浪费时间精力
劉奇:
自学别人几百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学好。除非有相似的基础,就想乐器通一通白一样
丁玉英:
明师给教的就是前人和自己积累的经验,所以和明师学走的是直线距离,走到快,自己盲修瞎练,走的是弯路,练错了,走的还是相反方向
丁玉英:
明师,悟性,勤奋,练拳具备这三点,一定能练好
劉奇:
明师最难找,像杨老师这样拳术与理论皆通的感觉基本没有
丁玉英:
还有一点,缘分很重要,有师缘自然能碰到,这也是和太极的缘分
劉奇:
嗯嗯,缘分虽然听起来虚,但确实是有
丁玉英:
呵呵,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我:
@英英 你好!
丁玉英:
呵呵,谢谢老师
我:
@英英 明师,悟性,勤奋,练拳具备这三点,一定能练好。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李功科: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最火的一幅对联,看懂的人不一般!
上联: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
下联: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
横批:健康无价

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
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
男人失去健康,妻子会成为别人的新娘。
女人失去健康,丈夫会重新妆点洞房。
老人失去健康,天伦之乐成为奢望。
儿童失去健康,孩子父母痛断肝肠。
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是在瞎忙!
朋友们一定要注重健康,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
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
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
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
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
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

钱多钱少,够吃就好。人丑人美,顺眼就好。
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
丈夫晚归,有回就好。妻子唠叨,顾家就好。
孩子从小,就要教好。博士也好,卖菜也好。
长大以后,心安就好。房屋大小,能住就好。
名不名牌,能穿就好。两轮四轮,能驾就好。
老板不好,能忍就好。一切烦恼,能解就好。
坚持执着,放下最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不是有钱,一定会好。心好行好,命能改好。
谁是谁非,天知就好。修福修慧,来世更好。
说这么多,明白就好。天地万物,随缘就好。
很多事情,看开就好。人人都好,天天都好。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总而言之,知足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1: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有爱,就是港湾;无爱,就是牢笼。
金钱:花了,才有价值;存着,就是数字;
人生:用心了,才是生活;不用心,就是活着;
时间:珍惜了,就是黄金;浪费了,就是虚度;
书本:掌握了,就是知识;荒废了,就是废纸;
别为过去的人和事念念不忘,再好,都是过去;
再美,都是曾经;
活在当下,过好今天,就是快乐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是个圆,不是个平面圆,而是个立体圆;
四面八方都是一个圆,即十三势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
固此要求松肩沉肘,开跨扩膝,含胸拔背;
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一着力即随之旋转;
犹如皮球在地上很难站立上去一样。其灵活的程度犹如天秤,犹如转轮。
这就是静之则合;动之则分;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然皮球是个无机体,人体是个有机物。
人体不但具有类似皮球的功能,还有超过皮球的自重量,并具调节能力。
只要恰当地运用沾粘连随不丢顶功夫,即可以使人进之不着,投之不脱。
这就是十三势中所谓进、退、顾、盼、定的五步。
人体的球形随着开合还可大可小。
此外全身主要关节也都具有圆转能力,犹如许多小球。
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则为一大球,分则为许多小球。因为太极拳的劲是仿效水性的,因此进退程序,要求是波浪式的涌续连绵。并利用人体掌、臂、身、腿、脚,各部三个以上关节,互为一组交替进退。
与对方的力一接触,即起层层连锁反应;
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动荡,加之螺旋式的八门旋转即缠丝劲;
如旋风、如卷浪,使上升则高不可攀,下沉则深不可测;
欲进则愈长、欲退则愈促。
形成一种浪采花的功夫: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朋友:淡淡交,慢慢处!

朋友不是天天见面,吃喝玩乐,相互吹捧。
而是懂你,在精神上,灵魂上,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
在你有所不足时,指正你。
关心,不需要甜言蜜语,真诚就好;
友谊,不需要朝朝暮暮,记得就好;
问候,不需要语句优美,真心就好;
爱护,不需要某种形式,温暖就好。

真正的朋友不是不离左右,而是默默关注;
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有力的鼓励。
友不友情,要看相处;
永不永恒,要看时间。
日子久了,与你无缘的自会走远,与你有缘的自会留下。
朋友,或许不能朝朝暮暮,或许没有甜言蜜语。
但一定要真心、真情、真爱。
不要轻易试探朋友的心,更不要怀疑朋友的情;
再好的感情,都经不起一颗猜疑的心。
人,总会在乎一份情,在乎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缘分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交心。
一生中,能成为真正朋友的不多。
珍惜该珍惜的,拥有该拥有的。
如此,安暖、安好。
人活着,圈子不要太大,容得下自己和一部分人就好;
朋友不在于多少,自然随意就好。
有些人,只可远观不可近瞧;
有些话,只可慢言不可说尽。
朋友,淡淡交,慢慢处,才能长久;
感情,浅浅尝,细细品,才有回味。
朋友如茶,需品;相交如水,需淡。
一份好的缘分,是随缘;
一份好的感情,是随性。
相交莫强求,强求不香;
相伴莫若惜,珍惜才久。
有些人,慢慢地就散了;
有些情,渐渐地就淡了。
从最初的无话不谈,到慢慢的无话可谈;
从一开始的无所顾忌,到渐渐的有所顾忌。
来得热烈,未必能长久持续;
不远不近,未必会很快离分。
感情,需要的是理解;
相处,需要的是默契;
陪伴,需要的是耐心。
虚情留不住,真心总会在。

一份情,因为真诚而存在;
一颗心,因为疼惜而从未走开。
一生中,能成为朋友的也就那么几个;
好好珍惜那些在很久以后还称为朋友的人,真的很难得。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