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8: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手法
1.掤: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
          两臂同时向前下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胸,力达末梢。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
          沉腕舒指,掌心向前下,高不过胸,力达两掌。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起势,并非两手简单地往上一抬就完成了起势的动作;
而是通过起势动作虚领顶颈、双手上提、松胯沉腰、气沉丹田;
而达到从无极到太极的阴阳分开的状态。
行拳不可不知虚与实的辩证法。
所谓实,即指带劲的,外发的,显露的;
虚,即蕴蓄的,虚空的,内敛的。
实主要是为了稳定和乘势蓄劲发劲;
虚则在于灵动变化和引进落空。
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皆有一虚实。
行拳中不能教条地理解虚实变化;
而要因势决定虚实!
这也是许多太极高手皆心知肚明而不轻易示人的。
如果死守教条,不能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似虚非虚,似实非实;
如何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更遑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已动”。
而当我们能灵活玩转虚实;
身体的灵敏,筋骨的柔韧,内气的通畅;
就会自然附着于身体。
所以即使从这个角度看:
虚实也是理解和把握太极拳精髓的关键问题;
所以我说:上下一条线,脚底阴阳变是关键!
而若练来练去还是不知道哪儿该实,哪儿该虚;
最后必然做成太极操或与太极操无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
敬于才华,合于性格;
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生就是这样!
和漂亮的人在一起,会越来越美;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
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
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
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
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
借人之智,修善自己;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行拳起势,并非两手简单地往上一抬就完成了起势的动作;
而是通过起势动作虚领顶颈、双手上提、松胯沉腰、气沉丹田;
而达到从无极到太极的阴阳分开的状态。
行拳不可不知虚与实的辩证法。
所谓实,即指带劲的,外发的,显露的;
虚,即蕴蓄的,虚空的,内敛的。
实主要是为了稳定和乘势蓄劲发劲;
虚则在于灵动变化和引进落空。
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皆有一虚实。
行拳中不能教条地理解虚实变化;
而要因势决定虚实!
这也是许多太极高手皆心知肚明而不轻易示人的。
如果死守教条,不能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似虚非虚,似实非实;
如何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更遑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已动”。
而当我们能灵活玩转虚实;
身体的灵敏,筋骨的柔韧,内气的通畅;
就会自然附着于身体。
所以即使从这个角度看:
虚实也是理解和把握太极拳精髓的关键问题;
所以我说:上下一条线,脚底阴阳变是关键!
而若练来练去还是不知道哪儿该实,哪儿该虚;
最后必然做成太极操或与太极操无异。
我:
今天的作业:希望大家看了拳理拳法后;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咯!可以吗?全体都有!
王祖更:
起式行拳,脚底动作与手部螺旋动作需同步运动,手足同动
丁玉英:
全身的总虚实在于腰隙的转换 ,腰动四肢动,起势也一样
田焕春:
@顾旭 没拍过,医生说是根腱炎或根腱拉伤
田焕春:
可吃了药也不管用
田焕春:
师父,晚上好!
田焕春:
送我花也不管用的
我:
那就南京来,帮你治咯!
我:
别忘了,还有作业哟!
顾旭:
@杨锦富 老师理论讲解的这么透彻易懂,作业只能按理论结合体练争取身知了。我认为这才是最圆满的作业
顾旭:
@榴莲溜溜 和刘翔一个病吧!好像是得养。不让他吃劲。我身边有位拳友也是这样。还是去医院
顾旭:
祝你早日康复
郑建明:
虚以灵动,实以支撑。虚实可以随实际需要变化。比如单鞭,可以左脚实,也可以右脚实。
郑建明:
又如六封四闭,最后一个动作,既可以右脚实,并旋转催动右手,也可以左脚实并旋转催动左手。又如正练和“反练”,师父说过无所谓正反,意思是依照虚实开合的需要练拳,左右是同样道理。
陈忠泽:
师父早!师兄师姐早!

我:
@王祖更 你好!这就是三字经里面的:上下随!
我:
@南京郑建明 你好!你说的就是:偏沉则随!实与虚关系。
我:
希望大家看了拳理拳法后;都能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咯!可以吗?全体都有!
我:
@顾旭 你好!首先是认知,则心知,再身知!
需要穷其一身的精力去悟练。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田焕春:
@顾旭 好的,谢谢了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我:
@南京郑建明 你好!你说的就是:偏沉则随!实与虚关系。这就是哲学。所以我说太极拳是哲学拳咯!讨论矛盾的对应统一。周身一家的和谐统一。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花雨:
脚下生根,大椎虚虐上领,尾闾千金坠,无极到太极,双手棒球上行,尾闾下沉,上下一条线,脚下分清虚实,手随腰胯动,大拇指,大脚指,大雄向上领起,找坐在板凳上的感觉练拳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程卫:
今天在杨老师指导下感触最深的是:虚领顶颈,大椎领劲,颈部向上提升,而非百汇向上提升,要让头部保持放松状态(也就是顶头悬)。
新的一天,祝大家一天好心情~
刘胜春:
师傅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5: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是太极拳最为根本的一个要素;
是每一位太极拳习者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因为能松才能沉;
能沉才能柔;
能松柔才能轻灵;
能轻灵才能练就虚无气势;从而步入太极拳的上乘境界。
在盘拳走架的动态中,要全身松柔;
身体任何部位都没有丝毫僵滞之力;
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
即使有明师指导:
也需要经过长时期盘架的磨练;
才能逐步达到,而且是没有止境的。
这中间涉及到许许多多的要素;
绝大多数太极拳的要素;
都直接或间接与松有关。
有一不符合要领处;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走架的松柔。
盘拳走架首要的就是求得自身的平衡。
如果在走架中身势不稳;
为了使身体由不平衡变为平衡;
必须通过肌肉与关节的收缩;
来恢复平衡;
这样就产生了力量;
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紧张。
因此,掌握走架中求得自身平衡的方法;
对于实现松这一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在太极拳走架中求得自身平衡的问题;
实质上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已身体重心的问题。
在走架中,重心不断在两脚之间的上方往复变动;
且应始终控制在两脚连线的正上方(膝盖应垂直于地面);
绝不允许有所偏离。
重心离开两脚连线的正上方;
在力学上叫做重心偏离基底;
就会出现身体倾倒的趋向。
在行拳开与合的过程中;
重心是容易控制的;
一般不会发生身势不稳的现象。
但是,当遇开合变换、出脚收脚时;
就不那么轻而易举了。
为了有效地控制重心,使重心得以平稳转移;
从而实现行拳的轻灵、沉稳。
下面方法可以借鉴;
  方法一:如欲收回一脚为虚;
先外旋另一脚实腿相应的腰胯;
将欲收回之脚跟旋离地,使欲收回之脚全虚或近乎全虚(脚尖不离地);
再内旋该腰胯,并将腰部之劲运于胯,达于腿,牵动脚,将脚轻轻提起收回。
其劲必须节节连贯;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它的作用是:通过实腿腰胯的内旋,将身势调整中正;
在提起收回虚腿左脚时,重心完全位于右脚脚掌的正上方。
这样,在提收左脚时,右实脚只有垂直向上的承重之力,脚掌满地踏实;
全身其它部位的肌肉、关节,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特别是左脚的胯、膝、踝三大关节,得以充分松开,去完成下一个动作。
以左搂膝拗步接右搂膝拗步为例:
腰带左脚外撇约四十五度;
外旋(左脚)左腰胯,将右脚脚跟旋离地;
直到右脚接近全虚(右脚脚尖不离地)。
内旋(右转)左腰胯,左胯微沉;
用腰胯之劲将右脚轻轻带起收回左脚的右侧。
右脚不停,顺势向正前方沉出。
方法二:微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
或者微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
松肩是太极拳要领之一。
在太极拳的走架中;
一般说来两肩的放松并不是完全均衡的;
关键是有没有坠肘?
常常是应略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
或者微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
这样做的作用就是可以调节身体重心;
实现重心的平稳转移;
从而求得走架中的自身平衡。
太极拳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
太极拳脚的虚实问题;
实质上就是身体重心问题。
脚的虚实变化,就是身体重心在两侥之间的往复变动。
当重心偏靠在哪只脚的一边,该只脚就为实;
而另一只则为虚。
当重心完全位于一只脚的正上方;
则该只脚就实到极点;
而另只脚则虚到极度。
在太极拳的走架中;
两脚的虚实变换,应当是渐进的;
不可以突变!
要此虚一分彼实一分地过渡。
这就是说,身体重心的转移;
应当是连接的、平稳的。
如此才能使行拳如行云流水,既无断续处,也无凸凹处。
如果在两脚虚实的转换中;
略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
或者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
就能完成身体重心的平稳转移;
从而实现上述对脚的虚实变换的要求
再以云手为例:
在左云手的过程中,右脚由实变虚;
此进略微着意去松右肩,帮助身体重心向左脚方向转移;
当左腰胯外旋到右脚脚跟离地,
右脚近乎全虚(右脚脚尖不离地)时;
左腰胯内旋,并运用腰胯之劲,
将右脚提起收回到左脚的右侧。
注意,在左腰胯外旋、内转的过程中;
要继续略微着意去松右肩;
帮助将重心完全转移到左脚脚掌的正上方。
在右云手的过程中,左脚由实变虚;
此时略微着意去松左肩,帮助重心向右脚方向转移;
当右腰胯外旋到左脚脚跟离地,左脚全虚时;
右腰胯内旋,将身体重心完全转移到右脚脚掌的正上方;
才缓缓提起左脚向左横跨一步;
并在左脚横跨一步的过程中,
继续略微着意去松左肩;
将身体重心收控在右实脚的上方;
直到左脚脚尖接触地面。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09: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今天讲的内容没有人理解的吗?
丁玉英:
看了老师讲解重心平稳移动的方法,我想到了偏沉则随,不知理解的对不对
丁玉英:
偏沉(实)处带,偏轻(虚)处随。
陈忠泽:
师父今日从人体力学角度阐述了行拳盘架时如何做好松,沉,轻灵。非常透彻和深刻。其中还包含了重心平稳移动时,两条腿如何互为其根。只是不理解松肩如何帮助重心移到位?不妥之处,请师父,师兄,师姐指正。
丁玉英:
老师讲了重心移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外旋承重腿腰胯,把虚腿脚跟带离,让虚脚全虚,然后再内旋该腰胯将虚脚收回实腿旁边。一种是用意去松虚脚一侧的肩,这样一侧全虚,随实腿自身重量的沉,被动的随到实腿一侧,使重心平稳移动。
我:
@英英 你好!充分理解了偏沉则随;你的拳架应该就没有问题了。恭喜你!
我:
@陈忠泽 你好!能理解偏沉则随吗?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玉英:
@杨锦富 谢谢老师讲解,让我对偏沉则随有了认识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丁金星: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花雨:
师父讲的偏沉则随我还不能体会在拳架中,先学习让心知道再慢慢身知,这将是慢长的过程,师父每天辛苦教学,非常感恩,谢谢师父祝师父和大家开心每一天!每到年关就非常的忙,最近没好好学习,希师父原谅
顾旭: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郑建明:
@周雨 这个主要是松胯,其他是自然而然的。胯一松,松胯一侧必然下沉,带动身体,另一侧则随之运动。
郑建明:
重点都在胯上
花雨:
谢郑师兄,
郑建明:
对比脚趾抓地和趾根落地会发现,趾根落地更牢靠,更容易产生吸盘感。师父的指导要靠实际练习才能更好体会。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所有人从今天开始外出半个月,将不能参加学习。预祝各位新年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09: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劉奇:
今天觉得之前站桩时过分用力是太刻意了,老是想绷住后背。以后要保持大椎领劲,然后坐着就行。
劉奇:
还是没有理解松的概念,距离练到更还早着呢
丁玉英:
要想练好拳也需要调心,慢慢的将我们的心猿意马拴住让它安定下来。要学会让它“放松”,心静体松,只有心里放松了身体才能松的下去,当掌握了练拳的方法,也就是老师昨天说的掌握走架中求得自身平衡的方法,有了节节贯穿的整劲,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
程卫:
今天最大的感受是,实腿和虚腿在运动之时,迈腿出去不是刻意而为,而是松了实腿的跨,另一条腿自然随之往前推进~~
我:
@英英
丁玉英:
谢谢老师鼓励
我:
@英英 你好!感觉你的认知是相当的好!可否有时间再次抓拍一些视频看看;因为拳架是对心知的验证。
我:
@程卫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9: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雨: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中国传统节日,小年,愿大家合家幸福吉祥!小年是春节的开始,小年是回家的希望;小年是团圆的前兆;小年是忙碌的开始;小年是孩子的期待;祝师父和大家小年快乐!送上一颗诚挚的心,愿小年到来喜开颜,奉上一颗希望的心,愿归家路上一切顺利,献上一颗祝福的心,开心迎接即将到的除夕,祝大家小年快乐,大年更快乐!
王祖更:
@程卫,你好。你今早录的杨老师的拳架视频麻烦百度云share给我一下,谢谢!
程卫:
@王祖更 师兄,我在试着传到优酷视频上,到时候我分享网址给大家就都可以看了
王祖更:
优酷上好像不能下载保存吧?
程卫:
应该可以下载的,您到时候试试,不行的话我再给您发一份
王祖更:
好的,多谢
程卫:

程卫:
上面是杨老师今天早上练太极拳的视频的链接,复制一下网址到浏览器就可以看了~
程卫:
有需要原视频的,又不方便下载的,可以在群里给一个邮箱号码,我直接发您邮箱
我:
@程卫 你好!可以给我qq邮箱发一下吗?
程卫:
好的~
我:
@程卫 你好!这个视频手机打不开。
程卫:
哦,好的,杨老师,我一开始在电脑上打开没问题,也就没细看了,我回去再试试看
王祖更:
@程卫 发个百度云盘共享链接吧,比较方便下载
我:
@王祖更 你好!
我:
@王祖更 杨老师太极拳视频—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3ODYzNTA1Ng==.html
王祖更:
@杨锦富 杨老师,优酷没办法下载,百度云盘是传视频文件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程卫他们应当都有百度云盘账号的。
程卫:
@王祖更 师兄,我先发一份给您吧,你把邮箱发我,百度云我明天不在办公室,没有网,传不了,不过我下午发过给刘奇的,手机上转发一下邮件就可以了
程卫:
后面有网的话再传百度云吧
王祖更:
谢谢,不着急的,等你有网以后再说吧。我没有QQ邮箱。
程卫:
嗯嗯~那后面我传好了再给您说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劉奇: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丁玉英: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花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上午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1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玉英:
老师,您的拳架无可挑剔,只有由衷的赞赏!
我:
你家的儿子愿意学吗?
丁玉英:
呵呵,老师,他愿意学,就是离的太远,还得等待机会去您那里学
他过年能放二十天假,还准备在本地学学陈式拳,想抽时间在这段时间连下架子,我还想问问老师,这样先学行不行
年轻人总是不能静下心一招一式的学,他想趁着放假把架子学下来,只要他想学,就好办,他会慢慢喜欢上练拳的
我:
没有基本功的拳架,容易误导,会有事倍功半问题。如果明理了,会有事半功倍的功用。
丁玉英:
其实我知道他这样的学习并不太好,因为我们本地练陈式的都不懂理,没有内在,这样他胡乱学,会被误导,再改不太好改了
我:
套路是人编的,关键是基本功。
丁玉英
嗯,主要是练功
我:
太极拳的基本功97%人没有。
丁玉英:
嗯,我们这的人没有一个我能看上的,都不懂理,内在没有,肢体动作也不到位
我:
现在河海大学和我学习的人;以前都是学习过几年的。现在觉得应该反思。
丁玉英:
与其和不懂理的人学陈式,还不如和我学杨氏,毕竟杨氏的架子我还熟悉点,他说他喜欢陈式,想学陈式
嗯,大部分人走了弯路,等到明白时,已经浪费了好多时间和精力
我:
太极拳就是一种啊!
丁玉英:
在我们这里,向我这样认知的极少,大多都是练架子,不懂理法;
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操;
我:
你看我的拳架是什么式啊?
丁玉英:
呵呵,是一种,但杨氏陈氏比较套路不一样,我比较熟悉杨氏的套路
我:
我是在练势。
丁玉英:
呵呵,老师不管练什么拳都能打好
练好
我:
套路是人编的咯!
丁玉英:
嗯,您是高层次的
是的,不要执迷于套路,而要向内在学
我:
难道你希望你的儿子还走弯路吗?
基本功
丁玉英:
我不希望他走弯路,如果离的近,当然会去老师那里学,这样他会听老师的
他现在主要的就是练站桩
我:
关键是缘分!太极缘。
丁玉英:
是的
我:
你有吗?
丁玉英:
呵呵,没有,如果有我不会是现在这样,所以我希望儿子能和老师有缘
:
我是你们之间的桥梁纽带,就看他有没有这个福分了
当天说放假想学套陈式拳的时候,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主动想学拳了,忧的是他和别人学会走弯路
当他
我不能和老师学有我的苦衷,实话告诉老师,我因为身体原因两年没有练拳了
我:
气血贯通百病消
丁玉英:
2013年7月份开始学拳,学竞赛套路一年,到14年的八月一号开始学陈氏,两个月老架一路,和几个拳友一起跟一个陈式拳的老师学的,连下架子,十月一那天我就退出不在学了,因为那时候我就清楚的认识到我不能这样学下去,我要自己一个人练,感觉自己比较适合练杨式,先从杨式开始学理法,于是我看网上视频,自学了一套杨氏传统套路二十八拳
:
那天给老师拍的那一小段视频就是二十八拳的前一小段,我们这的人没人会练这套拳,我看网上视频晚上学了三天连下了架子
然后我就自己找了个地方,一个人练拳,每天五点起床,收拾完,六点到公园,先热身,踢腿压腿等,然后练半个小时太极步,练半个小时云手,在把二十八拳练两三遍,就差不多八点来钟了,回家吃饭去店里
:
我从小到大手脚都冰凉的厉害,夏天也是如此,我练竞赛一年都没有一点改善,练拳身上出汗,但手脚却冰凉,说明没有练对
:
在我14年十月开始自己练开,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练定步云手,突然觉得一侧大腿发热,那种热有电流涌动的感觉,第二天两个腿都有热感,这种热从来没有过,在练太极步的时候,突然觉得背着的手热了,不是每天热,是说不上哪天就热了,热的开始频繁,在从公园往回家走的时候,突然觉得脚也热了,这些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更何况那会儿我们这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我想我练对了,只练了一个多月就有了热感
:
但好景不长,练到整两个月的时候,身体出了状况,记得清清楚楚,我从十二月一号开始不练拳,我自己一个人练拳只练了两个月,算算到现在,我是不是整整两年没有练拳了,您在朋友圈看我和儿子拍的练拳照片,那是天气好的时候,按耐不住和儿子出去练过两三次,仅此而已,两年来就没有练过,您看我上次在店里拍的视频,是不是感觉腿功不好,有点摇晃啊,那段视频完全是我只有凭心悟打的拳
:
所以上次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当您徒弟,我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只能让儿子做您的徒弟了
我:
是练拳方法问题,出了故障;一定要用练拳来纠正。
这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丁玉英:
虽然身体现在在逐步康复当中,但还不能练拳,这也是我的悲哀,我从不想提起,提起就心痛,就连我们本地的拳友,我都没有告诉为什么不练拳,他们总是惋惜我为啥不练拳了,因为我虽然只和他们练了一年多点,已经在本地是佼佼者了
:
现在提起还感觉好点,以前每每想起不能练拳就要苦一鼻子

是的,没有老师在跟前教,没有人更正错误动作,再加上自己练的刻苦,所以练伤了
自从练伤了,我就学习拳理,我也知道了为什么会伤,我现在只能转为内练,练静功
如果我能练拳,我会很快上身的,我的感觉也比一般人感觉好,就是平时轻来轻去的做做动作,胳膊手的麻涨热感就有了
:
和老师啰哩啰嗦的说了这么多,这样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我,也希望老师不要和其他人说起
因为我的学拳经历,我想让儿子能喜欢练拳,能有个好老师教
:
过年前后时间太紧了,老师也忙,如果不是过年,放假这二十天我会让他去南京和老师学的
我:
我是看中你的悟性哟!
丁玉英:
呵呵,知道老师是爱才之人,不好意思把我说成才了!
呵呵,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就是练不成拳了,我才开始专注于学拳理,练静功,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
所以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否则我也许和老师不会认识的
:
我的右腿膝盖练伤了,最主要当时店里正忙,还要去北京上货,没有得到休息,加重了病情,现在逐步恢复当中,感觉越来越好了,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完全好
:
我也曾尝试站桩过一段时间,每次站15分到20分不等,站桩时很快全身会发热,后来小腹发热,有震动感,大约站了二十来天,又顾及膝盖,就没有再站
我:
膝盖相住,大脚趾领起,五个脚趾根扣地,与脚后跟一样,扣住地,形成吸盘一样,脚底的涌泉就空了。
我:
膝盖不受力,就没有问题了。
丁玉英:
老师说的膝盖相住是什么意思
我:
这就是我经常讲的坐在板凳上练拳的感觉。
就是棚住
丁玉英:
膝盖相住就是膝盖有互撑之意吗
我:
相膝就是这个意思
我:
是的
我:
关键是脚底
丁玉英:
哦,脚底涌泉要空,脚后跟和脚趾根贴住地,大脚趾领起
我:
含三空:就是脚底,手心,胸空。
我:
身备五弓应该知道吧!
丁玉英:
知道肢体上的,身弓和两手两脚
两胳膊两腿
我:
南京来,对你这么聪明的人,一点就通。
丁玉英:
呵呵,想着等腿好能练拳的时候去
我:
练拳方法不当,走火入魔。
方法问题解决;就会气血贯通百病消!
丁玉英:
练拳方法不懂的人太多,受伤害的就是练的刻苦的
呵呵,老师是说早点去学会方法,会好的更快
我:
方法不当,怪罪于太极拳不好,是不应该的。
我:
当然!
丁玉英:
是的,我从来没有怪罪太极拳,我认为太极拳是所有运动中最养生的
我:
那你为什么不学?
丁玉英:
呵呵,不知老师年后有没有时间,也就是正月二十之前!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1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

      一个拳是不是太极拳,不是看他的外形的动作,而是看他的运动原理,

    运动原理符合太极拳,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太极拳。

       何谓太极拳的原理,身体内部的物质的辩证运动,叫太极;

带动外部的形体,产生拳。

    身体内部的物质的辩证运动主要是指“气”运动。

内气怎样才能运动呢?还是从调整骨架开始。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提顶、涵胸、拔背、松肩、沉肘、 腾 挪、 尾闾正中、分清虚实;

    什么是身法?

   身法就是身体的姿态,而决定身法的就是骨架的位置。

    一个太极拳动作的运动原理是这样的:

    首先用意念控制脊柱、内脏周围深层的一些肌肉群,

这些肌肉群一般人是不能去控制它的;

但是经过练习之后就能控制它,让它来调整骨骼的姿态,把骨架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同时放松骨骼肌,内气流动就顺畅,带动外部形体产生运动 ;

这就是一个太极拳的动作的作用过程。

    骨骼中最重要的就是脊柱了;

所以太极拳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调整脊柱的姿态;

太极拳的最大的秘诀就是以脊柱行拳。

把尾闾往前翻,消除腰部的脊椎弯度,再下巴微收消除颈部的脊椎弯度;

有往上顶的意念,向上下伸展脊柱;

尽量把脊柱拉成直线而且这时,是最利于气血流通的状态。

   同时大家知道脊柱两侧就是最最重要的经络大通道---督脉;

所有内脏的腧穴,也都在脊柱两侧;

所以这个运动对所有内脏的气血流通帮助极大!

    太极拳和其他运动最大的区别:

    其他体育运动,运动量最大部位往往是骨骼肌。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往往会自动增加骨骼肌的供血,减少内脏的供血。

而在太极拳的运动中,骨骼肌是被要求放松的;

主要是人体的气血在运动,而且通过调整脊柱等骨骼姿态;

加大内脏的供血,加速毒素的排出,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特别是促进内脏、骨骼、骨膜等深层组织的代谢;

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改变是一种质的改变;

能够彻底改善人的体质,祛除疾病,带来健康。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