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
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
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
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
內心善良,柔和,寬厚,必長福相;
那是多麼昂貴的化妝品都裝扮不出來的;
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
有些人,似荷,只能遠觀;
有些人,如茶,可以品;
有些人,像風,不必在意;
有些人,是樹,值得依靠;
一切皆緣也,可遇不可求。
顺其自然咯!
心柔順了,一切就完美了;
心快樂了,人生就幸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身上六势的小六合;
鸡腿:
手要藏,步要轻,把势走动似猫行。
前脚踩,后脚催,要把两腿合壹腿。
龙身:
手先锋,腰后攻,左右摇摆两靣通。
右边轮,左边旋,挺直腰杆合上前。
熊膀:
胸内含,背外拔,握拳献臂步要扎。
双背抱,单臂挭,御敌贴襟脚手蹭。
鹰捉:                                                   
上棚捋,下搂掳,抓住天把往下撮。
身腾纵,体落赘,上纵下赘拖把退。
虎抱头:
虎抱头,搜骨寒,把势起动顾打兼。
打是顾,顾是打,顾打齐发是真杀。
雷声:
丹田动,上下转,关闭“气门”喉上见。
气要沉,喷要提,“刹气”灌顶雷声疾。
眼似闪电,手似药箭,腰如盘蛇,步似钻。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0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早上好!这么早就起来了……
秦明珍: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王祖更 今天早上杨老师着重给我纠正了肘定位的问题,“出手不出肘,肘对胸门口”;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还真挺难,平时走架时肘很容易往前往后乱动,一动身架就散掉了。
@功科 最难的是一直领着大椎穴。
外面的人拳架根本就看不到咯!
只知道百汇;错误的教材,误人子弟咯!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0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太极拳的“三劲”。

练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

暗劲或着说闷劲不能丢。

什么是暗劲闷劲,就是意念劲;

具体指“三劲”;

也就是行拳时在意念支配下;

保持棚劲、根劲、腰劲永远不丢失。

什么是棚劲?


掤劲就是练太极拳时的张力。

太极拳是圆柱体的运动;

圆的边始终是棚住的,丢了一点,圆转的就不灵活了。

所以要求全身棚劲始终不丢。

下盘,有如“行拳骑水牛。”

慢中裆要撑圆,两腿有如夹住牛背,也就是我常说的裆内有合劲。

上盘,意念“空手把锄头。”

既行拳无人似有人,手如握锄干农活,要棚展开。

也可形像地比喻抱着孩子挤车。

就是好比我们抱着自己孩子挤车;

出于母爱父爱,我们的手臂会不由地彭起一种张力;

来保护孩子,生怕别人把自己怀中的孩子挤着。

但是,这种张力又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张力太大,一是挤了别人也会不干;

二是怀中的孩子也易掉下去。

这种拓又含地保护自己孩子的张力,就是掤劲。

什么是根劲?


根劲就是练太极拳的母劲来源。

还看挤车抱孩子;

要想不让怀中的孩子被人挤着;

除手臂有棚劲保护外,还要身体要站稳;

身稳要求两脚要站稳,脚稳要求暗劲吸地;

而且两脚劲要随人挤动而相互转移。

这正如太极行拳。

练太极拳要求下盘要稳要实,八面支撑;

同时要随招势需要;

脚下的暗劲要虚实转换;

偏沉则灵,双重则滞。

练太极拳要培根,要练根劲。


这好比一棵树,根深发达,才会叶茂;

才能抗住大风的催击。

练太极拳身稳,立身中正,是脚劲吸地的表现;

脚下不乱动,根节则明;

行出的拳才显劲道,柔中寓刚。

这跟大树根深杆壮一样。

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就说明太极拳的母劲根源在脚。

行拳时脚应该时刻要舒展吸地;

如渔民赤脚站船头;

脚一定要踏实,但涌泉穴要空。

脚吸地给大地作用力,落地生根;

而大地会给我们反作用力;

便有了行拳发力的本源。

棚劲的劲源就在于根劲的节节贯穿而来。

什么是腰劲?


腰劲是行拳中的腰胯带动力。

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主宰于腰就说明:

腰胯劲连接身体上棚劲和下根劲,起着枢纽的作用。

如何发挥好这个枢纽作用,跟丹田内气带动有关。

练对太极拳,腰腹丹田处就会有一个内气充足的球体;

像人体一个大轴承,丹田内转,内气催行;

助腰胯转动更有劲,运劲如抽丝。

所以练太极拳要突出重点:

一定要抓住棚劲、根劲和腰劲去练。

只有不丢棚劲,拳架才漂亮,防身才能招架。

只有根劲不失,功夫才能日渐上身。

只有用好腰劲,才能发挥枢纽作用;

确保根劲运达末梢使棚劲不丢。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先要明白什么叫“太极拳”。
太极拳“阴阳”也,即“分虚实”。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
太极拳中的“虚实”变化包括重心的变化;
内劲运用的变化等很多方面;
重心的变化在行拳走架中,始终要分清虚实;
在虚实的转换中完成整套拳的习练。
如何做到虚实分清呢?
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时,如何转换自己的重心位置;
使支撑身体重量的两腿做到“全实”、“全虚”;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
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
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
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
故腿曲至垂直为准。
重心的“虚实转换”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只有在行拳走架中懂得了“阴阳”;
也就是掌握重心的“虚实转换”;
才能练好太极拳;
这是太极拳入门之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真语:
1、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
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
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
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
太极拳下盘的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
2、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
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
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
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
3、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4、弓步的后脚,不用时为虚,可以稍许弯曲;
用时为实,接对方之劲力卸落地面时后脚伸直;
发劲时后脚蹬地由实变虚,亦可伸直。
  5、“松肩坠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
“ 肩关节”好松,肩胛骨难松。
只有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又利于气沉丹田。
6、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
如果腰胯在这个势完成运动后;
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胯与四肢的运动已脱节。
7、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
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
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
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势下沉;
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松沉。
8、当练拳中出现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
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一定是方法错。
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
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
但不要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
9、太极拳的精髓就是练出松沉劲;
脚下生根的松沉劲是基础劲,是底层劲,亦叫母劲;
其他劲道都是由松沉劲展开生出。
如身上无松沉劲而谈练整体劲,那是没用的空话。
10、只有松胯圆裆,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
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
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
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11、训练是要从拳架、功法中去练松。
12、练拳开始,平送腰胯的练法,不能有较明显的起伏;
要靠腰胯带领四肢,凭着两腿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行拳。
这样的练法长功较快。
13、太极拳的最大的特点是讲求松柔;
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
松的目的是为了用;
紧的用途就是一触即发,是刚劲。
“松”在外表可以看见;
“紧”在外不明显,主要是在内的意会。
柔中求刚,刚柔相济。
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
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
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
不然就丢了,找不到绳了。
14、腰如中轴是松活。
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
提高腰部活动的灵活性。
正直就是腰脊竖起、伸直。
腰是崁在胯骨中点而随着松胯转动的;
不是转腰,而是转腰胯,不要分开腰和胯。
15、手似两扇门,全凭步赢人(腿打人);
太极拳讲究手上八法劲、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
攻其首,尾进;
攻其尾,首进;
攻其中,首尾俱进。
人的躯干四肢,手身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6、不懂劲道与势法都是白练浪费时间而已。
练太极拳不是从套路开始,而是从劲道与势法开始。
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
17、太极拳中的虚实从意念上说;
如果意念集中于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
再从动作来说,攻防实质的动作为实,迷惑对方的假动作为虚;
从动作局部来说,支撑腿为实,辅助支撑腿为虚。
虚为阴,实为阳;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
在实战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有机转化,借力打力。
18、太极拳发人时如无引劲;
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对方失重跌出,
此法多多少少有点犯顶抗之病,属于低级阶段的东西;
发人时如含引劲,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
无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属于中高级阶段的东西。
19、太极拳的 “接劲”,是对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来时,我方承接运用之法。
“接劲”好比一个重球击来,我“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
所以,掌握了太极拳的接劲,也就掌握了太极散打的高级技艺。
20、所谓舍己,并非真的“舍己”;
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
乘虚而入,避实就虚;
因势利导,后发先至。
引进落空合即出!
21、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阶段的功夫;
如方向、角度、力点、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
接手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要训练拳架式子的打法应用;
当打法与内功整合之后就可练习自由搏击了。
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
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
太极拳所练的“接手法”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
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
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
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
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
“接手法”既需要明师指点;
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Prxiangshan乔卉 杨老师好!大家好!
@程卫 一定有时间就多练习,不负杨老师厚爱。
@刘奇 有啊有啊,最近一直都在体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感觉,手是被动,腰带手,但是脚上的劲不是能很好的传递,还需多加练习。
@刘胜春 师傅上午好。
拳友们大家好。
师傅对引进落空合击出讲的太仔细了;
就是推手高手也说不出左中右。
谢谢师傅!
有几月没主动找拳友推手他们找我推手互练仍然运用自如不比他们天天练的差。
这就是师傅拳理拳法教的受益非浅;
有明师在教就是好!
谢谢师尊。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0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电是生命的唯一动力。
水力发电,靠涡轮增压。
宇宙生电,靠星系环流。
电闪雷鸣,靠对流环绕。
生物之电,靠内气旋转。
大脑生电,靠尾闾螺旋。
太极发力,靠臀部转圈。
机床做工,靠底盘电机。
生命存在,靠细胞发电。
生命质量,靠正负平衡。
癌症出现,缺离子负电。
身体强壮,必太极旋转。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0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出丹田手撩阴,气提手起紧附身。至口翻手遂气发,气回手握步即存。
未用熊行先秀身,鸡行大劈要定真。迊风单把拍去疾,唤来左滚肘前欺。
回马转身加罡钻,对心入锤劈靣掺。猛虎扑食手当先,予备缠封放心宽。
出手眉头发翻掌,左右云拨迎靣闯。迎靣前手跟后手,偷手搂手叠双肘。
寒鸡上架手底藏,挑裹打去彼偏方。蹲身出手挂反掌,再变马击迊靣堂。
朝前一蹦双爪递,呼吸抓了脸上皮。有钩有挂有搂批,一来一往疾中疾。
两手互换快取蒂,拨拍妙挑添押奇。拳把欲得此中妙,悟出诀赜自不迷。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09: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意陆合拳之灵劲
1.踩:前腿踩后腿轧,身体前窜两腿凹,十趾抓足心抬,鼎足四平沉下来。
2.扑:手前抛步前跨,身体前探手扒啦,肩要拔手要扬,好似猛虎扑羔羊。
3.裹:裹要严水难入,上下裹似壹棚屋,合势阴和式阳,横扫千军威难挡。
4.束:束如球就如蛋,欲腾蜇龙伏海滩,熊守洞鹰欲飞,虎抱搜骨壹小堆。
5.撅:发寸劲触彼泛,玉手抚琴弦要颤,聚六合阴阳掺,灵劲上身天地翻。
       注:上五字(灵)下五字(劲),灵劲也!
练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