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坚持十分钟,螺旋重复出奇功。
旋转裆胯成螺旋,松腰活胯血气连。
腰眼稳固裆胯绕,核心裆胯杠杆力。
主宰于腰劲达稍,松活弹抖末梢拿。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动作重复练就是专家;
重复的动作用心练就是贏家。
头顶平衡,立身中正,小腿垂直。
这三个基本动作,做到了就是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原理。
人体意念滑轮组,改变来力的方向。
九大关节九滑轮,定活滑轮要分清。
脚定手活梢节组,肩定胯活根节分。
裆活头定阴阳对,大腿小腿动静功。
上肢下肢同样理,定活滑轮反安装。
命意源头在腰隙,胸腹折叠腰定轮。
腰为主宰中定核,裆话腰定滚周身。
动静之机宏观理,微观滑轮九轮功。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全套滑轮组,定活滑轮动静分。
节节贯穿九关节,全靠滑轮贯其中。
脚定手话梢节力,肩定胯活主四轮。
小腿扎根垂膝定,大腿升降活胯功。
小臂肘活肩臂定,上下相反阴阳成。
裆话头定上下斛,中腰固定大滑轮。
一动全动滑轮组,牵动四两拨千斤。
动静之机宏观理,微观旋转九节功?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梢互绕中节转,必会锂鱼跳龙门。
气沉丹田是此理,有升有降命门功。
中节就是定滑轮,根梢上下拉锯功。
太极盘架基本功,贵在坚持日月中。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9: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三动三不动摇。
上头不动静平稳,下头铁裆翻天滚。
后腰不动中轴稳,前腰丹田意气滚。
小腿不动根基稳,旋裆转胯臂力滚。
三动三静是原则,错位相反自己滚。
强身健体太极功,相反伤身变残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8: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劲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的来说是首尾呼应,裆腰的根节与脚手的梢节呼应。
中节胸臀折叠起承上起下的螺旋l旋转的主体作用。
肢体放松.既可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
也可顺着地面反作用力向上松;
还能在这上下两力的综合作用下向周围各个方向松。
在所有方向的放松之中,向下松是最基本的;
第一重要的,是产生向其他方向松的母松。
向下放松贵在一个“放”字。
像把肩上、背上、手上、腰胯上的重物放到地下。
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放.把骨架放顺;
让皮肉像晾在衣架上的湿衣服似的挂在骨架上自然垂坠。
真正放松到脚下了;
放下的部位就有沉甸甸的感觉;
就能感受到自身的重量。
向下放松,体内意气就像水中泥沙向下沉。
因此也叫松沉,或简称“沉”。
沉生定,沉生轻,沉生膨,沉生神;
沉是太极拳一切劲力;
一切动作.一切技艺的源泉;
是“用重量不用力量”;
用重力不用体力练拳的前提。
重力就是地球的力,再反弹上来落下的力。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意不用力的几点看法:
一、太极拳的意识。练拳时头脑中没有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作开始后,随着运动而思考下一动作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
"先在心,后在身”。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
二、切忌把意识贯注于呼吸或劲力上。
如果把意识作为呼吸的途径,想呼就呼,想吸就吸,这样就会出现动作凝滞;
不能获得吸则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的较高技击效果。
如果把意识放在劲力上,有意识地去用力,就会造成动作僵硬。
就会周身气阻不通,就会出现病变。
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以致有气者无力,无气无力者纯刚。
通过大脑的感觉思维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体上。
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   
三、如何用意识指导实践呢?
太极拳预备势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头正、眼平视,这仅仅是外形的要求。
而意识的要求则是从上到下用意识来蓄养精神,下颔微收,虚领顶颈,沉肩坠肘;
指松如戳地,两臂微微内合,胸肌松弛,能涵胸自能拔背;
做到脊背舒展自然腰胯放松,裹裆溜臀,尾闾中正,两膝自然伸直。
通过自上而下的意识引导,使其周身放松,轻灵、敏感能力增强。
在盘架子过程中,时时处处也能用意识来暗示自己。
从身体内来讲,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时刻都在蓄劲,含有技击的意念;
从外形来看,动作轻松,变化圆转自如,精神内敛,稳如泰山。
盘架子中努力做到有人若无人,无人人打影。
相反,如果没有意识的引导,盘架子中就会出现盲练;
失掉了拳架中一招一势真正的技击意义;
精神萎靡,似如木鸡,动作形式化或动作与意识无关;
出现轻飘浮散或是动作僵硬,若牵一发而全身皆动的现象。
故此,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
以意运臂、以气贯指,这样久久练之才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
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
因而,练习太极拳从始至终必须思想集中;
用意达身不滞心,以心运身;
这样不断地强化自己内意识;
久而久之,练习自如,意到身到劲自到,粘之则发。
四、太极拳的动作在意识引导下进行,也就是在大脑的支配下活动。
但是怎样才能进一步的加强意识;
使其真正符合“意动身随,势势存心揆用意”的练拳原则;
我们不妨从动静的两方面来练习
(一)静态桩功--站桩。
站桩就是没有一招一势的活动形式,是一套固定不动的拳架子。
练习时就是从拳路中随意拿出一个动作;
摆好姿势,固定不动,用意念指导动作。
上下贯串一气,尾闾中正神贯顶。
这样的练习一则提高意识的能力;
二则增强了下肢力量,使其在盘架子中周身松沉。
(二)专门性练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它的技击意义;
要用意养蓄精神意识来引导动作。
在初学太极拳时,因为不懂技击的意义和方法,故此要结合套路中的动作培养自己的意识;
也就是在未动之前先想动作,随之,运动之后边做边想下一个动作。
把意识与动作结合起来,使意、气、劲三者合而为一。
五、随着动作的熟练,用意也就能逐渐细致起来;
随着动作的变化而不断使意识深刻化。
用意识指导手臂和各个部位的着力点(接触部位);
逐步做到以意运臂。
在这个基础上练拳时,要结合技击方法用意;
有人若无人,无人似有人。进行假设性而含有技击意义的练习;
根据技击技术的原理;
用意识引导手臂的各个着力点的转换;
全神贯注,以意领先;
这在太极拳盘拳走架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
意的灵活性究竟有多高呢?
可以说几乎可能无穷之大;
因为它的隋性几乎可能等于零。
所以说太极拳最着重的就是虚实的变化;
每一动都要有虚实;
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实。
虚实的变化都是通过意识的转换;
即有意所注者为实,否则为虚;
此时之虚并非无气,只是无意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0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建明 今天练拳过程中,感觉阻滞感是在过程,鞭梢劲是在末端,一慢一快,快慢相间,两者都不能偏颇。 特别要练习好定式间的过门。

@刘奇 杨老师早,师兄师姐早。
@明珍 @丁玉英 @顾旭 杨老师早,师兄师姐早。
@田焕春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周雨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功科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郑芳文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刘胜春 师傅早上好。
@刘奇 最近感触颇深的一点是杨老师给我说的避免双重,拳架中大部分动作两腿上的力都不是五五开,应该是四六或者三七分甚至更大,这样的话转化会更快,实腿虚腿分得清了,两胯偏沉依次走更容易些。
@郑建明 手上也不能双重,有主次。
@刘奇 这个还没体会到。。。再多练练,多谢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09: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刘奇 最近感触颇深的一点是杨老师给我说的避免双重,拳架中大部分动作两腿上的力都不是五五开,应该是四六或者三七分甚至更大,这样的话转化会更快,实腿虚腿分得清了,两胯偏沉依次走更容易些。
@郑建明 手上也不能双重,有主次。
@刘奇 这个还没体会到。。。再多练练,多谢师兄
程卫:
杨老师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今天练拳主要体会了沉肩坠肘的坠感,如挂满水滴的竹子,坠于空中,在坠肘的同时,沉下肩,那是一个松沉感,自然的顺势而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