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太极拳不可不知“引”。
什么是引?所谓引是指两个动作之间的连接。
太极拳运动轨迹是螺旋缠丝;
无论开合、上下、左右、前后,处处走弧线;
这些空间的圆,环环相扣,绵绵不绝,无始无终。
每一个动作结束时,要求充分放松;
开时气贯末梢,合时气归丹田。
上动未停,下动又起。
这上下动作的连接在太极拳中称之为“引”。
引的规律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引是太极拳的精华和绝妙之处。
它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关系到太极拳阴阳转换;
虚实开合的变化。
没有引,太极拳的动作就无法圆滑过渡;
没有引,就无法实现折叠转换;
没有引,螺旋缠丝劲就无法绵绵不绝。
太极拳动作无处不缠丝;
螺旋缠丝圈有大有小,而引是极小的螺旋缠丝圈。
这种螺旋缠丝圈源自丹田的开合旋转;
以内气贯串,能化能发,奥妙无穷;
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精华;
舍此则无以言拳。
螺旋缠丝圈有大中小之分,引就是练习小圈。
引的实质是松沉,是小圈转关;
是丹田气的旋转。
由大圈到中圈;
由中圈到小圈;
由小圈到无圈;
浑身处处皆太极。
挨着何处何处化,挨着何处何处击。
圈小小到无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
练好引的关键是用内动带动外动;
心静体松,精神内固,丹田旋转,引领全身;
以根节催动梢节;
动作似停非停,将展未展之际;
心意一动,“引”则油然而生。
引是自然而然的,是松沉的表现;
不是故意做出来的。
不可为了做引的动作;
故意把拳打得一顿一顿的。
引从外形上看,以不露痕迹为上品。
引在推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人接手后,轻轻一引,即可化解来力。
能引,则能做到劲由内换。
由于引的圈子很小,则可做到在不动身形的情况下化发自如;
即引即发,原地风光。
只有把引练好了,才能行出太极味;
才能使整套拳如抽丝挂线,绵绵不断;
似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引是太极拳螺旋缠丝的细微之处;
乃太极拳绣花之法,须默识揣摩;
细心体悟,才能真正学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