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外练形,内养气。
养气要求:呼吸自然,气聚丹田;
日渐充盈,壮实腰腹;
进而让气下沉,敛气入脊骨;
注于腰间,后撑命门;
催劲起于脚根;
主于腰间,发于脊骨,形于手指;
形成强大劲流。
这正如地震引起海啸一样的威猛;
假如腰胯抖动是地震;
那么引动的内气又催形,便堪比海啸。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4: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不断练拳的深入;
太极劲会渐渐体现沾连粘随;
不顶不丢,舍已从人;
顺着彼攻势弧线切线引化;
引进落空,再逼彼到死点;
待我得机势时,向彼中心发劲。
换劲是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时;
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过程;
是去僵化柔、让气劲上下通达的过程。
僵劲去除一分;
身体轻灵一分;
内劲增功一分。
换劲后这种轻而不浮;
稳而有劲的拳势会让人拳后感觉神清气爽。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劲”是什么?劲是阴阳,劲是练太极拳的大道。
一举手投足就能看出来的是明劲;
明劲在外,属阳为动;
暗劲在内,为阴属静;
内动是看不出来的。
劲是阴阳的统称;
所以与人动手只用阳劲很明显;
劲刚,过刚必折;
如只是阴劲,柔弱无力,过柔必废,不实用;
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方为懂劲。
阴阳相济是刚中有柔,柔中带刚;
如水火既济状;
在实际动手中的随意变化;
太极拳就是阴阳、刚柔、虚实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4: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本无法,动便是法,法于阴阳,静之则合。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
由动而分出阴阳两仪,所以说动是法源;
是一阴一阳的大法;
大法天地阴阳生万物;
在太极拳运用上,能知阴阳变化的,
在与人动手上就能发挥不可胜数的阴阳变化。
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
太极拳的动手实践用招式来讲解,是大错特错;
招式的变化是外家拳的手法应用变化;
明劲在外,来势高些低些,拳打的长些短些;
只是能见到的一些招数变化;
无论如何变化也无法达到不可胜数的阴阳相济的程度。
只有在明太极之理;
真正练到懂劲后方可达到无穷的阴阳变化;
学以致用,真懂会用太极劲法才能会实战;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不明太极拳之理;
不懂劲法,不会练和做;
只会练套路,练得再好;
也是空练一场而已。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动之则分,太极拳是阴阳相济的;
开为分,开中要有合有静。
练时合中要有开、有分。
行拳中,练劲中都要略加带进去,意念不要太重,无过不及。
练拳体悟、体感很重要;
喂学生劲,让学生体悟内里的变化。
太极拳是不偏不倚的中庸拳术;
一动手要不丢不顶,舍己从人;
要无过不及,练时过不行;
过为丢,不及不到位不行;
如不及擎不起人,要知劲之用;
同时有顺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在劲路练习中同时体现。

太极拳是粘拳,是掤劲拳,上下左右都须掤;
犹如周身的弹簧劲;
动哪儿周身处处是拳;
这些都是劲的变化;
不是力的变化。
太极拳是不动丝毫之力的拳术;
仰之则弥高;
俯之则弥深;
这是一种圆的轨迹配形运动;
同时有上就有下;
对拉拔长的状态;
要周身能轻灵;
要会借地劲,会借地的反弹之劲;
同时脚下如同站在地毯上;
站在厚草地,脚下有弹簧的感觉。
这就要求练者本身松柔到位;
轻灵活泼到位;
空透听劲灵敏;
放射出自身的气势来。
太极拳之为技也,极精微巧妙;
对付力量大要会借上地劲;
要与地结合,借地上的反弹之劲;
脚下踝关节放松;
与地面犹如海绵状的反弹劲;
八面支撑,有前就有后的胀劲;
与对方接触瞬间截住对方劲,返给对方;
周身如弹簧似的松胀;
使对方力量再大也无计可施;
其力大使不出来。
对付快手快拳要会引进落空;
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
不是力量的抗衡,不使丝毫之力。
练引进落空要一对一的两人对练;
找出让对方落空之劲;
互相喂手,不要求快;
要细心体会感悟,体悟很重要。
劲是一种道;
道是一种神化似的功能;
只能体悟,不能自见;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
无论怎么练;
自己舒服对方舒服;
要想学会懂劲;
必须亲自吃到梨子的滋味;
吃到体悟很重要。
练拳贵精而不贵多;
贪多嚼不烂!
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
不顶不丢劲;
借力打人劲;
引进落空劲;
四两拨千斤劲;
一旦掌握就是阴阳、刚柔、虚实的变化;
得阴阳变化的技巧为己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
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
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
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
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
不吃亏的是聪明人;
而能吃亏的是智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4: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人和别人过事儿总能保全自己利益。
比如做生意,他们做生意都能把利润赚足;
而智者绝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赔钱也做。
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
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
因此,拿得起来的是聪明;
放得下的才是智慧。
聪明人总把自己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脱颖而出;
而智者是让别人把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
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谈,因此是茶壶;
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因此是茶杯。
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4: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人聪明人注重细节;
而智者注重整体。
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
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
而智者能远离烦恼;
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
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
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
而智者多能顺其自然。
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
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多和谐。
聪明多数是天生,得益于遗传;
而智慧更多靠修炼。
聪明能获得更多知识;
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
反过来,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
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
而智慧靠心灵,即所谓慧由心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4: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
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
智慧能带来快乐。
因为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
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
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
但是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心。
因此,求才,聪明足矣;
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
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
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坠肘首先要松胯;
不松胯就不能彻底坠肘;
所以,关键在松胯。
松胯是太极拳的基础;
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点所在。 微信图片_2017042609343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松肩好处多,发力快如梭。
通经活血好,拉圾难藏窝。
采气从肩过,正气日日多。
虚空应万物,废物常排多。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