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5: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练习太极拳贪多求快;
会造成错误的定型;
错误的姿势如臀部外凸;
就会牵连出现腰和胸的前挺、腹肌紧张等问题;
不但对身体无益;
对将来提高拳艺也是大敌。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5: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太极拳应该从基础的,基本功学起;
从单个动作一招一势地认真学起。
练习单势以及基本功;
不但便于“动力定型”;
而且有助于专心体会动作细节。
这些单势动作是套路的核心、骨架;
练好了就等于构筑好了套路立架。
单势动作同样涵盖了完整套路的要领和作用。
应该耐心体会每一单势的要领和感受;
做到学会一势,掌握一势;
并能够运用这一势进行健身锻炼。
单势练习还有一个便利因素;
即不受时间、场地的约束;
无论室内、室外、时间长短;
少则左右重复三五遍,多则数十遍;
总能随心所欲;
把这些单个动作练纯熟以后;
练习套路就不在话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行拳时的“连贯圆活”;
“上下相随”;
“圆活”就是动作不能直来直去;
练习时动作要做得灵活自然,衔接活顺;
动作路线能按不同的弧线反复交换。
在动作要领上要特别注意由腰背带动四肢进行活动;
体会转腰、旋臂、松肩、垂肘、相膝、松胯。
“连贯”是指各动作之间都前后衔接;
不可出现停顿、突变和断续的痕迹。
全套动作要势势相连,运转不停;
犹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
像行云流水相连无间;
节节贯穿,一气呵成。
“上下相随”指的是上肢、下肢和躯干等各部的配合要协调一致;
上下连贯,手腕相随,周身协调、完整;
运动时,必须根于脚,主宰于腰而行于手指;
由脚而腰须完整一气;
腰背领动,手脚随动;
眼神随之,浑然一体。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好太极拳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
顺其自然,吸满当呼,呼尽当吸,呼吸均匀。
自然的“提吸落呼,开吸合呼”;
太极拳里“虚”与“实”就是松与紧;
虚是松、实是紧;
虚实在太极拳动作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相对于动作上而言:
一般上动作结束的定势为“实”;
动作变换过程为“虚”;
发劲为“实”;
蓄劲为“虚”;
支撑体重腿为“实”;
移动换劲腿为“虚”;
体现动作内容的手臂为“实”;
辅助动作配合的手臂为“虚”。
分清了动作的虚实;
在练习中就能有张有弛;
如果做到了虚实相间,快慢相间;
拳架中就能体现:
虚快实慢,刚柔相济;节节贯穿。
也有反练的;
有时出手蓄劲,收手发劲;
有时沉降落劲,提升发劲;
有时连续发劲或连续蓄劲;
即连续数次走化敌意;
借以争势,伺机而发等等。
究竟如何“实”与“虚”;
应以行为中的真意为准;
方能完成好动作;
使意识、呼吸与动作能巧妙自然相合;
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刚柔相济,轻灵沉稳,势换劲连,劲换意连。

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这是由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
周身一气完整协调;
要表现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演练风格,必须坚持长久练习。
人体内能量物质的来源是
在练习时的“消耗”过程中“补偿”的;
“消耗越多”,“补偿”得就越多;
没有消耗就没有补偿。
如果中断练习,体内的能量物质得不到补充;
那么,运动技能就会出现消退现象。

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姿势正确,呼吸自然。
如果在练拳过程中会出现耸肩、僵脖、突肘、蹶臀等现象;
这就严重破坏了动作的规定;
如果姿势不正确会造成憋气;
连续几个动作之后,必须换气且这口气一定会换得比较深。
这样就会迫使动作速度发生变化;
造成呼吸不顺畅,动作不协调;
既影响练习效果,又妨碍技术水平的提高。
所以,只有在姿势正确、呼吸自然的情况下;
动作时劲力才能顺达,松柔、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重点解读了落点螺旋在拳架中的运用。如金刚捣坠,揽扎衣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9: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胜春:
师父早上好
杨义勋:
今早练拳重点纠正了昨天师父给我提的三个问题;
合理、自然、坠肘、领劲、棚劲、守中、手指逐一递进扣紧、美人手;
大小拇指顺逆缠丝、末梢螺旋劲、肘对胸门口、大地反弹力、松沉劲、不耸肩不扛肩都有了。
李相侠:
@郑建明 好!
郑建明:
今天练拳。感觉还应该更自然点。“随意”点。
郑建明:
周日师父说,起式上捧没到位。感觉到了。
郑建明:
到位就自然翻回去了。
如金刚捣坠,揽扎衣等等。
程卫:
今天感触最深的是两胯偏沉的重要性,实腿虚腿的转化,有实有虚,有阴有阳;
不然我行拳之时一直是“下面没有感觉,”那也就是整体都没有感觉了;
所以平时除了站桩,还需要在行动中,盘拳架。
谢谢师父,谢谢刘奇!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09: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每周一势太极拳起势
冯淑芳:
拳架越来越细致了,
冯淑芳:
看到啦
冯淑芳:
又改了很多,
我:
有没有看到拳与操的区别啊!@小方 冯晓芳你好!
冯淑芳:
没有,看不清
我:
没有改;只是细化而已;我的一个金刚捣坠有32个小动作呀!
冯淑芳:
您的太极拳是自己随心所欲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高度,;
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 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心灵的宽度;
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 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
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
做人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
练拳更是如此;应该行云如水咯!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6: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蓄劲发力诀。
发劲之时裆必紧,发力瞬间尾贯顶。
蓄劲左右螺旋松,气沉海底临渊深。
行拳走架用此诀,日积月累功自成。
练拳要是不练功,到老痛苦一场空。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6: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主宰于腰的腰部功夫!  
练太极拳是腰带动四肢,腰是一身之主宰。
腰似车轴。
练太极拳时是腰的左右旋转带动手和脚;
腰不动则手臂也几乎没什么动作。
合理用腰就是须知腰左右旋转,不是左右摆动、左右扭腰。
如果是摆动、扭腰就大错特错了。
练太极拳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
无不动体现在腰。
无不静体现在心、在脑。
以左野马分鬃为例,左脚迈出着地,脚尖上翘,脚跟着地,两手左右慢慢分开;
表面上看是手在动,而实际是腰在向左慢慢旋转。
如果腰不动,动作立止。
又如云手,表面上看是手在左右运行,而实际是腰在左右旋转;
只是在腰转到左右时手腕坐腕翻转了一下而已。
如果只是手在运行,腰不会左右旋转,那只能说是初学太极拳。
常见比赛场上的太极拳运动员,只是在耍胳膊耍腿,而不会用腰;
实际那不是在练太极拳,那是在瞎比划。
如果和人推手:腰部没有功夫,不会前后左右旋转;
对方推来,接得住吗?
练太极拳不会用腰带动四肢运动,就等于不会练太极拳;
练太极推手不会用腰发人放人,就等于不会推手。
可见腰在练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