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伤;
如何成病,先从脚下开始说起。
翘脚尖,拧来掰去;
时间久了脚踝骨就出毛病。
太极拳有翘脚尖的套路和动作;
不是不让大家翘脚尖;
而是要知道为什么翘脚尖。
大部分的翘脚尖动作都是“踏腿”;
也就是预备随时蹬踏的姿势。
太极拳的腿法大部分都是“暗腿”;
表意、不做实,但是随时可用。
只要是明面上的腿法;
都属于“逃腿”。
失去了“蹬踏”的意念;
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劲力;
脚和脚腕松趴趴的;
再加上动作运转;
久而久之不伤才怪。
接下来再说膝盖;
除了弓步腿,马步腿以外;
很多人都是把虚腿伸的直直的,这就是伤。
膝盖是放松了;
但是您别忘了您还要运转的;
一松一紧、一拧一裹,
您的膝盖受得了吗?
实腿膝盖要对准脚尖;
虚腿膝盖也要对脚尖;
膝盖歪歪扭扭做动作这是通病了;
但是虚腿要防对方踏膝这是重中之重。
膝盖要有掤力(系谓之弓背);
太极拳身体各处都要有掤力;
即身备“五张弓”是也!
膝盖松松垮垮,
伸直了给对方踩;
这就等于是在自残。
再接下来是胯。
膝盖过脚尖就是病!
这种毛病来源与胯。
胯不沉,挺着胯直接走膝盖
不但给膝盖巨大的负担;
而且对上身躯干也没有好处;
前胸后背全都是僵的。
这样的拳说好听点像是腰上有病;
说腰。腰和胯是分不开的;
你胯不沉下来,说了腰也是白说。
男的爱挺胯、女的爱翘臀,
这都是臭毛病。
挺胯欠挨打。
说完腰说背。
想把后背松出来,
必须学会前胸的贴附劲。
前胸有了贴附劲,
后背才能松开。
也就是身体的向前张力;
有了进攻意识你就会有向前的张力。
有了张力再练贴附力就好练了。
腰背向前用力倾斜5度;
不要过大;
不用力自然站立时腰背是直的;
但是你要是站桩或是练拳;
不用力倾斜感觉是直背;
但其实是仰着的。
要做到劲灌脊背就必须放松脊背的负担。
说肩膀。寒肩、耸肩都是病。
夹肩、抠肩更是病!
沉肩坠肘,不是让你把腋窝夹起来;
肘开了肩自然就会沉;
而且腋窝也不会夹起来。
肘要圆撑;
但是肘尖不能向外,要向下对胸门口。
这都是练出来的,要不怎么能叫功夫呢?
手。手腕、手掌、手指,都有要领的。
手腕不要塌,要贯通内外。
掌要圆掤,不能僵硬。
手指要自然舒展;
虎口棚圆;
在不能自然运化之前,要练手功。
四指并拢向后翘起;
大指内扣,虎口圆撑。
时间久了自然出功夫。
太极拳是软功夫,
但是也没叫你手无缚鸡之力啊?
尤其虎口不棚圆的,真是大有人在。
头。头要正直,虚灵顶颈;
舌抵下腭,鼻子呼吸,细入丹田。
以上说的这些:
只要是错一点,就是病。
久而久之就成伤!
每逢弓步式,在前之腿,小腿宜垂直;
腿尖向前方:
脚尖宜往里扣转约45度;
重心落在前脚的是七成;
落在后脚的是三成。”
以上明确的说明了两只脚的关系和要求。
应该做到“弓腿必有后撑之意”(此亦阴阳之理)!
现在如果膝关节没有任何问题;
说明这个理论是符合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
练者当细心领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