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运动轨迹:非圆即弧!!!
放松状态下习练螺旋圆周运动;
应细细品、默默对照。
例如掩手肱锤,青龙出水发力时;
前拳后肘走的是直线还是螺旋?
练划圆过程分清一阳一阴一虚实了吗?
是不是真正把阴极生阳;
阳极生阴等太极原理呈现到拳架中?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盘拳中能不能充分展示上述八种基本运动形式;
或者只是模模糊糊或说不清是用哪种运动形式?
是脊柱、手、脚都配合进行整体的螺旋圆周运动;
或者还只是注意了手的螺旋圆周运动;
其它部位的螺旋运动还顾不上等等;
关注松旋关注上述八种螺旋缠绕形式;
可使螺旋劲练得规范化;
能使功夫更加全面更加丰富;
使内气可运行成大圈或小圈;
也可使内劲发长劲和寸劲;
因而重视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十分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松稳是螺旋圆周运动特性展示;
像陀螺那样转得越快重心越稳;
若想在行功走架时;
保持沉稳雄健状态;
必须遵循太极阴阳平衡原理;
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
有前必有后;
处处圆弧过渡,;
不站稳不做下面的动作;
该小动的时候切莫大动;
该不动处切莫乱动;
掌握了平衡就能展示出沉稳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练拳的目的就是培植体内能听从指挥的;
充沛的内气,有序化的内气;
促使周身气血流通;
从而经络畅通可延年益寿;
服从命令的内气在技击时能增强身体的灵敏反应;
增强抗击打能力和爆发力;
故习拳者都孜孜不倦地追求她。
练拳时当意念处于平和适中状态就能发挥着主导作用;
指挥并调动内气和形体的潜能;
当呼吸和动作配合协调;
动作轻灵自然;
掤劲饱满的情况下;
体内的能量——
内气就会听从意念意识的指挥;
熟极而稍有内气产生时首先表达在指梢上;
动作似停非停时;
指肚就有股胀、沉的感觉;
几经积累可收敛到骨缝中;
从骨缝再经肌肉韧带皮肤汗毛而周流;
外膨时能感觉到有一股有序的气流
通过肩、肘、手在颤串;
周而复始;
反复汇集在腹部有一气团可向左右前后滚动;
慢慢地内气就可在周身贯串;
上至百会下至涌泉;
久而久之;
内气就听从意识的支配;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气听从意识的支配;
想用肩靠内气就汇集到肩部发出肩靠;
若想打穿心肘;
内气就集合到肘尖,发肘击;
这样就练就了内气;
练内气有的人很敏感;
有的人则迟钝。
敏感的人只要方法得当;
一两年通过练拳就有充足的内气了;
不敏感的人八年、十年地练也没有气感;
没有内气支撑的人;
从拳形上可看到浮、散的影踪痕迹。
每个人都有先天的内气存在;
但需经过开发,调动才可表现出来;
怎么才能练出流动有序的充沛的内气呢?
训练方法说起来很简单;
即一阴一阳地反复汇膨;
或一吸一呼由外往内;
再由内达表地长期多次汇集;
就可得气。
但实践起来的确很艰难,很费劲;
所以才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丹田分为上、中、下三个丹田;
上丹田为藏神之府;
中丹田为藏气之府;
下丹田为藏精之府。
练拳就是练人的精、气、神。
太极拳练内气是以下丹田为核心。
呼气时内气由下丹田出发渗透;
浸润五脏六腑和各个经络;
从内(骨缝)达外(外表皮肤和汗毛);
吸气时内气从汗毛皮肤等依次再回到下丹田。
如此一收(吸)一开(呼)为一周期;
即内气出肾入肾一次;
反复锤炼内气才能练成;
这种方法简称内外兼修。
吸气时腹部稍外鼓由丹田气把命门催开;
呼气时腹部再外鼓;
命门推丹田外胀;
要吸短呼长;
此法为自然呼吸。
并应做到深、长、细、匀。
以“从内鼓膨于皮”这一环节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套路中每个定式的最后一动;
都是呼、开、放、发等势;
根据这一规律;
当阴转阳、阳极转阴之间;
就用丹田气由内向外;
一层一层地传递信息;
有序地直达周身皮毛;
使形体的螺旋圆周运动与内气由内向外开膨有机地结合起来;
松掤劲与松沉劲交织在一起;
慢慢地内气就鼓荡起来了;
日积月累就由少量变成充盈。
量变再到质变。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松柔实质就是
放松状态下的掤劲加挤劲;
它是练基本功及拳架呈浑厚雄健的好方法;
它总是不断地练由内达外以气催身再以身催手;
其实质就是练内气,由气催形;
意气形协调;
把掤挤劲练扎实;
把基础扎牢。
因此基本功没练好;
学习其余的套路或者器械一点都没有用。
气由丹田向外表皮膨胀;
须在放松状态下进行;
松膨仅是掤劲全过程中的一种形式;
只有松膨劲练好了;
周身内气才会耗散不尽,用之不竭;
掤挤劲才能饱满。
当意气流动串通于骨骼、肌肉、皮毛之间时;
该松的地方一定要放松彻底;
松得不彻底反而导致掤劲不足。
松透是把人体松得像水那样柔和;
没有拙、僵之处。
使筋骨间节节既能分家又能节节贯串。
没有松透意气就无法贯串于筋、骨、皮肉之间;
意气不能贯串,经络就不能畅通。
因此练内气时;
一定要体悟松掤、松透、松通的状况是怎么样;
以便于贯彻便于检查。
只有意气风发,才能斗志昂扬。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力是太极拳的标志性动作。
由于肩、臂、腰松不开;
一部分力消耗在发力的过程中了;
劲到着力点时威慑力减了不少。
为减少内耗,把力发整;
引用松放劲来表述。
像手托重物瞬间两手将其松开、松掉的那种情景。
每个发力不是单靠脚蹬地蹬出的加速度;
拳砸过去的形式
也不是走直线;
而是周身合住劲把力松放出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5: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松弹劲也叫抖劲:
对方施力于我身时;
瞬间发松弹劲将对方弹出去;
像人猛坐到弹簧床垫时;
弹簧能把你抛起来;
因弹簧受力变形后立即要恢复原状;
弹簧本能地发挥反弹作用;
坐得越猛反弹得越高;
将此现状简称为松弹;
它是发力的一种形式。
大地的反弹力就是这种力!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