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做到步法的稳健轻灵
还要掌握一些技术技巧。
比如做弓步动作;
迈步时,一定要把支撑腿稳定好;
另一条腿的胯根要松;
要用胯把腿送出去;
送出去的脚要脚跟擦地而出;
如履薄冰,然后依次过渡到全脚掌着地;
重心前移,最后完成弓步动作。
在将要完成弓步动作时;
意念体重通过前脚涌泉穴下沉;
好像前腿扎入地面一样。
这时.前腿的膝盖不能过脚尖;
膝盖也不要左右摇摆;
要稳定住:
后腿要微曲,有弹性;
脚后跟不能离地;
脚掌也不能转动。
迈步时重心不要先移动;
要等到前腿落实后;
重心才能逐渐向前移动;
重心移动时,身体要中正;
不能低头猫腰。
这样练习.就能做到
“举步轻如鸿毛.落步稳如泰山“。
太极拳为了技击;
除了要求稳健轻灵外;
还要快速准确。
这就要求在腾挪闪展上下功夫。
闪展主要是腰上的功夫;
腾挪则是腿上的功夫。
要达到这个程度,只是练习拳架还不够;
还要进行一些专门的功法训练。
总体来说:”落地生根”“脚下生根”
就是为了练拳稳如泰山;
举步轻如鸿毛。
没有“落地生根”的稳定性;
就不能做到“举步轻如鸿毛”的轻灵。
“落地生根”不是滞重,而是稳定。
如果过于滞重,
就不能达到举步轻灵的目的。
至于练习拳架的高低问题,要因人而异。
过去练习太极拳;
都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开展,就是身法要放低;
动作要大一些。
过去都是青少年练习太极拳;
成年人练习太极拳的很少;
所以,开始练习时,都是低架。
随着年龄增长;
拳式要逐渐紧凑;
身法就高了。
练拳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年龄,来决定架势的高低。
练拳要因人而异;
不是低架就好,高架就不好;
也不是高架好,低架就不好。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