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5: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发劲:
发劲掌心微相前送;
人自身被两力相拉;
一力由肩及顶项向上;
一力向地下微踩;
瞬间己身被内气填充;
即丹田气炸向四肢周身;
瞬间脚踩大地;
故如大地打人。
因发劲甚快;
手掌尚未有触敌身感觉;
真发劲常快到跌者常不知自己如何跌的;
且发劲者也未感到劲有阻碍;
未感受对方有体重有抗力。
丰盈之气由丹田炸向四肢及周身;
内家高手感觉两臂是插在丹田,不在肩膀。
纯厚者既轻灵又猛烈;
轻轻用内劲一拍;
挨者即如同挨猛击;
惊慌不及人已跌出。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5: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8-5-30 15:30
看看太极拳的发劲:
发劲掌心微相前送;
人自身被两力相拉;

胜敌无绝招;

心念一动,

随式打去;

即可成功;

乃无意中抖擞之神威。

功夫上了后背才能真发力;

有人来袭,狗熊蹭痒痒般浑身一颤;

对手就出去了。

发劲其实就是一颤或说是一抖;

而前提是松;

如果松了,劲仍难发出;

要在腰上找毛病;

劲要练到背上。

试劲的方法:

浴后不要擦,用抖劲尽力一抖;

看背后的水珠能抖去多少;

看那些水珠弹出的力量有多大。

整劲试法:

身子直立,平伸双臂与身体成十字型;

反臂手心向下,然后坐腕;

极力向外撑。

然后,可请人猛击你手掌;

你身子飞出,而拳架都不会散。

惊抖力又叫抖翎劲;

发出来是抖胯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背劲;

背上的出劲,蓄发在于背,要抖背。

近身之后,蓄发变动全部由背上完成;

翻浪劲表现在后背和肩上;

惊抖劲表现在腰上;

想一下猫、狗下水洗澡上来后抖掉身上水的动作;

练拳一惊一乍的不行;

动手得一惊一乍。

动手时讲究惊乍打人;

一是靠对手惊起自身;

打出本能反应;

二是出手冷脆惊起对手;

一打就是一个空白;

就是说打了他,他也不知道怎么打的。

练拳即是练功力;

能短劲才能制外家高手。

化者须练到沾触即化打看不到化;

圈小至无圈;

实战中才能发挥内家之能。

刚分整拙,柔分真伪。

拙刚易出,练力便可得之。

形意初成于刚;

刚至贯通则达柔;

真柔者乃是转运刚整之劲于周身;

求其贯通而不发也;

欲发则随时随处皆可;

故真柔是以刚整为基。

刚柔互济可生奇劲。

如震抖之劲;

即顺、截二劲合一所生。

震头即头昏眼黑。

震胸即心颤血乱。

震周身即四肢欲散。

欲得此劲:

第一自身整劲出得要快。

第二对彼之劲听得要灵。

第三认彼骨缝认得要切。

用时先顺摧彼劲;

即刻以整劲截之。

前后只是一瞬,两手一抖而己。

欲震其头,先要顺摧其重心;

继而以截劲向其颈椎骨缝处走。

欲震其胸,截劲要走彼腰椎骨缝处。

劲打不到彼脊椎骨缝处,震劲不生。

顺不离其重心;

截不离其椎缝。

上下一线贯穿,如抖绳子一般。

高手用劲,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

一出手必如雷动电发;

使敌不得尽其守御之。

蓄而后发,如闪电一发即收;

一击即中,中之之顷,疾如掣电。

劲之应敌如矢之离弦;

其着于身如蜻蜓点水,一着即止。

若猝不及防而劲至;

则应以警劲,敛气竦神,紧以当之;

震以杀之,行所无事矣。

发劲时外示柔软;

内涵坚刚,足腿用劲;

由脊发出,当机立断;

应发即发,不可迟疑。

用劲最难,虽劲大于敌;

用而不当为敌用;

用之过早,则劲已出而敌未着;

过迟则敌已入而肘不得伸;

劲因不得达,皆授人以隙。

一紧即发,必使敌手不得抽;

而吾手已压敌境。

放松是发劲的前提;

极柔软后能极坚刚;

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

去掉全身之僵劲;

才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

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

使力不至于在中途被对抗肌的紧张用力而消耗减弱;

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

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个力点上。

肌肉紧张用力的时间要短;

要在发力到落点的一瞬间高度紧张;

而后再迅速放松;

发劲时肌肉紧张的时间越短;

力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

要想打好弹抖力;

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

发劲时要转腰扣裆,腰部旋转;

裆劲扣住,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练习螺旋劲,要以身体中心为轴;

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侧转动,产生离心力。

对称发力,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

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

劲要从足下发出;

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

没有叫的蹬地反弹;

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

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

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

在放松的基础上;

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

有落点劲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

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

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

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中年,一套太极;
练就一份淡泊的心境!
生命如歌,人生如梦。
几度阴晴圆缺;
轻叹流年,弹指一间;
蓦然回首人到中年。
看着镜中的容颜;
心中溢满了太多的感慨和无奈。
所有的回忆恍若昨日渐行渐远;
曾经的过往铸成永久的风景
尘封在心灵的最深处。
静品内心的风景;
觉得一切都风轻云淡了。
人到中年,练一套太极;
凝神静虑,祛除所有的杂念;
让心浸润在太极中;
尽享着太极的静谧。
精神这一刻是放松的;
若有所思而又若无所想;
天地变得无限辽阔;
在清静无扰中静心凝息;
摒除杂念;
只觉清风徐来,吐浊纳新。
人生不过是百年;
弹指一挥间,倏忽而过。
在岁月的长风中;
岁月洗尽铅华;
年轮磨平棱角。
曾经的血气方刚已不复存在;
曾经的狂热激情已烟消云散;
曾经的豪情万丈已荡然无存;
不如静下心来练一套太极;
学会放下一切;
修一颗自在心;
宠辱不惊;
静看世间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
人到中年!
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喜欢上一份淡泊。
方知平平淡淡;
从从容容才是真。
人到中年如四季之秋;
没有了明艳的色彩;
只有一份清静与高远;
甚至有些许苍凉;
那是生命历经的使然;
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时的我们不妨练上一套太极;
在太极的招式里学会慢慢的放下;
体悟人生随意过。
练一套太极;
读一本书;
静度着简单的春秋。
远离浮华,
把点滴心音吐纳。
空山鸟语,松竹古寺,
溪泉飞瀑,作壁上观。
神游其中,乐而忘返。
不求留名于世;
但求无惊,无扰;
有一颗净心。
春梦云散,飞花逐水;
人生终是梦一场;
最后躲不过;
尘归尘,土归土。
缘来随缘,缘去也随缘。
人到中年,练一场太极;
寄情与山水;
以松竹为友;
与清风作伴;
独钓清幽岁月。
人到中年,在浮华的尘世;
独辟一隅心灵的桃源;
这是灵魂的归处;
让自己的心在这里栖息;
从此岁月静好;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一份淡泊行走;
以求达到内心的清明。
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
练就一份淡泊的心境;
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练一套太极.!
独练太极是公园中一幅动态的画;
是水边一首有声的诗;
是山间一曲深沉的歌;
是地平线上一天希望的开始。
--每天生活从晨练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3: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行拳,站桩的意:
我的体悟是半意!
三个半,腿半曲,臂半圆,腋半虚。
四个似   似坐非坐,似靠非靠,似笑非笑,似尿非尿!
松松紧紧勿过正。
虚虚实实得中平。
力生于骨,而连于筋。
筋长力大,骨重筋灵。
站桩拉筋,松紧自如。
行拳动静结合;
站桩如存钱;
试力如和面。
走步如趟水;
发力如放箭。
力由站而得;
由试而知。
由接手而懂;
由发力而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是: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
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
捋、按、采、挒四手为化解手;
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挒破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8-6-4 10:32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是: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
  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功;
        基本八法最为用。
  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挒为化解;
        引进落空把敌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8-6-4 10:35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
  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脊背找 ...


     八卦的卦名是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其歌诀如下:
  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
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
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
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
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
艮覆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
采与乾;
挒与坤;
捋与离;
掤与坎;
挤与震;
肘与艮;
按与兑;
靠与巽;
两两相对。
其歌诀如下:
  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段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
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
在内则是意念活动;
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
人体是上、中、下三盘;
所谓对应:
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
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
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
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8-6-4 10:41
八卦的卦名是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其歌诀如下: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
  一、采求乾三连
  乾卦的三条连线;
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
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
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上丹田位于两眼两眉当中的玄关窍水平往里;
头顶囱门穴垂直往下;
两者相交的90度角处。
中丹田在肚脐往里;
命门往前的前十分之三处。
下丹田在二便当中的会阴穴。
  乾属老阳体内藏,三田合一下连上;
  入地吓坏地藏王,上天惊呆君玉皇。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8-6-4 10:47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
  一、采求乾三连
  乾卦的三条连线;

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是立身中正;
        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旋。
太极八法中的采法;
就是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
左旋或右转;
即玄关找左肩井,向左采;
玄关找右肩井,向右采。
  采破肘。
设对方进右肘顶我前胸时;
我一侧身以左前臂竖直;
与击来之肘的大臂交成十字;
左大指尖对正鼻尖;
以右手扶住其右手背随以玄关找右肩井;
彼必倾,跌;
若以玄关找左肩井则彼必仰跌。
无论向左采或向右采;
左拇指尖与鼻尖的前后关系不变,方为有效。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实腿如何转;

太极拳的实腿(脚)转;就相当于练桩。

练拳的同时也就练了桩功。

实腿(脚)碾转在拳架套路中;

是一个出现次数最多;

技术难度较大;

又难于掌握的带有全局性的元素;

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必须认真研究,深刻领会。

实脚碾转主要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领。

第一、逢转必沉:

实脚转身时;

首先要注意收沉实腿之胯;

膝盖随沉胯稍后移;

使小腿垂直于脚面;

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身体重心;

着力点由实腿涌泉穴微微向脚跟后移;

这样不仅有利于实脚碾转;

而且小腿垂直时;

由于腰胯微收沉后坐;

由实腿的大腿股骨承担大部分体重;

有助于分散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不至于产生膝关节劳损。


第二、以腰为轴。

实脚尖微翘;

随着腰胯的转动;

膝盖与腰胯上下对齐;

大腿与实脚脚掌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

腰胯左转多少;

实脚的脚掌就随着内扣多少。

胯膝脚三尖同步;

在腰胯的带领下上下一起转动;

千万不可膝盖在先;

脚尖在后;

单纯用扣膝来带动实脚碾转;

这样容易发生扭伤韧带和肌腱的问题。


第三、尾间正中。

在实脚转身时保持上体正直;

脊柱与尾间正而不倚;

不可歪斜,更不可扭曲;

不能破坏“立身中正;

立如平准”的状态。

即“凡转身处,腰胯间同时转动”。

也就是“一转三同转”;

转身时;

尾闯要像船舵般掌握并指挥着身体转动的方向。

这样上肢的肩胯相合;

与下肢的膝脚两尖上下相对;

就不会出现身体上肢扭曲的问题;

更不会出现膝关节扭伤的问题。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