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4: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盘拳走架口诀:
定式易,过度难,虚实不明不叫拳。
式接式,有说道,旋转立柱走要窍。
实转虚,松尾闾,裆走下弧形锅底。
虚转实,转双胯,会阴扎地脚轻踏。
一有动,先想脚,绝对不能手先到。
上八卦,下五行,浑身上下是圆撑。
上也空,下也空,会阴百会立当中。
一只脚,轻摸地,扶着地气来托你。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4: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口诀:
头顶天,脚踏地,就是不想还有你。
舍去你,融天地,浩大气场来帮你。
脚胯脊,是一体,所有定式走这里。
松后背,合肩井,好比夫妻阴阳行。
后背圆,肩井洼,合着腹股通脚下。
有阴阳,必有中,合在一起是内功。
理与法,是途径,放松心态自然动。
你知动,那不行,神鬼不知静中动。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需要:
明拳理,要实际,空谈身无非太极。
懂得多,经路说,肢体表现白乐呵。
气鼓荡,神内敛,这点要靠状态现。
练内功,诀窍俩,分出阴阳中串挂。
一有动,即阴阳,守住中定不帮忙。
脚下轻,胯就松,会阴脊柱百会通。
从开步,到结束,守住状态别乱动。
太极桩,太极体,聚精会神练到底。
有千般,有万变,不离中正神自现。
看住手,别主动,手要先动气上行。
气不沉,上身病,上身必随脚胯动。
行柔气,刚落点,胯脊发力在瞬间。
守住中,旋转动,直来直去可不行。
连接中,走空功,掤着八卦落地轻。
没有掤,就不空,行功发滞气不通。
别求多,少而精,每天收获在囊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4: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功,在道中,不去刻意终自成。
一个理,就够用,关键要在身上懂。
懂得舍,不是得,懂得越多越出错。
通一个,能生三,举一反三连成片。
静下来,慢慢悟,自己悟出才是功。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07: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脚胯脊,是一体;所有定式看这里。
有阴阳,必有中;合在一起是内功。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0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内功,诀窍俩,分出阴阳中串挂。
一有动,即阴阳,守住中定不帮忙。
有千般,有万变,不离中正神自现。
看住手,别主动,手若先动气上行。
气不沉,上身病,上身必随脚胯动。
行柔气,刚落点,胯脊发力在瞬间。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
胯松开的感觉是“一腿三折”;
太极拳的实脚转身转不好;
会引起膝盖的疼痛。
膝盖痛的根本问题是两胯不松;
腿的连接处有三个关节,:
踝关节;膝关节和胯关节。
膝关节是最松的;
踝关节其次;
胯关节最紧。
行拳时,由于胯关节不松;
将本来松开的膝关节压死。
所以要想膝盖不痛;
要将两胯松开;
胯松了,踝关节再松了;
膝关节也就松了。
膝痛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一腿三折。胯完全松了;
会感到身体是坐在向前滚动的两条链条上;
也就是膝盖有向前之感。
太极拳架应该是坐胯落胯开胯撑胯。
云手的手应该用身腰带动;
云手是最难保持尾闾中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0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炼太极十二字决:
心在于“靜",
体在于“松",
势在于“正",
劲在于“整",
神在于“敛″,
气在于“顺",
意在于“虚”,
形在于“无",
筋在于“柔",
骨在于“坚",
功在于“练",
练在于“舍"。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0: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最基本的几种松胯方法:
一、缩胯
如果你想要练好太极拳;
就一定要首先懂得练习太极的缩胯方法。
缩胯是前脚至后脚的髋骨和肌肉韧带向后向内收缩;
与腰腿合胯为,而不是屈胯凸臀。
缩胯在以守为攻(前半部分为防守;
后半部分为进攻)的动作中运用较多。
一般情况下前半部分做缩胯动作;
既能形成身整退化;
又能使下盘稳如泰山;
并为后半部分进攻发劲提供足够的动力矩。
在太极拳的很多招式中,都需要练习这种方法。
缩胯运用于倒卷弘的按势后推;以及
其他弓步转为半马步的动作中。

二、落胯
落胯是指在放松腹股沟的状态下;髋骨和肌肉韧带向下落。
落胯时前脚宜内扣一些;
在胯关节松开时腹部下沉;
胯以下肢体松沉至涌泉穴;
胯以上肢体向上领劲。
落胯要沉稳;
要与脚蹬腰发协调顺达;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反弹力;
在稳固的下盘支撑下将劲道作用于目标上;
产生预期的发放效果。
落胯是是一种能够让你感到放松的招式;
它并不是随随便便简单的一个动作。
因为技巧无论多高,
摆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会习惯本能地去顶。
然而进入松透的落胯境界;
外力进来时不是被吞入身体,而是被轻松化掉。
接劲就是落胯;
落胯要敏捷。
落胯用于倒卷弘、指裆捶等动作中。

三、坐胯
坐胯是在落胯的基础上;
臀部再加点下坠的意思。
臀部下坠的时候注意胯仍保持下落,不能挺出去。
坐胯时要立身中正;
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
膝盖要朝着脚尖的方向微微项一点儿;
实脚脚尖有回扣之意;
体悟下肢在放松状态下的对拉。
要领做对了,脚尖、小腿肚、
腿弓、胯根都会有沉胀的感觉。
化劲首以松腰坐胯;
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
坐胯用于倒卷弘、搂膝拗步等动作中。

四、塌胯
塌胯与顶头同是太极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
从作用上说它与沉劲、化劲、发劲等关系密切。
在髋关节灵活之后;
再加以腰部的旋转自如;
才有可能化解对方的来力,
求得安稳不败。
弓步先落胯,后塌胯。
塌胯时腰背部、臀部肌肉放松;
胯骨自然下垂,胯骨与脚底涌泉穴形成弹弓势。
发劲时松腰塌胯;
对方就跌出去了。
塌胯用于倒卷弘的按势前推;
及搂膝拗步、撇身捶等动作中。

五、开胯
这里说的开胯,不是广义的开胯;
而是狭义的开胯;
是指左右两胯的对拉松开、膝盖外展。
胯的对拉松开是以意气带动形体;
是胯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内藏匀劲的搠松;
不是松懈式机械的拉开。
开胯后,其势产生一种既沉稳又灵活的弹力;
与意念一起形成整体劲。
开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
不宜延时僵滞。
开胯用于单鞭掌、闪通臂等动作中。


六、合胯
合胯是指组成胯关节的各部分向命门穴至会阴穴之间聚合;
与腰和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做好合胯能使身势整体稳固;
若合胯与意、气、劲合理配合;
必然使根基如泰岳之稳固。
合胯是从外向里合;
不是胯关节自身的紧缩和僵死。
合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
不宜延时僵滞;合胯化劲时则慢些;
合至对方来劲化净即可。
合胯用于上步七星、白猿献果等动作中。

七、转胯
转胯是指前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
沿水平方向由内转外或由外转内的状态;
常用于进退行步时中间过渡的提脚动作;
或直劲转横劲或横劲转直劲的动作中。
若是行步时转胯;
则以胯领起虚脚提起迈出;
前实脚转胯的幅度;
以后脚跟、后脚掌、后脚趾先后提起离地为准;
转多了会使身势歪扭而影响重心;
转少了则提脚不自然;
要周身协调,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腰胯微转鸟难飞;
既强调了腰胯在技击发化劲时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部分动作最终的劲力
是由身体单侧作用到目标上的。
在完成技击过程中;
胯关节为了协调整体动作的完成;
必须做出相应的转胯动作。
用于白鹤亮翅;揉膝拗步;上步七星、白猿献果等动作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拳从缓慢开始练习;
从慢中求整、求协调;
为的是把自己身上的不协调的地方找出来。
在慢中找;
这样快慢结合练出来的劲力想快就快;
想慢也能慢,连绵不断;
直至摧垮对方。
练拳时应无所求;
只是踏实的练;
就必然会出功夫。
如果总想着去打人;
就永远练不出好功夫。
因为它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打上。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