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7: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腿有劲,才能健康长寿!
活着不赖,一晃就几十年过去了;工作别累着,压力别大了;
器官常保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运动使人长寿——可是全身压力都在“腿”!  
双腿就像人体的承重墙。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
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
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
人年轻时,大腿骨可以支撑起一辆小轿车;
膝盖则承受着9倍于体重的压力;
腿部肌肉也要经常与大地的引力进行搏斗;
保持紧张状态。
所以说:
坚实的骨骼;
强壮的肌肉;
灵活的关节形成了一个‘铁三角’;
承受人体最主要的重量。
双腿还是身体的交通枢纽。
两条腿有人体50%的神经;
50%的血管;
流淌着50%的血液;
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
只有双腿健康;
经络传导才畅通;
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
特别是心脏和消化系统。
腿部肌肉强劲的人必然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
这就是:人未老;腿先老的道理!
衰老从腿开始!   
树老根先枯;
人老腿先衰。
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
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
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如果不注意保护;
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人老腿先知”!腿部衰老的报警信号:  
报警信号:腿脚没有原先灵便了。
这是衰老的最早特征。
40岁后,很多人感到腿脚不灵活;
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上灌满铅;
发酸发胀,上楼梯也越来越费劲;
没爬几层就气喘吁吁。
报警信号:做点事就腰酸腿疼。
特别是中年女性:
只要站的时间一长,
就会觉得腰酸腿痛。
咳嗽时,腿还会出现放射性疼痛。
如果小腿肚出现压痛更要注意;
说明肠胃已经开始“罢工”了。
报警信号:走路变慢。
不知不觉中,步速越来越慢。
偶尔走快点,会觉得腿脚不听使唤;
过后会连续酸痛好多天;
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报警信号:双腿一侧发凉。
即使夏天也总感到小腿肚凉飕飕的;
有时还觉得从臀部开始,到脚后跟;
中间一条线都凉凉的。
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
也可能和腰椎间盘病变有关。
报警信号:抽筋次数增多。
如果不是在运动后或因为受凉而抽筋;
那就要注意了;
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报警信号:肿胀。
血液循环不好会导致腿胀;
同时这也是心脑血管病或肾脏疾病患者常有的症状。
报警信号:静脉曲张。
一旦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
弯弯曲曲像蛇一样;
说明腿部血管出现了劳损。
报警信号:髋膝关节疼痛。
几乎所有关节都会随着年纪增大而变得脆弱;
特别是髋、膝这两处关节。
如果你发现在下楼梯、
蹲下或跳跃时出现不适;
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损;
卡住动不了的感觉;
说明关节已经急需保护了。
首先,注意保暖;
穿宽松的裤子,促进血液循环。
千万别让腿部受凉;
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
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
维持机体平衡。
同时,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2—3公分比较合适。
临睡前拿个小枕头垫垫腿;
也能促进血液畅通。
腿:老年人可选择慢跑、游泳、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最好每天能坚持健走45分钟。
脚踝:多踮踮脚后跟,建议抬起脚后跟再绷紧腿,每次保持5—10秒。
脚趾: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
以两手扳足趾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8: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秘盘练太极拳的根!
如果我们练拳时总是脚趾抓地;
只是借地力的话;
那就是只有阴没有阳。
天为阳,地为阴;
我们人处于中间;
是天地之心;
这个心就是根。
修心,这个心就是气,就是根。
人的性藏在上丹田;
就是神所居的地方;
在脑部的泥丸宫;
人的命是精气;
在人的下丹田,就是腹部。
这是生命的根。
其位置基本在人体的腹部与腰之间;
这里被认为是生命的根本;
太极拳修炼的根也在这里。
从人的丹田部位向下延长,就到了涌泉穴;
接地下的阴气;
向上延长,就到百会穴;
接天上的阳气。
阴气上行,阳气下行,交汇于丹田。
我们练习太极拳:
要让阳气下降,阴气上升;
阴阳混合交汇于丹田;
这样才是一个太极完整体。
这是内气向里回收。
当内气向外展放时;
则是由丹田向四肢末梢螺旋舒展放开。
太极拳的收与放;
是丹田内气的开合与收放。
故而,从太极拳修炼的角度说;
它练习的是丹田;
练的是周身一家。
“其根在脚”是讲述太极拳的发力;
是指瞬间发力的状态;
必须要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
然后才能把这个力量施加到对方的身上。
这也符合太极拳的阴阳平秘;
但又偏于阴柔的特点。
太极拳是以大地的阴柔之力;
把对方漂浮起来,掀起对方;
但这只是发力的瞬间。
太极拳要求中和,要用中;
不能偏阴,也不能偏阳;
要把神和气、性和命;
在身体的中间合二为一。
即要把神意收敛到中间去,不是向外发放。
这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心法之一。
太极拳发力讲究“一身备五弓”;
其中的主弓就在腰背上;
还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这时要借助地力发放;
但这只是一瞬间;
其他的时候则不能脚下生根;
练习太极拳不是姿势越低功夫越好;
也不是只有重心下坠;
而是要把身体练圆了;
沉着之后还要有轻灵。
只有下坠,那叫沉滞;
沉滞不是太极拳追求的境界;
轻灵圆活才是太极拳追求的境界。
所以“其根在脚”只是发力瞬间的状态;
不是常态。
太极拳的根应该在丹田。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13: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要练出劲来;
仅凭一般勇气蛮练;
不去体味它的涵义;
钻研它的架势;
这是办不到的。
必须自己苦练之外;
又要练得处处符合拳理拳法切合实际。
这就要在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到下面四个要点。
一、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
当每式的变化;
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
切忌目光呆板或游移。
二、腰是一身的主宰;
练拳时要弓背立身中正:立之运转;
转时总不离轴心。
又好比指南针一样;
针动而针轴不离原位。
守中就是指中土不离原位的意思。
所以练拳必须讲究“尾闾中正”。
尾闾中正才能保持重心;
而无姿势偏侧;
架势过与不及都是病;
这是因为虚实不清;
上下不能一气贯通;
终练不到高明的程度。
三、四肢:练太极拳对四肢的运动;
如意胳膊、箩圈腿。
手臂与腿都要微有弯曲含蓄之意
而不可伸得过直。
劲以曲蓄而有余。
力从脚跟而发;
像树生根于地全身稳固;
而不是向后挺得过直。
四肢要圆润、灵活;
稳实、切忌强直。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13: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8-8-16 16:19 编辑

学会去微笑,渐渐地你的气质会越来越好;
学会去适应,渐渐地你的处境会越来越顺;
学会去理解,渐渐地你的知己会越来越多;
学会去包容,渐渐地你的生活会越来越美;
学会去欣赏,渐渐地你的人际会越来越广;
学会去谦让,渐渐地你的肚量会越来越宽;
学会去良善,渐渐地你的世界会越来越净。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要经历一层一层的练习;
岁月转化互成一体;
也就是五弓合一;
层层叠加后方为变化无穷;
才能体会这些之间组合
在太极中产生的裂变级能量。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8: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万物发生阴阳两仪的时机叫太极。
太极图阴阳一体;
对立而不分离。
所以太极拳的一举一动
都有阴阳对立的现象;
如脚下步法的虚实分清;
身手姿势动静分明;
左右交叉的刚柔转换。
尤其拳法实用之时;
非循阴阳变易之理即不能把握胜算;
习练者能利用阴阳变化之先机;
即可所向无敌了。
懂得太极的女人,
在她眼中的男人,
也许不一定功成名就;
但一定要有潜力。
因为她知道男人在这个世上单打独斗不容易。
一阴一眼阳方谓之太极之道;
故此,奋斗过程;
她能用包容的眼光接纳男人的付出;
还能用银铃般爽朗的笑声打破你的沮丧;
分享你的得与失。
这就是智慧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8: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是"以柔克刚"的典范;
所谓"四两拨千斤";
就是太极人的生动写照。
和她在一起你会有一种如沐春雨;
利万物而不争,如水至善。
在她面前你可以是放松的;
快乐的、真性的、是孩子气的;
你用不着刻意地去伪装一副豪气冲天;
气吞山河的样子。
你的疲惫、沉重、烦恼、
失意、懊悔、浮躁、压力、
劳苦统统被她的善解人意
一揽子收进她的贤淑里。
不要以为粗糙的手无需抚摸;
不要以为坚硬的心不要安慰;
现代社会;
尤其是事业型的男人;
在外面打拼事业很不容易;
当男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当男人累了的时候;
善解的女人才是男人的避风港。
她的魅力就在于:
最最懂你的温柔!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
太极拳中如"动中求静";
"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
"先在心,后在身";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
心静能排除心理障碍,忘却忧思;
没有得与失的顾虑;
没有名和利的困惑;
保持乐观情绪。
静而后止,不贪婪。
这样的太极女人心态比较平和且容易知足;
她深知平静的内心比过度的物质更重要。
在今天,这是一种难得的;
非常可贵的品质。
这种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炼得来的;
需要长期的历练。
因淡泊明志,不唯利是图;
不会轻易见利忘义;
更不会对身陷困境的爱人拒之门外。
多少春夏秋冬;
无论富贵清贫;
都会给男人温煦的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太极拳气行脚底,不是“沉”下去的,而是“开”下去的!如同开到手指,手和脚是完全相同的运动方式方法。
气行于手是从肩背开过去,气贯涌泉是从后胯开过去的!上下如何贯串一体?在腰!!腰不松用不为功。
人体中,能够让内气自然沉落到底的部位只有两个:1、前丹田,自然状态下人体的重心;2、下丹田,无极桩姿态下人体的重心。
太极拳是一个圆的话,桩功就是其中一个切点。然而内气循环流动不是随时都定得住的,只有几个地方可以定气,最稳定的是丹田和命门、其次是肩背和后胯!因此,起势可以站四个桩。
练太极拳,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标尺,就是骨架!!气随骨走!到腰,只有腰椎一柱,不分左右。气敛入脊骨,下脚,就从后胯骶胳关节开始。
“一、中正产生后,腹内腾然。”,这个不对!内气走经络、肌肉、骨膜,在身架里面腾起沉落、聚散开合,但是“中正”之处则必须“安舒”——“腹胸松静”,腹腔、胸腔、颅腔,代表上中下三个丹田,上下贯通,安然不动。运气运身、接力吐劲都是在这个中空的外围——身架之中完成的,不会影响到五脏六腑,这就是太极拳最核心的秘密!!身体有如一个液压避震器,保护的就是三腔之中没有抵抗能力的五脏六腑和大脑。
真正太极拳入门,就一个标尺——“气敛入骨,气由脊发”,做到这个,就意味着其他的基本功都到位了,方可初窥堂奥,登堂入室。往后习练就是涨功夫了。
尾闾正中"对于太极拳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反正做不到就没入门!如果把这个理解为坐/立端正那就太幼稚了。,尾闾是脊柱尾端,只从左右而言,只要平衡坐/立,它都会在中线上,如果说这么简单,拳经拳论为何要反复强调视为精要呢?关键是"正中"两字,这个"正中"不单只左右而言,前后也是如此!!自然状态下,人体弯腰撅臀腆腹,尾闾末梢不在中线上,而是略微靠后!太极拳身法要求尾闾要往前兜,与头顶百会练成身体的中轴线.这个需要"身法八要"都做到才行,做到了还没完,还得要"安舒",就是轻松自然的做到了,才是"尾闾正中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正中安舒,支撑八面"!到什么程度才会有"安舒"的"尾闾正中呢"?脊柱能够自然松直,有松坠之感,叫做"提顶吊裆"!注意这个"吊"字!想做到轻松的提顶吊裆,就必须"气敛入骨"!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13: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不单单只是一种方式;
它更是一种态度;
学会开心,给自己一份明媚;
学会自信,给自己一份温暖;
学会承受,让心领悟坚强。
风景,因走过而美丽;
人生,因行进而精彩;
丝绸,因工艺与匠心才经典!
练好太极拳的标准:
在于周身一家;韵味十足!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