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者的重心有四种: 第一是实际重心; 也就是人体的真实重心。 第二是意念重心。 比如说行拳时要用腰脊带动; 这腰脊就是意念重心; 意念重心是可变的。 第三是感觉重心: 行拳时你自己感觉到的你的重心在那里; 如果你沉到脚底了,会感觉出来。 快速松沉到脚底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收好尾闾; 收尾闾能够致使丹田向前向上凸起吊裆; 内气自然而然沉于下丹田。 第四是功夫重心: 功夫中心是前三种重心的结合。 真正技击时,内家拳是以功夫重心取人。 功夫重心在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比较好感觉。 有了从腰胯有向下松沉的感觉之后; 逐渐感觉来劲在膝、小腿肚、脚踝之上; 不久可以感到沉到脚底了。 化劲要把对方之劲力通过松沉卸到脚底地下; 这样才能化之干净。 松沉到脚底和松沉到地下 是两种层次不同的功夫: 松沉到脚底的练法还没完全到位; 要松沉到脚底与地下紧固的粘在一起了; 这样就是松沉到地面的练法; 从上往下的松沉到位了。 练拳时胯、肩、体腔形体松开的感觉: 在练拳过程中往往差一点也很难把劲力传导过来; 因此一定要在身法正确的情况下练习。 由于胯是髋关节、骨盆、腰椎以及肌肉组织的组合体; 是大腿股骨与骨盆、骨盆与脊柱共同连接而成。 所以,松胯一是松大腿根和小腹连接之处; 二是松腰椎与骨盆连接处。 大腿根和小腹连接处是否松开; 可以用手摸腹股沟那个位置; 腹股沟处是软的就说明松开了; 如果是硬的,绷着劲的就没松开; 腰椎与骨盆连接处是否松开是体会把骨盆摆正; 腰椎就像插进骨盆一样的感觉; 骨盆像“掉下去”一样。 当我们胯真正松开以后; 上体的重量一下子就会直接掉在腿上; 大腿非常的酸胀; 脚底非常沉实; 就像深入地下扎根的感觉。 多数人在没有练拳之前,肩部是很僵硬的。 肩部松开时,感觉胳膊好像掉下去了似的; 肩背部会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小时候都玩过拨浪鼓; 肩部松开就像两个小鼓槌挂在鼓身上一样; 摇动时鼓槌随鼓身而动; 藕断丝连的感觉。 练拳过程中要求要松开体腔; 真正松开时,好像是感觉所有的脏器一下子都掉下去了; 自然悬垂在体腔内部,胸部似乎都空了; 腹部充实,这就是空胸实腹。 身体似乎有沉甸甸的感觉; 脚底感觉特别实; 就像一个巨人脚踩入地下一般。 拔背的感觉就像背部背了一口锅; 老怀疑自己罗锅了,胸部没了,就剩那口锅了; 沉肩坠肘的感觉就像肩关节脱臼一样; 挂在身上, 肩和肘都没了; 就剩下手掌了; 松腰落胯的感觉就像自己的裤子没有系腰带一样; 有裤子老往下掉的感觉; 迈步猫行的感觉有点象走路就像两条腿踩着高跷一样; 裆开的很宽,好像自己的腿没有了,感觉怪怪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都是练出来的; 不是臆想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