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盘练太极拳的眼神!
各种拳法,以眼神为尊;
发令者在脑;
传令者在眼神;
精巧处全凭眼法。
我之意能入彼骨里;
全凭于眼力之能“敌情预晓”;
即所谓“一眼看透”。
先以眼法摄服对方;
引劲发劲之变化;
意在领先;
目光亦随之变换;
身手步随目光之动向而转换。
将欲往上打;
必先寓往下之意;
目光也须先微往下视
而后往前往上直射;
则发劲动向正确而意远劲长。
控制对方劲路以何手为主;
则目光须视其处。
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
放得人出,目光仍须前注;
始有“劲断意不断”;
放劲如入木三分之作用。
眼神则须兼顾周身上下;
故目光宜有专注;
而眼神决不可呆视;
必须如捕鼠之猫的眼神。
太极拳精巧处在触觉灵敏;
不重视眼法之运用,
有的甚至偏头旁视,
表示专在手上听劲,
这是误解。
须知,视觉、听觉和触觉是有机配合在一起的;
不是乖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放松是发劲的前提;
传统武术高手用劲;
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
一出手必如雷动电发;
使敌不得尽其守御之。
蓄而后发;
如闪电一发即收;
一击即中;
中之之顷之势;
疾如掣电,势如破竹。
劲之应敌如矢之离弦;
其着于身如蜻蜓点水;
一着即止。
若猝不及防而劲至;
则应以警劲,敛气竦神;
紧以当之,震以杀之;
行所无事矣。
发劲时外示柔软,内涵坚刚;
足腿用劲;
由脊发出;
当机立断;
应发即发;
不可迟疑。
用劲最难,虽劲大于敌;
用而不当为敌用;
用之过早,则劲已出而敌未着;
过迟则敌已入而肘不得伸;
劲因不得达,皆授人以隙。
敌无论以何手来;
吾均宜及身而紧;
一紧即发;
必使敌手不得抽;
而吾手已压敌境。
倘沉之过下;
或起之过昂;
敌人蹈隙最易。
手足吞吐之劲必同等;
如以五十磅之劲打出;
亦以五十磅之劲收回;
吞吐劲不相等;
病在迟缓;
故敌人得接其手而还击之。
快由于有劲;
无劲必不能快;
吞吐之劲相等;
则无留顿不收之弊;
敌非但不能接;
且受伤尚不知手之来路;
故临敌万不可接人手。
放松是发劲的前提,
极柔软后能极坚刚;
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
去掉全身之僵劲;
才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
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
使力不至于在中途被对抗肌的紧张用力而消耗减弱;
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
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个力点上。
肌肉紧张用力的时间要短;
要在发力到落点的一瞬间高度紧张;
而后再迅速放松;
发劲时肌肉紧张的时间越短;
力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
威力也越大。
要想打好弹抖力;
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
发劲时要转腰扣裆;
腰部旋转,裆劲扣住;
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练习螺旋劲;
要以身体中心为轴;
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侧转动;
产生离心力。对称发力;
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
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
劲要从足下发出;
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
没有叫的蹬地反弹;
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
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
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
在放松的基础上;
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
有落点劲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
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
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
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用劲总以中线重心不失;
周身光线不断为枢纽。
出手恍如蛇吸食;
打人犹如震地雷。
求劲之法,慢优于快;
缓胜于急;
而尤以不用拙力为最妙;
盖运动之时;
须使全体之关节任其自然;
不稍有淤滞之处;
骨须灵活,筋须伸展,内须舒放。
平时练习,三尺以外七尺以内;
如临大敌之象;
交手时有人若无人之境。
颈要竖起,自头至足一气相贯。
拳由心窝去;
发向鼻尖前。
鼻为中央之土;
万物产生之源,
冲开中央全体皆糜。
发劲时必须放松;
注意力要集中,精神要振作;
要把发劲意念集中在目标后方。
劲发自于躯体;
不要有预兆;
要提高躯体的鼓荡频率、振幅。
必须学会利用自身重力、
物体惯性提高动作速度。
击中目标前一瞬迅速翻拧;
打出脆劲;
这就是落点螺旋!
击中目标时全身肌肉突然紧张打出撞劲。
既要练习发短劲打出震撞之力;
又要学会发长劲;
发出长劲后;
立即顺势带动身形步法作适当调整;
使发劲自始至终保持平衡。

不要在疲劳的时候练习发劲;
要切记有劲、练劲、长劲;
在保证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力量练习;
并确保动作的末速度最快。
连续发劲时,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要使发劲具有一定的节奏。
要重视反应速度、发招速度的练习。
重视身体的柔韧性练习。

对于初学者练习发力;
最先不可能通过放松来明白发力;
而是要用全副力气来发力;
要有每发一拳既把人体打穿的强烈意识;
因发力配合开合呼吸所以不会伤身;
只有把力量打出来了;
才谈得上放松发力;
之后才谈得上摸索诱发点。
只管放力去打。
轻轻松松的把最大的力量释放出来;
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拙力尽去后,不用力还要把拳打出去;
打法尽在一个赖字;
就是整体赖在别人身上;
注意此时身上的筋骨必须已经完全舒展开了;
把这股赖劲练成自然,练出速度;
到这步支顶力和撑抱力可说已有小成;
随随便便放在人身上就是一个整体;
你要用拳打,一拳就可以把人放翻;
一个趟步就可以把人趟起来;
因为对方要用局部受你的整体力。

拳的根本是“舌顶下鄂,提肛,气降丹田”;
没有这个,练拳等于瞎跑趟;
较上丹田有立竿见影之效;
动手能增两百斤力气,不较丹田;
比武要寻思怎么动劲;
而较上丹田;
不知不觉就动上了劲。
“基本功”就是拳的规范;
是拳的最基本元素;
如果没有最基本的元素
就堂而皇之的练起了所谓的太极拳套路;
其实是最脱离了规矩;
那是正宗的太极操;
太极操的养生效果很一般;
一辈子也找不到太极拳的味道;
更没有绵里裹铁、柔中带刚的技击效果;
只有能快速祛病强身的才能强筋壮骨;
才能有良好的技击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练好太极拳?
以下八条建议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学艺先学礼:
习武先习德“德有多高,功有多深。”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先学会做人。
尊师重友这一点非常之重要。
要别人的东西不好;
得让别人主动给你东西。
一点进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东西而从中获益。
二:学习太极拳要给自己定位:
常言说:“人比人气死人”。
所以呢,人不能跟人比;
要自己跟自己比;
这样就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其乐融融。
练拳也是这样;
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定位;
定得低一点为好;
一旦达到目标,就会很满足;
超越了目标,就会有成就感;
这样会增强自信心;
给生活带来益处。
三:要读书,读正确的书:
早晨,晨练的人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更是不少。
然而,当走到他们中间;
问一问有多少人看书,看拳理的?
少得可怜。
说很多人练太极象做操;
有的弯弯斜斜的,很不雅观;
原因就在于此吧。
太极拳行好了,
能打出“韵味”。
而这个“韵味”正是拳理的体现。
所以,不但要看拳理拳法;
而且相关的类别的书也应该看一看。
比如:易经,中医的经络学等等。
要想拳练得舒服;
别人看了享受;
除了师父口授;
另外得到书里多品味;
不过现在的书良莠尽有;
要学会分辨;
在师父的指导下读正确的拳理文章。
四:学拳要多练,多问,多看: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它集易经、中医经络学说、道家的养生术
及传统的兵法等古代哲学思想创编而成。
它是很抽象的;
有些东西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
没有明师的口传身授;
只凭自己看书,看光盘是学不成的;
必须在师父的指导下;
不断地体会、吸取和改进;
才会学有所成。
师父教拳的时候;
每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
都要细心体会;
不懂就要问;
不要装懂。
练拳的时候;
也不要怕别人看;
偷练不可取;
一旦添了毛病,就不好改了。
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偷艺也是一种学拳的方式;
当师父教别人的时候;
不妨留心听一下;
从而补充不足之处;
使拳架不断改进。
另外,不懂就问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行拳走架时,要细心揣摩;
做到松、柔,慢、匀、稳;
这样才能体会出太极的韵味。
五:要明白“会练会养能成功”的道理
“三分练,七分养”:
拳练得再好;
不会养也会前空尽弃。
练拳要方法得当,方法不当;
也会有损自身健康。
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
但练拳必须围绕一个宗旨:
“顺其自然”!
不要勉强做一些动作。
练完以后也不能乱脱衣服,洗冷水擦身等。
“满身是汗,防风似箭”是应该记住的一句话。
明了这个理,你就会知道怎样来保护自己了。
平时的饮食起居都要以养为主。
六:合适的老师: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不假;
可是,拜什么样的师父,这一点很重要;
他直接关系到你学拳的“质量”。
有的人打了一辈子拳;
仍旧一知半解。
同样是健身,质量当然不同;
回馈你的自然不一样。
所以不能盲目拜师;
要多走,多看,多问;
找一位明拳理,拳艺又高的人来做师父;
说穿了就是文武双全的人。
这样可以最短的时间;
最快的速度,掌握基本要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走弯路。
七:不能贪多,少而精;
做人不能贪,学拳也是如此:
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是好的东西。
一套拳学会容易,学好不易。
一套拳研究透了;
别的拳只是形式而已。
所以练一套拳就要练好;
练精,真正让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体现得淋漓至尽;
把自己熔融到大自然之中;
达到一种境界;
进入一种状态。
真正体会到有病去病;
无病健身的要旨。
到了这个时候;
太极拳回馈给你的就会是健康的体魄和不尽的快乐!
八:不断提高拳的质量
人不能总停留在一贯水平上;
要不断地上进,有进取心。
练拳也是如此;
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收获。
刚刚学会一套拳;
你会很得意;
其不知;
那只是刚刚打开太极拳大门的一道缝隙;
有很多很多的内容需要在拳架中完善,充实。
练功其实是很苦的;
要有耐力,有毅力;
是时间加汗水。
付出得越多,回报的越厚;
这也是另外一种阴阳的关系。
练习太极拳;
要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
反而结果来得要容易些。
因为,它在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
不经意间;
成功的大门就敞开了。
所以学拳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一天一个台阶;
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充实。
要学出兴趣,学出自信;
太极拳是一门形体艺术;
要把练拳当成一种艺术享受;
陶醉其中;
而不是厉行公事,一种负担。
另外,要有自信心;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这样你才能越走越好;
自己行拳陶醉;
别人看着享受。
学拳不能狂,不能满,满招损;
拳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
骄傲自满,你的功夫就会倒退。
要知道,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
没有人能说我学完了。
活到老,学到老。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刚刚学到点皮毛就自以为是;
这就是你前进中的拌脚石。
永远要记住:拳无止境。
德行有了,功夫才能有;
要靠你的品行;
实力去赢得大众的口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9: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如何自测
自己是否已经“立身中正,全身松透”了呢?
立身中正,全身松透;
是太极拳理的第一元素;
做不到这一点,就学不好太极拳;
更不要说去推手,做高手了。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更是最难的;
这个难是没有底的;
对自己的要求越高;
难度也就越高。
所以,大家不要被“最难”这个形容词吓坏了。
难度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是自己的要求定位的;
可以自己掌控的。
无论你是初学者;
还是九段位的顶级高手;
艺海无涯,难度无垠。
你满足了,你就没有难度了;
你永不满足,你就勇攀高峰;
永远迎难而上,攻克难关。
难度是拳理对学拳人的要求;
更是学拳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要求可以对自己适当高一点;
但是不能太高;
不同阶段可以设定不同的高度;
难度过高做不到;
就是好高骛远,就是自不量力;
这么为难自己,何必呢。
我喜欢学拳明理,喜欢看书;
太极拳太深奥了;
越看越喜欢,越看感觉越难。
一个太极拳的起势就会把你吓到;
因为你能完全做到起势的要求;
你已经是太极拳的高手。
不信,你上网查查看;
网上对起势的论述文章;
按照网上的要求;
就起势的准备工作你完全能做到吗;
“立身中正,全身松透,”这八个字;
只是起势的准备工作第一要求;
后面的“二目平视,精神内守;
气沉丹田,待手心发热”
手心不发热没有感觉是不可以提手的;
那不是高手是什么。
吓坏了吧,如果你不怕;
你就往下看;
什么叫完全的“立身中正,全身松透。”
立身中正,全身松透;
就是要求习拳者的大椎穴,
会阴穴(两个大腿内侧交接的中心点)
和两个脚心连接线的中心点;
三点成一线;
垂直于地面;
不能有前后左右的任何角度偏差。
要真正做到这一条是非常难的!
立身中正,全身放松;
首先是习拳者的头要正;
不仰不俯,不歪不斜;
大椎领起就自然略收下颌。
其次身要正;
也是不仰不俯,不歪不斜;
双肩水平线;
不可有高低或怂肩、紧肩;
还要求胸部放松,背部略张;
双肩有意识的向外撑;
但是又要放松下垂;
腋下如虚含鸡蛋;
肋部肌肉也同时放松;
前胸象贴着一个大圆筒。
再次椎骨要拔长;
腰、腹、背、颈部的肌肉要放松;
胯以下往下沉;
胯以上往上升;
大椎穴(第七颈椎)好像贴到了衣领;
称为虚领顶颈;
尾椎要内卷,腹部稍收;
成为溜臀;
以求椎骨的对拉拔长。
双手要求自然伸直;
要放松不可僵直;
肩、肘、掌、指各关节,节节放松;
掌心要空;
十指向下,自然舒展;
中指贴着裤缝线;
并将意识直射地面。
双腿要自然站立并拢;
似贴非贴,似曲非曲,似直非直;
髌骨对着正前方;
胯关节要向敞开。
双脚并拢,也是似贴非贴;
脚掌微扣,不可V字形,也不可八字形;
角度偏差不可大于10°;
脚趾也是朝正前方;
脚弓要空;
脚趾自然舒展,不可用力。
身体放松是要大松松透;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要松透;
每一个毛细孔都要放松;
好像在沐浴空气;
有好像有热水从头顶浇水;
缓缓留到脚底。
放松包括脸部的每一块表情肌肉;
都要松透,不能有一丝丝紧张;
看上去要很安详;
眼光内敛,嘴唇轻闭。
只有全部的肌肉都松透了,立身中正了;
人体自身的全部重量才会从头顶垂直下沉到脚心;
再沿着脚弓均匀的下传到脚掌;
整个脚底受力均匀;
扩大对地面的压强;
最终扩散到地面;
越深越好,这叫生根;
根深叶茂,根越深你就站得越稳;
这就叫“站如松”。
“站如松”是我们的人体重力完全顺应地球的引力了;
人体自身的重量已经完全传输到地底下去了;
此时的脚底每一块肌肉和韧带都是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
好像踩在性软的沙滩上一样;
这就是“脚底松,一身松”的哲学;
太极拳理的“天人合一”的第一境界;
太极拳理的第一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两个脚掌各部位的受力感受;
来推测自己是否做到了立身中正和身体松透的要求;
或者说做到了什么程度。
初学者脚底一定是受力非常不均匀的;
前后左右无法掌控;
随着你的功力的不断提高;
脚底的受力状况会逐步的均匀改善;
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自我调节;
而不是依赖照镜子或他人提醒;
对自学自修者特别重要;
我把自己的感受与拳友分享;
给拳友习拳时参考。
要想自我调节;
首先要学会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就是内视。
通过内视自己的自测脚底的受力分布状况;
我们可以科学的测视自己的立身中正和身体松透的程度。
内视自己是否完全中正和身体松透的方法很多;
感受脚掌的受力分布状况;
只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
人体在完全中正和身体松透的情况下;
脚掌各部位应该是受力均匀的;
并且人体自身的重量是可以完全传输到地底下去的;
此时的脚掌应该和你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韧带;
都是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如果脚底下哪一处的肌肉韧带有紧张;
必定身体的重心在那个方向上有偏倚了。
如果身体前倾;
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
脚前掌的肌肉韧带就会有所紧张;
这是为了人体维持自身平衡一种条件反射;
是人体本能平衡调节功能;
人体本能是人类进化过程动的自我调节或自我防御能力;
只要我们把后仰摆正了;
脚前掌的肌肉韧带就会自然放松了。
但是如果后仰过度;
脚跟的肌肉韧带也会紧张起来;
说明我们的身体后仰了;
稍微前倾调整;
脚跟的肌肉韧带也会自然放松了。
如果我们的身体向右侧倾斜了;
右脚底和左脚底的肌肉韧带就会紧张起来;
只要我们把向左摆正了;
右脚底和左脚底的肌肉韧带就会自然放松了。
同样,如果我们的身体向左侧倾斜了;
那么,我们的左脚底的内侧和右脚底的外侧肌肉韧带就会紧张起来。
所以,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向左摆正了;
那么,同样左脚底的内侧和右脚底的外侧肌肉韧带也会自然放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悟道”太极拳!
太极拳的拳道需要练习中不断地去“悟道”;
找出其中的奥妙来。
悟真;
悟真就是悟出真真切切。
在盘练中;
树立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
一拳一势要循规蹈矩;
要细心揣摩、检查、校正。
每一姿势力求自然舒展,正确大方。
这样就易于走上运行规律,经久而不变形。
悟柔;
悟柔就是悟出绵软。
先化硬为柔;
然后练柔成刚。
柔并不是轻而飘浮,软而无力;
而是软如棉花;
坚如刚的无坚不摧的刚毅劲。
太极用的力,不是拙笨之力;
而是先天发自丹田的腰脊之力。
悟正;
悟正就是悟出端正。
头宜正直,虚虚领起;
如以线牵引自然欲起。
身桩自然形成“上下一条线”;
百会、脊椎、会阴上下成一直线;
身桩端正,则上下通达;
气血运转就畅通无阻;
不仅利于气沉丹田;
而且利于腰脊旋转;
还可以稳健身桩,不失重心;
也就不易失机失势;
进退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悟连;
悟连是悟出连贯。
练拳从始到终;
运劲如抽丝;
绵绵不断如圆环;
丝毫无裂痕,处处无断折。
劲是由外形表现出来的;
外形的手、膊、足、腿、腰的运行转换也是如此。
特别是转关时节;
不仅要有承上启下之意;
而且要有连贯无隙之形;
招招势势自然紧密结合;
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久而久之;
“一气呵成”;
“劲断意不断;
意断神可接”的妙处,
则亦不求而自得也。
悟匀;
悟匀就是悟出匀和平衡。
1.姿势匀
练拳时,姿势要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2.呼吸匀;
呼吸更宜匀和自然;
紧密地跟动作的上下、开合融为一体。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悟太极拳:一招一势都要静思慢;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蓄者藏也。太极劲不在外而藏于内。
内劲如开弓将射之圆满。
犹皮球有气充之。
欲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则一身必备五弓;
还必须做到五张弓的统一与合一。
统一者,一弓张之则其余四弓无有不张;
一弓放之则无有不放;
一弓停之则无有不停。
合一者,以主弓为率;
一身之劲犹如一张弓;
有脚而腿、而腰、行于手指;
达到完整一气;
能完整一气,劲才能集中往一处使。
蓄为吸,发为呼。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
呼则自然沉得下;
亦放得人出;
此乃离不开五弓合一之妙。
五弓以身弓为主;
手弓足弓为辅;
是以腰为轴;
上于两膊相系;
下于两腿相随;
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
每站一势,五弓具备;
形成八面支撑的蓄势。
源动腰脊,周身劲整;
就能“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弧形走化,直线发劲;
蓄发相变,滔滔不绝。
触处成圆,但依着何处即从何处放劲。
五弓合一是内外整体劲的具体规定。
太极拳的盘架是根据人体的间架结构;
生理特征有效的
使内在的机能得以充分得发挥。
通过这五张弓使人体的下、中、下三节节节贯通;
把人体的力量送出去或引进来;
力量不仅可以作用自身的
内部也可以延伸到身体的外部。
是有效的利用人体的五张弓不是单一的肢体运动;
而是需要周身各个方面有效的配合;
也就是说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
神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共同作用。
练拳如果不懂得劲力的起落开合、收发、呼放等
上述一些方面的内在原理可以说是走的是空架。
主弓主要是人体的脊柱为主体;
大椎与尾椎骨上下两端为弓梢;
腰椎(命门)为弓把。
脊椎是人体的大梁这张弓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五弓齐备的效果;
盘架、推手、技击中主弓为统帅;
也是与其它的四张弓紧密相连的;
大椎为身弓与手臂的两张弓重要的结合点;
尾闾为身弓与腿部的两张弓结合处;
无论收发呼放主弓一动其余的四张弓无一不动;
周身之力如同一张大弓。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主弓的形成也需要其它方面的配合;
如:含胸拔背、塌腰、微卷尾椎骨、
重心稳定、身体柔韧富有弹性,
如果身体要是铁板一块的话就失去了弓的实效了;
如果要是重心不稳上重下轻自己都没有根了
如何还能够打击对方呢?
一遇外力自然就会站立不稳。
尾闾骨和大椎是主弓的两个弓梢;
它的卷、拉对主弓的形成直接关系的;
也对其它的四张弓的整体
呼应产生一定的效应。
塌腰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腰的拧转、腰部的伸缩;
松腰与塌腰都会直接关系到这张主弓的形成;
腰为弓把,含胸实腹是紧密相连的;
拔背是在圆背的基础上使脊背有效的伸展;
            
上肢弓有两张弓;
是左右手臂各有一张弓。
整个手臂分三节:
手(神经末梢),为梢节;
肘,为中节(为弓把);
肩,为根节;
根节又与脊柱的大弓相连接。
肩、肘、手要相互呼应;
手臂在运动当中要有个尺度:
力不出尖,形不破体。
同时要保证手臂的灵活性;
并具备一定的弹劲。
弓不可僵,要得是韧和柔;
柔韧劲越强弹力越大。
手要做到领、塌、吐等劲道。
太极拳有一种练法是以手领劲;
周身相随。
所以领劲不可丢。
但是领劲只是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运用。
肘为弓把;
也是手臂这张弓的枢纽;
沉肘有利于身体的内劲内含;
同时也有助于气血下沉;
增加手臂这张弓的弹性。
沉肩有利于气沉丹田;
与坠肘相互配合有利于肩关节的骨缝拉开;
避免重心上浮,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下肢弓有两张弓;
是左右腿各有一张弓。
整个腿分三节:
踝关节为弓梢;
膝关节为弓把;
胯关节要与尾闾骨息息相连。
尾闾是连接下肢关节主要部位;
太极拳要求劲力下沉沉入脚底;
逐渐的稳定重心;
只有下盘稳定才能是不倒翁。
力起于足,行于腰,达于梢节;
双腿之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力道的传递的质量。
脚要五趾根扣地;
在旋转中要与地面产生相吸相合的感应。
梢节的变化直接关系到
与地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质量的好坏。
膝关节为腿部的弓把它将起到轴心的作用;
膝要有内扣外弹之力;
与脚部的拧转相辅相成;
这样才有利于力传于胯。
胯关节是稳定下肢的重要环节;
也是以主弓主要相连之所在;
此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胯要松;
要旋松才能使气血下沉稳定重心;
使身体增加了一定的弹性。
旋实际就是螺旋拧转之力--
周身的力拧转到一起。
如果要达到五弓齐放;
也就是周身的各个环节要同频形成一体。
就五弓而言:
头,需要微向上领,而不是顶;
虚灵领劲,神贯顶。
头部的领劲;
脚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结合到一起;
使上下这张弓有效的拉开。
拉弓本身就是一个蓄劲的过程;
太极拳的缠丝劲已具备出劲和入劲;
八劲合一形成一个整体的缠丝劲;
所需要注意的是劲法不要越拉越僵;
应当根据拳法不同的特点
在开合、伸缩、鼓荡当中讲究弓的伸缩性。
弹性越大发出的力相应的越强;
所以弓本身要有一种伸缩、开合;
决不是单一把身体的骨节越拉越长;
必须能够迅速回缩;
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极限,物极必反。
发力如放箭:
太极拳讲究松、活、抖、弹。
首先在盘架中要使身体松柔开;
如果自身的一身僵力还没有去掉,
又如何能够打出松柔之力呢?
从松到柔,无柔何谈弹性。
周身的关节必须要具备开合旋转的一种灵活
而不拘泥,抖弹。
抖弹实际是把自己的劲力抖入对方体内,挫伤对方;
而不是自我欣赏。
在实际交手中,双方转换的频率是非常快的;
如果在交手中抖来抖去;
很可能早被对方击倒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太极拳为什么需要松腰?
松腰可使腰部灵活;
不仅要能转平圈;
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
松腰时要把命门松开;
让它自己会前后动。
松腰能气敛入脊
如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功能都强起来;
使脊柱不仅会前后动;
还会转着动;
所以松腰能真正起到强化周身气的作用。
松腰后;
腰椎以至于脊椎可以逐节转动。
松腰后;
气机变化非常快;
身体素质也会迅速提高。
不仅脊椎会松开;
腰两侧的肌肉;
两个腰眼、腰椎和骶椎的
连接部分也会松开;
整个背部的肌肉、肌腱、韧带
也会象冰融化一样松开。
松腰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盘练太极拳自始至终需要主宰于腰;
松腰后从外在的形体到内在的气机都会发生变化。
腰松开以后;
气往脊骨里边走;
甚至在脊骨前边走;
脊骨里边的气会和四肢连起来;
意念一动;
四肢当中一个气会往回走;
这种情形近似中脉的影子。
腰松开后;
慢慢要往周身各个地方去松练气入脊;
盘练太极拳的时候需要“气贴于脊”;
气要往脊梁骨里贴;
在站桩时;
需要松腰一身备五弓。
此时任脉是阳为弓把;
督脉是阴为弓玄;
弓满则圆棚劲足;
气及充盈不倒翁。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常用口诀解读:
1、太极十要:
太极拳的“十要”概括了太极拳十项基本要素;
是练太极拳重要指导性原则。
十要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
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
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2、十三势分为“八法”、“五行”:
“八法”是指:掤、履、挤、按、采、挒、肘、靠.
“五行”:进、退、顾、定、盼。
3、八法之劲:
掤劲:这是一种向前、向上的劲路;
包括左上、右上、正上的劲路。
捋劲:这是一种向后、向上的引带劲路;
包括左后右后、后上的劲路。
挤劲:这是一种向前、向横、向下的压迫劲。
按劲:这是一种向下、向后的沉带劲;
包括左后、右后、后下的劲路。
采劲:按提劲为采劲,如采花;
手按下去再提拔上来的一种劲。
挒劲:旋转劲为挒劲,对方来劲后;
通过旋转使对方失重;
把劲再加于对方身上的一种劲路。
肘劲:肘击、肘拿、肘沉、
肘带的一种方法称为肘劲。
靠劲:用肩、胯、背击打对方的劲叫靠劲。
4、四练:
练手、练眼、练身、练步。
5、四功:
四功:“心、神、意、念”;
几乎完全指的是内在的神经活动或精神作用而言。
传统对“四功”的解释是:
“发之于心、达之于神、行之于意、想之于念”。
还要注意做到心静体松;
呼吸自然、均匀连贯;
轻灵沉稳、刚柔相济;
上下相随、圆活完整;
协调自然、意念引导、内外合一。
内外相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外三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内三合。
内外相合:是谓六合;
六合则身体中正矣;
身体中正,神即提得起。
6、何为内功:
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
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
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
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
形成一种气势;
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7、内外双修:
动与静,养与练,拳与功,内与外。
修练太拳就是要做到内外双,神形兼备。
才能把太极拳的精髓学到手。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0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贵气的20大特征!
有一种人,不管他是高居庙堂,
还是一介草民;
总能感到他清新脱俗,高贵典雅。
他们身上,散发着灵魂的贵气!
1. 平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每一个人,都应保持这种心态;
听天命,尽人事;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 自信;
自卑的人整天悲天悯人;
而自信的人则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再苦再难,总有出头之日。
相信自己是一种力量,能促使你不断前进;
不相信自己,则促使你不断逃避。
3. 善良;
善良的心就像太阳一样,处处温暖人心。
心存善良、与人为善。
一个有善心的人,往往会变得
有修养、有品位、有境界、有魅力。
4. 微笑;
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
更是一种力量;
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
顺境逆境,微微一笑,泰然处之。
好事坏事,微微一笑,安然待之。
5. 宽容;
脾气好坏,全在于有无宽容之心。
有道是“心有多宽,命有多好”!
宽容能让心灵放松,不受绑架。
争了,就输了;
不争,方能得天下!

6. 信用;
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做一个守信的人,从来不会被怠慢!
言必行,信必果。
讲究信用,什么事都能干好;
不讲信用,没人会高看你一眼。

7. 进取;
贵气之人,必有一颗进取之心。
有执着之事,有坚持之心;
不在事情大小,而在于执着的精神。
进取之心,从不会教人退缩、萎靡……
而是给予他人的力量,前进、奋斗。
8. 谦虚;
谦恭之人,人皆爱之。
谦虚的人,若水,往低处流。
谦虚的人,是最能进步的人;
也是最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人。
9. 拒绝;
贵气之人,懂得拒绝。
不喜欢的应酬;
拒绝了,自得一份清净;
不喜欢的事情,
拒绝了,自得一方净土。
听从内心,懂得界限;
不去做违背意愿之事。
10. 厚道;厚德载物。
一个人的道德足够厚实,
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情。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厚道,才能赢得尊重。
11. 睿智;
贵气的人,往往自带睿智。
睿智,不是巧言善辩;
也不是聪慧过人;
而是做人有大智慧。
12. 正直;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做人。
做事有良心,绝不抛弃原则。
正直的人,能够坚持真理;
不会因为人情亲疏把错说成对的;
有公正之心,做公平之事。
13. 乐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乐观的人,总是如阳光明媚,给人以光亮。
乐观的看待一切,则一切都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14. 兴趣;
贵气之人;
往往有一项属于自己的兴趣,
或读书,或打球……
15. 坚强;
能为人下人,亦能为人上人。
经得起风吹雨打和各种磨难而不动摇;
是坚强,也是骨气。
16. 理财;
贵气之人,不是谈钱就俗;
而是懂得分寸;
不贪也不回避。
拥有赚钱能力,也会投资理财;
因此,生活才过得不慌不忙、井井有条。
17. 朋友;
贵气之人,往往有几个交心的朋友。
俗话说,跟谁在一起,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贵气的朋友圈,自然能量满满。
18. 诚实;
人之无诚,不可为交。
诚实是美德,是一个人立身之本。
做人只有实实在在;
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19. 奉献;
奉献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爱。
它全身付出、不求回报。
人的一生,
能够遇见一个这样的贵人;
则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20. 惜时;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生命也才会变得有意义。
而有意义的本钱就是保持身体的健康。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坚持锻炼、爱护身体,盘练太极拳;
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精彩;
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腰胯的练法方法:
练好太极拳腰胯是关键;
腰不能塌;
脚不要踩死;
盘架子要用(手)腕子;
内气是领导者,主动力;
外形姿势是被领导者,被动者;
两者都是要受意的支配;
两手春风拂杨柳,
双脚犹如踩浮舟,
南屏晚钟悬百会,
静听宏音扬全球。
两手不但要像杨柳那样随风飘柔;
它是被春风吹动的,是被动的;
春风是“意”。
双脚不要踩死,要有腾挪之势;
好像在船上;
飘飘荡荡浪里钻,
上轻下沉不倒颠。
身形,要正,像口悬挂在寺庙里的铜钟,发散着声波。
而自己心要静,意要随;
不要想打人,不执着追求什么;
随宏伟的音波散向太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