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练好太极拳的韧劲:
你的“太极”也就真正是拳了!
太极拳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
学好有最主要的三个劲:
整劲,柔劲与韧劲。
由散入整,化僵为柔,因柔而韧;
构成入门三步曲。
整劲:周身一体;
要动一起动;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这就是“六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与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凡动必起于足下,运于腰胯,达于四梢。
无论站桩还是行拳;
都要认真,按规矩练拳,一丝不苟;
增长下盘力量,为整劲创造物质条件。
练整劲首先就是要把
“弹拱结构”这个架子搭好;
也就是身背五弓!
把基础打牢,把拳练顺。
其次,要把眼、身、手、步诸多方面搞顺;
孰先孰后,孰主孰从,了然于胸;
自然举手投足皆规矩。
柔劲:在整的基础上;
把周身的关节练松活;
也就是“柔性节点”;
每处关节都练成双向的弹簧;
既可压缩又可拉抻;
而且伸缩自如。
这样,原来练出的整劲就不僵了;
顺劲放长,成了活劲。
练柔劲最主要、最关键的是放松;
真正松下去了,自然会柔;
而这又只能在前面整劲修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整劲,基础不牢;
结构不稳,力量不足;
东倒西歪,还要为平衡忙碌时;
想松也松不舒服。
韧劲:也可叫逆劲、粘劲;
劲练整行活了;
还要增加力度,力求饱满;
这就要在顺劲放长的基础上增加韧性;
做逆劲锻炼;
给自己的顺劲加码;
好象在水中行拳;
又好象空气是非常粘稠的;
行起来有阻力。
这既靠意念引领;
又可实际感受。
无论身体整体上向什么方向运动;
由于弹簧的作用
总有体内的一股力量在与其对抗;
它虽然不是主要方向的力;
但是起着稳定、控制、调节的作用;
有点像直升飞机尾部那个起平衡作用的小螺旋桨;
没有了它,飞机就会打转转,根本无法飞。
太极拳里的逆劲的作用要远比之大;
没有逆劲人只是一块失控的木头;
而有了逆劲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极强的自我组织能力;
不断调整自我
以保证动作效益的最大化。
逆劲又像磨刀石;
磨得越好,发出去的顺劲越大;
越自如、越整齐。
顺逆合化,只有顺、逆两劲合了;
才称得上是真正有劲了。
韧劲不是一开始练拳就能有的;
它是在练好整劲、柔劲的基础上;
才能练出的。
练拳要“先求舒展,后求紧凑”;
舒展就是练顺劲;
把架子练开,行整齐;
把周身抖擞活;
把劲放出来;
紧凑就是练逆劲;
把架子行结实;
把周身控制住;
让劲聚得起、放得出。
只有又舒展又紧凑了;
才能叫韧。
有了韧劲;
太极拳也就真正是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