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套路可不是用来表演的!
太极拳有没有入门是有标准的。
在行拳走架时松静沉稳,气势浑厚饱满;
全身溶为一体,行出整劲;
开合缠绕招式纯熟;
精神领起,内气鼓荡;
一动一太极。
做到这些才是拳化上身;
这只是入门第一步;
后面还有更高的东西要练。
可叹有多少人练了一辈子,连门都没有进。
不要追求感觉,那是虚幻的;
也不要奢谈懂劲神明。
太极拳是实实在在练出来的;
也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十三势总劲为“中”;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中庸之道。
立身中正是超越所有要领和技法的总纲;
不能曲解,钻牛角尖。
太极拳技击要做到得机得势;
力无虚发,发力须注意时机:
1,对方露出空档;
2,对方被你控制,已无法变招;
3,对方被你牵动拔跟,已处于失势;
4,自己处于最佳发力位置;
因为太极拳发力求个平衡,
故发力后自己还是保持中正;
不给对方有机可乘。
万一没击中,只要对方未变招前连击;
不要有抽回的动作;
一松就打;
如对方已变招,则粘上去,走化。
注意松沉。
一个开合完成,接松沉;
心气连身体下落到跟。
再接下一个开合;
动作间断开,以意相连;
交代得清清楚楚。
什么是松?
在内功未练成前是做不到真正的松的;
功有多少,松有多少;
大松者,有强大的内功也;
所谓一有百有。
练得圆活了,自然就松下来了。
这也是推掉僵劲的一种方法。
如何练出功夫?
主要还是从拳架中来;
练出沉劲,整劲;
练功首先把拳化上身;
这需要5年左右时间;
故短时间就有这样那样感觉的都是错觉;
真正经络通了是没有感觉的。
技击无非力度,速度;
太极拳也不例外。
力度就是功力;
速度就是神经反应。
太极拳浩瀚的理论和修练方法最终是为此服务的;
千万别陷在“松懈”的陷井里出不来。
太极拳套路不是表演;
也不是练几个技击动作;
它是领悟太极拳内涵的一个过程;
是一种修炼的方法;
心浮气燥之人如何解得!
套路练习非常重要;
它在运动中内气默默运行,聚散鼓荡;
形成浑厚的太极内功。
通过套路练习;
熟练掌握千变万化的规律;
应用到技击实践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