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太极拳的劲是怎样练出来的:
太极拳不仅是一项健身运动;
更是艺术学习的过程;
学习太极拳中劲;
对我们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
领会“劲”的涵义;
到了适当的阶段;
就会练出劲来。
这股劲是一种“浑劲”;
也就是太极拳入门的基础。
所谓“懂劲后愈练愈精。”
据我个人的体会;
这股劲好象秋天的成片芦苇
在湖中被大风吹得俯而复起;
坚韧不折,柔而有弹性的意思。
又好象海洋中的滚滚波涛;
水质虽软而含有非常雄厚的力量。
浑劲练出以后;
继续再进一步要从浑劲中练出“轻灵劲”来。
浑劲是藏而不露的浑厚实力,
从而达到柔而有刚。
轻灵劲是既有轻灵感觉而又能园活运转的意思。
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
练习太极拳都应该会感觉到太极拳的劲;
劲在今后的技击中都有很多的运用。
将这两种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互为用,才能刚柔相济;
棉里裹针,再能变化
分出棚、捋、挤、按诸劲
而灵活应用之;
始可达到融会贯通;
得心应手的目的;
方能进入具有高度艺术的境界;
太极拳要练出劲来;
仅凭一般勇气蛮练;
不去体味它的涵义;
钻研它的架势,这是办不到的。
必须自己苦练之外;
又要练得处处符合原则和要求切合实际。
这就要在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到下面四个要点。
一、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
眼神在太极拳中的每个招式的变化都要眼神相随;
练习中,一定要切忌目光呆板。
二、腰是一身的主宰:
如云手,搂膝拗步,高探马等式;
都须腰部挺拔,像立之运转;
转时总不离轴心。
又好比指南针一样;
针动而针轴不离原位。
守中土”就是指中土不离原位的意思。
就是重心作用。
所以练拳必须讲究“尾闾中正”。
神贯顶,尾闾中正才能保持重心;
而无姿势偏侧;
架势过与不及之病;
练拳如果低头耸臀,腰部不挺;
失了重心,就是所谓“冒腰”。
低头冒腰把式不高。
因为冒腰则呼吸不畅,气不能下沉;
顶头不能悬虚,虚实不清;
上下不能一气贯通;
终练不到高明的程度。
三、四肢:
练太极拳对四肢的运动;
有一句话叫做:
“如意胳膊、箩圈腿。”
就是说,手臂与腿都要微有弯曲含蓄之意
而不可伸得过直。
“劲以曲蓄而有余”,就是指此。
如单鞭、野马分鬃式;
后腿微曲向外 ;
就能做到前弓后蹬;
力从脚跟而发;
像树生根于地全身稳固;
而不是向后挺得过直。
总的来说,四肢要圆润、
灵活、稳实、切忌强直。 |